劉云鳳 江燕
設計思路:
對于孩子來說,世界上的任何物品都可以作為他們的玩具。根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shù)、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建構(gòu)初步的數(shù)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簡單的問題”的要求,我們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奶酪盒從廢舊材料中挖掘出來,變廢為寶,作為玩教具材料投放在數(shù)學區(qū)和益智區(qū)。同時,為了發(fā)揮材料最大的作用,讓幼兒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游戲的興趣,我們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興趣,對材料進行適當?shù)馗淖儯嵘擞螒蛲娣?,使材料的教育功能和價值得到進一步地體現(xiàn)。
“百變奶酪盒”一物多玩系列操作材料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操作。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操作游戲能力的提高,此活動材料的玩法、要求提高,難度增加,幼兒在活動中游戲經(jīng)驗也逐步得到提升與建構(gòu),使幼兒在操作中具有初步的合作能力。
玩法一:搭搭樂
適用年齡:小班幼兒
操作目標:自由搭建、壘高或借助不同形狀材料搭建,體驗搭建的快樂。
材料準備:45個奶酪盒、不同形狀的紙板、泡沫板各6塊。
基本玩法:
1.借助不同形狀的板往上搭建、壘高。
2.自由搭建。
拓展方向:到中班將序數(shù)的概念融入,搭建成三角形塔、梯形屋或往上搭建,壘高后可以記錄每一層的盒子數(shù)。
玩法二:記憶游戲
適用年齡:小、中、大幼兒
操作目標:
1.認識常見水果并進行配對。
2.在認識水果的基礎上記住水果的名稱和位置,提高記憶力。
材料準備:奶酪盒內(nèi)分別貼上不同的水果圖片,每套10個,共2套,根據(jù)游戲需要投放。
游戲經(jīng)驗鋪墊:幼兒認識各種水果,并能找到相同的水果圖片進行配對。
基本玩法:
1.1人玩法:選擇4種水果奶酪盒,先將奶酪盒正面隨機放置,幼兒觀察1~2分鐘,記住各種水果所在的位置,然后將盒子全部翻過來。憑記憶同時翻開2個盒子,若相同就收回,若不同仍舊反過來放置,繼續(xù)翻盒子直至所有的盒子都收回。
2.合作玩法:玩法同1人玩,兩人輪流翻盒子,若自己翻的2個盒子里水果相同就自己收回,沒有相同的水果則把盒子放回原來位置,直至所有的相同水果的盒子全收完,多者為勝。
難度提升:隨著幼兒年齡增長可增加水果的種類,提高操作難度,如中班可增加6種水果,大班可增加到10種水果。
拓展方向:盒子里可更換不同花卉、蔬菜和動物圖片供幼兒玩記憶游戲。
玩法三:比一比、賽一賽
適用年齡:中、大班幼兒
操作目標:認識1~10以內(nèi)的點和數(shù)字,能按點和數(shù)字比大小,并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材料準備:10個奶酪盒里分別貼1~10的數(shù)字卡(2套)、10個奶酪盒里分別貼1~10點卡(2套)、2個奶酪盒里分別貼上“+、-”。
基本玩法:貼有1~10的數(shù)字卡奶酪盒和貼有1~10的點卡奶酪盒反過來放置,兩名幼兒共同游戲,兩人分別任意挑選一個盒子翻過來進行比較。誰的數(shù)或點大就把盒子收回來,若兩個盒子的數(shù)或點是相同的,則一人收回一個,直至所有的盒子收完,誰的盒子多誰贏。
難度提升:幼兒年齡增長到大班可增加加減符號,進行1~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提高操作難度。
材料玩法:兩名幼兒共同游戲。數(shù)字盒子20個和運算符號盒子2個全部反過來放置。每人任意翻開2個數(shù)字盒子,再任意翻開1個運算符號盒子,根據(jù)運算盒子的計算符號進行計算后比較大小,大的一方收回盒子,全部盒子翻完后,盒子多者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