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偉 張魯 趙宏偉
(競技體育運動學校 山東鄒城 273500)
跆拳道作為一項以腿法為主要進攻手段的競技運動項目,具有極高的技擊實用性和觀賞性。對跆拳道運動而言,平衡能力的不足會導致運動員重心不穩(wěn)、動作變形,最終影響擊打效果。
本論文通過實驗研究來驗證平衡能力在跆拳道運動中的作用,并對平衡能力的訓練手段作出了初步設計。
以濟寧市跆拳道隊員為研究對象(共30名,其中男15名、女15名)。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期刊數(shù)據(jù)庫、中國知網(wǎng)論文數(shù)據(jù)庫,對于平衡能力的作用及訓練手段的的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和查詢,篩選整理有效文獻,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同時也查閱有關跆拳道和跆拳道教學內容體系等方面的書籍以及研究平衡能力的書籍,以獲得相關資料。
1.2.2 實驗法
本實驗通過對實驗前后運動員平衡能力水平的測試,來驗證平衡能力在跆拳道運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平衡能力訓練手段對于提高運動員平衡能力的實用價值。
跆拳道運動專項平衡能力是指在跆拳道運動中,運動員為了提高擊打效果,在即使身體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仍能迅速、準確、協(xié)調的控制身體姿勢,并完成擊打動作或躲閃防守動作的能力。跆拳道運動大多數(shù)技術動作都需要在單腳支撐、身體重心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完成,此時運動員為了提高擊打效果,穩(wěn)定的發(fā)揮自身技術水平仍然需要迅速、準確、協(xié)調的控制身體姿勢并完成擊打或躲閃防守動作,掌握進攻防守的主動權,所以運動員自身的平衡能力是完成擊打動作的有力保證。
表1 身高與球體大小比例表
表2 閉眼單足站立測試評分標準(1 5~20歲)
表3 平衡木行走測驗評分標準(15~20歲)
在與參與實驗測試的跆拳道專選運動員溝通時發(fā)現(xiàn),之前基本沒有進行過提高平衡能力的訓練,導致多數(shù)運動員在訓練時會表現(xiàn)出身體重心不穩(wěn)、技術動作變形和受傷問題嚴重等情況。本人在實驗訓練中加入了以瑞士球、平衡墊為主要器械的平衡能力訓練方法。
2.2.1 以瑞士球、平衡墊為主要器械的平衡能力練習手段
現(xiàn)在瑞士球已被廣泛應用到各種練習和訓練中,它可以安全而有效的改善身體的不良姿勢、柔韌性、平衡能力以及神經(jīng)協(xié)調能力。
平衡墊是專門為提高平衡能力而設計的練習器材,當人坐、跪、站在平衡墊表面的時,通過利用平衡墊特有的不穩(wěn)定性能來練習動作的穩(wěn)定能力,可以發(fā)展正確的身體姿勢。
2.2.2 訓練中的要求及場地、器械的選擇
在進行跆拳道專項平衡能力訓練前,應先進行15~20min的熱身及拉伸運動。訓練時一定要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防止造成運動損傷影響訓練效果。
瑞士球和平衡墊的都便于攜帶,確保練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在練習墊上進行平衡訓練,練習時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伸展空間,瑞士球的選擇方法見表1。
2.2.3 平衡訓練的時間安排
對跆拳道運動項目來說,應該把平衡能力的訓練列入訓練計劃中,針對跆拳道項目的動作特征專門設計練習動作,為避免運動員動作變形造成運動損傷,每個動作保持時間應低于60s,重復次數(shù)為10~15次,進行3~5組循環(huán),每次練習時間不低于30min。教練員根據(jù)運動員動作完成情況來增減練習動作的難度。
運用以下兩種簡單測試方法組合進行實驗前后運動員平衡能力水平的測試。此兩種測試方法經(jīng)實驗驗證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高級平衡儀的測試。
2.3.1 閉眼單足站立測驗
方法:測試時受試者兩手叉腰,當聽到“開始”口令后閉眼,以優(yōu)勢腿支撐站立,另一腿提起將腳靠在支撐腿膝部內側,同時測試員開表計時,當受試者支撐腳移動或抬起腳著地時停表。測試兩次,取最好成績(見表2)。
表4男、女訓練前后平衡能力測試平均得分結果
測驗要求:(1)手不能離開腰部;(2)另一只腳不能離開支撐腿膝部的內側;(3)支撐腿的腳跟不能移動。
2.3.2 平衡木行走測驗
方法:測試時受試者站在起點位置,聽到“開始”口令時在10cm寬、10cm高、3m長的平衡木上左右腳交替快速往返,測試員開始計時,當受試者任意一個腳尖到達終點時,計時終止。測試兩次,取最佳成績(見表3)。
測驗要求:(1)測試時受試者如中途落地需重測;(2)安排人員對受試者進行保護。
通過對實驗前后運動員平衡能力水平的比較來分析平衡能力的作用及訓練手段的有效性。實驗訓練前后對運動員平衡能力測試得分結果見表4。
本次實驗訓練結束后發(fā)現(xiàn)男子與女子測試成績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參與測試的運動員感覺自身的平衡能力有所提高,具體表現(xiàn)為提膝擊打時身體重心更容易控制,能更好的將能量集中于腿部來擊打對手,驗證了平衡能力在跆拳道運動中的重要性作用。
通過查閱大量有關跆拳道訓練的文章發(fā)現(xiàn),跆拳道在訓練方法上更著重爆發(fā)力、力量、柔韌和靈敏性訓練,對于平衡能力的訓練很少,甚至根本不列入訓練計劃,沒有將平衡能力訓練看做體能訓練的一部分??梢妼τ谄胶饽芰Φ挠柧?目前在我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意識到平衡能力對運動員成績的提高所起到的促進作用。
(1)本次實驗結果表明,經(jīng)過平衡能力訓練后,運動員的平衡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運動員自己也明顯感覺到自身平衡能力有所提高,測試結果驗證了平衡能力訓練手段對提高運動員平衡能力的實用價值。
(2)瑞士球和平衡墊等平衡能力訓練器材,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與身體接觸部位的不同提高訓練效果,運用這些器材進行平衡能力訓練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平衡能力訓練。
(1)本論文的理論成果還不夠成熟和完善,需要再回到實踐中去驗證,應進一步加強平衡能力訓練理論的研究,以達到理論成果應用的最大化。
(2)要結合跆拳道運動專項特點來進行平衡能力訓練,方法、手段多樣化,積極調動運動員的訓練興趣,從實戰(zhàn)出發(fā),嚴格要求練習質量。
[1]王曉寧.跆拳道運動員平衡能力的研究及訓練手段設計[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8.
[2]陳俊寧,楊佩君,梅元武,等.人體平衡功能定量測評[J].中國康復,1998,13(2):24-28.
[3]李丹.人體平衡能力測試算法的研究[J].唐山學院學報,2008(4):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