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燕
不招人待見的小北
小北今年7歲,上小學二年級。按他的媽媽吳女士的說法,小北是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柴禾仔”?!安窈套小笔腔洷狈窖?,指不招人待見的小男孩。
吳女士是珠海市政府部門的一名公務員,對小北要求比較嚴格,希望他各方面都優(yōu)秀,至少要比周圍小伙伴們出色,讓自己臉上有光,但自從小北上了幼兒園,她就沒有找到這種感覺。小北上幼兒園小班時,老師說他聰明,做活動時積極發(fā)言,只是有些好動,管不住自己的手和腳。吳女士沒在意,心想,小男孩嘛,哪個不淘氣,長大就好了,她甚至抱怨老師偏心。小北上幼兒園中班時,老師反映他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干擾旁邊的小伙伴,有時則發(fā)呆,老師提問他,他好像心不在焉,所答非所問。吳女士仍沒有在意,心想,小男孩嘛,都喜歡胡思亂想,紀律性差,等上了小學就沒事了。
等小北上了小學,吳女士才感覺問題嚴重。因為上課不注意聽講,喜歡做小動作,和同桌聊天,小北被老師“診斷”為多動癥;因為課堂上回答問題時緊張,不僅聲音小,而且口吃,經(jīng)常被同學嘲笑,老師則懷疑他智商低下,經(jīng)常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指責小北。小北在課堂上從來不頂撞老師,甚至不辯解,課間玩的時候,小北好像忘了上課時的難堪,照樣瘋跑瘋玩,而且嗓音嘹亮,從來不口吃。在老師的一再提醒下,吳女士不得不帶小北來看心理醫(yī)生。
“老師說,小北上課時帶了課本,卻沒帶腦子,就那么干巴巴地坐著,感覺他不是來上課的。坐得悶了,他就跟同學說話,惹得人煩他,可他不知好歹,還觍著臉找人家說話。他一身毛病,學習成績更是丟人現(xiàn)眼,全班62個孩子,他排第59名,也就是倒數(shù)第4名!”吳女士說,“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都討厭他,恨不得讓他從班里消失。唉,孩子不爭氣,我沒話可說,可是老師也太功利了,總想把成績不好的學生踢出自己的班,對一個7歲的男孩,為什么就不能寬容一點呢?”她越說越激動,肢體動作好像是上級在批評下級。
我問:“在家里,小北表現(xiàn)怎么樣?”
吳女士說:“每天放學回家,他帶回的都是壞消息,有時候,他人還沒到家,老師的告狀電話就打來了。您說,這孩子多讓人鬧心!他爸爸沒少揍他,我也沒少跟他談心,督促他改掉壞毛病,好好學習,給我們爭口氣,可是一點用都沒有。我很著急,不知道該怎么引導他改掉壞毛病??赡芪遗u得太多,他現(xiàn)在不怎么愿意跟我說話,有時我說著說著,他居然走神了!我越來越失望,感覺無計可施,心里特別難受。節(jié)假日里,家族聚會的時候,小北讓我丟死人了,他現(xiàn)在成了全家族的麻煩!”
我笑道:“孩子只有7歲,您和家人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
吳女士說:“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他現(xiàn)在這么不爭氣,以后肯定沒出息,怎么不是麻煩?”
吳女士介紹情況的時候,小北就坐在旁邊。他把臉扭到一邊,兩條腿蕩來蕩去,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磥?,他不喜歡媽媽的惡言惡語,卻也無可奈何。
大人都是我的敵人
單獨和小北交流時,我感覺他性格很活潑,喜歡聊天,理解、表達能力與他的年齡相符,情緒也很正常,沒有兒童多動癥的典型癥狀。但我發(fā)現(xiàn),他雖然喜歡聊天,但需要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時候,他就變得沉默,無論我說什么,他都表示贊同,即使我故意說出錯誤的觀點,他也只是愣一下,隨即點頭附和。比如:我說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他表示贊同;我問他,要是路上沒有車,我們還要不要傻等綠燈?他顯得有點驚慌,眼睛不時觀察我的表情,卻不說話,好像怕說錯似的;我故意說,為了節(jié)省時間,在沒有危險的前提下,違反一次交通規(guī)則也沒什么,他又看我一眼,點頭同意;當我說無論什么情況下,違反交通規(guī)則都是不對的,他立刻改變自己的看法;當我繼續(xù)跟他討論這個話題時,發(fā)現(xiàn)他的注意力開始渙散了,不再回應我;我問他問題,他所答非所問,又竭力掩飾自己的走神。
我運用心理咨詢的談話技巧,耐心地與小北交流,不時地表揚他、肯定他,始終保持微笑,還投其所好地選擇他感興趣的話題。漸漸地,我感覺他解除了對我的戒備,說話也流暢起來。
我問他幼兒園的事,他說自己在幼兒園過得很不開心,因為老師不喜歡他。他說,他在幼兒園很喜歡回答老師的提問,總是第一個舉手,老師總是表揚他,夸他聰明,還發(fā)給他小紅花。為了得到更多的表揚和小紅花,他每次都積極舉手,可是老師故意不再叫他的名字,還說讓他給別的小朋友一個機會。他覺得老師不再喜歡他了。有一次,老師問大家青蛙有幾條腿,小北第一個舉手,老師卻提問了另一個小朋友。那個小朋友回答錯了,小北不失時機地再舉手,可是老師視而不見,繼續(xù)讓別的小朋友回答。見三個小朋友都沒有回答正確,小北急了,他不顧課堂紀律,突然站起來,大聲說出正確答案。他以為老師一定會表揚自己,但老師沉下臉,批評他不守紀律,上課亂說話,罰他站到最后一排。
“我好委屈,哭了一節(jié)課,可是老師沒有安慰我。我知道,她是真的不喜歡我了?!毙”闭f,“晚上回到家,我告訴媽媽這件事,媽媽也沒有安慰我,還讓我以后規(guī)矩點兒,不要亂說話。”
我說:“那你一定很傷心吧?“
小北說:“那當然,誰能不傷心呢?這件事我一直忘不了,想起來就難過?!?/p>
我問:“從那以后,你在幼兒園還舉手回答問題嗎?”
小北緩緩搖頭,說:“再也不舉手了!”說完,馬上把嘴唇抿得緊緊的,像是在對自己發(fā)誓。
我問:“上了小學,你還不肯舉手回答問題?”
“小學老師也不喜歡我!”小北不易察覺地嘆了一口氣,情緒忽然變得憤怒,“大人都是我的敵人!”
我趕緊安撫:“可是,還有媽媽愛你呀!”
“媽媽更壞!”小家伙發(fā)脾氣了,“她總是批評我,說我這不對,那也不對,這不好,那也不好,什么都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罵我笨,罵我傻,給她丟人了。她天天嘮嘮叨叨,我都懶得跟她說話!”
“爸爸呢?”
“他只會用拳頭、巴掌和皮帶和我說話!”
“所以你就選擇沉默,大人說話的時候,你用走神兒來反抗,是嗎?”
小北歪頭想了想,說:“我說不清楚,反正我很煩,不想聽他們批評我。”
和小北談話結束了,吳女士推門進來。她很驚訝,小北和我聊了近兩個小時,居然情緒很高。小北見媽媽來了,馬上閉上嘴,目光四處躲避,很煩躁的樣子。
遲一分鐘否定孩子
單獨與吳女士談話,我對小北與人交流時容易走神兒的表現(xiàn)進行了詳細分析。我告訴她,小北的智商、認知能力都很正常,只是童年的挫折經(jīng)歷對他的心理產(chǎn)生了比較嚴重的影響,他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不被大人喜歡。他本能地排斥大人,不愿意聽他們說話,但由于年齡小,他懼怕大人,不敢言行上反抗,于是選擇沉默、走神兒這樣的低調抗拒的方式。小北不夠自信,做不到自我接納,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失去了上進的激情,這與父母和老師過多的批評是分不開的。但是,小北畢竟只是一個7歲的孩子,他渴望大人的表揚和認可,所以他本能地討好大人,總是無條件地附和大人的意見。當他的自我意志完全被打壓,他就慢慢對一切事物失去了興趣,并排斥它們,所以就變得難以集中注意力了。
聽了我的分析,吳女士懊悔不已。她說:“以前只拿他當小孩子,想不到小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有情緒,也需要贊賞和尊重。您快說說,我該怎樣改變教育方式?”
我向她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對走神兒淡化處理。小北上課心不在焉,與人交流時容易走神兒,這些表現(xiàn)只是標,不是本,不必太在意,如果過于關注,時時提醒,小北可能會被動認同,他會想“我是一個病孩子,我的注意力不集中”,毛病就被合理化了,再糾正起來就難了。
第二,減少批評多多表揚。小北渴望父母的贊賞,那不妨多肯定他,他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那不妨請老師配合,多給他一些鼓勵。如果孩子犯了錯,最好以溫和的方式指出來,如果孩子的觀點是錯誤的,也要遲一分鐘再否定,要讓他知道,無論他的觀點正確與否,無論他的學習成績是好是壞,無論他犯了什么錯,父母都無條件愛他、接納他、原諒他。當他有了歸屬感和安全感,一定會在各個方面表現(xiàn)出好狀態(tài)。這時,要密切關注他的情緒變化,適時予以鼓勵,幫助他保持積極狀態(tài)。
第三,適當進行統(tǒng)感訓練。小北注意力不集中由來已久,已經(jīng)成了思想和行為上的習慣,所以必須采取措施予以糾正。除了為孩子營造安靜舒適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注意勞逸結合和興趣培養(yǎng)以外,應該通過一些小游戲,對他進行統(tǒng)感訓練,以提升他集中注意力的水平。所謂統(tǒng)感訓練,即有效利用人自身的感官,從外界獲得視、聽、嗅、觸等不同的感覺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并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這樣的小游戲很多,比如拼圖、玩七巧板、聽口令做動作、玩復雜型積木和多米諾骨牌等。
“其實,孩子喜歡的游戲大多是統(tǒng)感訓練的好方法?!蔽铱偨Y道,“只是在游戲中要多表揚他,給他一個好心情,讓他有求勝的激情。當孩子在玩耍中學會了集中注意力,一定會把它用在學習上?!?/p>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