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柯
32例宮頸癌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
郭 柯
目的 探討宮頸癌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32例宮頸癌患者臨床資料, 觀察可促進患者病情好轉的臨床護理方法。結果 選取的32例宮頸癌患者經精心治療和全面細致的護理后, 均基本康復, 恢復良好, 達到預期治療效果。結論 給予宮頸癌患者精心治療和全面細致的護理, 可促進病情好轉, 提高治療效果。
宮頸癌;護理方法;效果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 發(fā)病部位為女性生殖器官, 病死率占婦女病死率第二位, 嚴重危害婦女生命健康。該病患者年齡呈雙峰狀分布, 即多發(fā)于35~39歲與60~64歲, 由于宮頸癌癌前病變階段較長, 及時確診, 并早期治療和加強臨床護理, 有助于降低宮頸癌死亡率, 促進患者病情好轉[1]。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入院治療的32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年齡25~57歲, 病程3個月~2年, 臨床表現(xiàn)為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持續(xù)性腰骶部或坐骨神經痛等, 按病理類型可分為:22例鱗癌, 7例腺癌, 3例腺鱗癌。所有患者經診斷均符合宮頸癌臨床診斷標準, 且經病理檢查確診, 無精神障礙、語言溝通障礙等。
1.2 臨床護理方法
1.2.1 一般護理 醫(yī)護人員與患者多溝通交流, 向其介紹宮頸癌診治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講解手術治療的目的、時間、術后生理變化、預后等情況, 使其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同時詳細了解患者不同病情時期心理狀態(tài), 耐心傾聽其傾訴,根據導致不良心理反應的原因, 實施個體化心理護理[2]。
1.2.2 術前護理 術前護理主要包括:①術前3 d, 用適當灌洗溶液輕柔的灌洗陰道, 如0.02%維酮碘溶液、0.1%苯扎溴銨、1:5000高錳酸鉀溶液等, 預防術后陰道殘端感染。②皮膚準備。術前1 d, 做好劍突、腋中線、大腿內上1/3處及整個會陰部的備皮準備, 之后清潔臍部, 備皮后用溫水清洗干凈。③腸道準備。術前1 d中午, 口服100 ml 20%硫酸鈉, 飲大量白開水, 確保超過3次排便, 術前一晚或當天早晨,灌腸清潔腸道, 確保腸道清潔、空虛。④保證充足休息和睡眠,術前1晚可給予適量鎮(zhèn)靜劑。⑤術前留置尿管, 確保膀胱空虛, 降低術中受損與術后尿潴留幾率。
1.2.3 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主要包括:①護理人員術后每0.5~1 h觀察記錄1次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體征,平穩(wěn)后每4 h觀察1次。②保持導尿管、引流管通暢, 詳細觀察患者引流液性狀、顏色和量變化, 若患者術后每小時尿量<50 ml, 且尿色深, 及時檢查輸液量和速度, 情況嚴重的及時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留置尿管期間, 保持會陰部清潔, 每天護理2次。③術后1 d內疼痛最明顯, 可給予患者適量止痛泵或止痛藥, 緩解術后疼痛。④術后1~2 d疼痛減輕, 可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在床上適當活動, 如緩慢翻身、腿部運動等,有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 預防術后并發(fā)癥。
1.2.4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包括:①向婦女廣泛宣傳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宮頸癌的重要性, 告知其該病發(fā)病因素, 若患慢性宮頸炎, 積極入院診斷治療, 有效阻斷宮頸癌發(fā)生。②年齡30歲以上進行常規(guī)宮頸刮片檢查, 通常1~2年檢查1次。③婦女絕經前后, 若出現(xiàn)陰道異常出血情況,應及時入院做陰道鏡和病理學檢查, 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宮頸癌。④患者出院后, 醫(yī)護人員根據其具體情況做出院指導, 指導內容有定期門診復診、飲食少量多餐、保持外陰清潔。
經精心治療和全面細致的護理后, 選取的32例宮頸癌患者均基本康復, 且恢復良好, 達到預期治療效果。
宮頸癌是嚴重危害女性的婦科疾病, 通常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臨床診治過程中, 給予患者全面細致的護理, 如一般護理、術前護理、術后護理、健康教育, 可影響或改變患者對宮頸癌的認識, 有助于調節(jié)其心理狀態(tài), 緩解不良心理反應, 積極地配合手術治療。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工作過程中, 詳細觀察患者心理、病情變化, 對其進行精心護理,可促進其早日康復。
總之, 宮頸癌患者確診后, 給予精心治療和全面細致的護理, 可有效促進患者病情好轉, 提高治療效果, 是促使患者身體康復的理想方法。
[1] 魏威.宮頸癌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27): 270-271.
[2] 蔣金雪.子宮頸癌的臨床護理.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30): 111-112.
2014-03-12]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