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社會,人們可以公開的討論自己對神靈的信仰情況,那些作為媒介存在的靈媒就有了新的意義和存在方式。本文的實際調查訪問是以一個家族的神靈信仰為主線進行的。
關鍵詞:民間信仰;靈媒;儀式
引言
民間信仰是當前中國社會一個重要的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地出現(xiàn)了地方宗教儀式的大規(guī)模復蘇。 隨之而來的是民眾信仰的逐漸回升。民間信仰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如簡單的祭拜祈福,較為專業(yè)的定時上香祭祀等。一般的民眾中較為常見的是對于神靈的信仰,這既包括對祖先的信仰,又包括對神仙鬼靈的信仰。這一類信仰對象較為龐雜,并不似對佛教的或西方的基督教信仰那樣單一純粹,它包含的信仰對象因人而異,因地而異。作為媒介存在的靈媒有了新的意義和存在方式。
一、 研究方法
1. 調查地點的選擇
調查地點選在了筆者的家鄉(xiāng),一個古老的小城。當?shù)貧夂蛩募痉置?,地處豫北平原西部,南鄰黃河北依太行。調查所選的村落是位于縣城北出城口,該村共14個村民小組。由于地點選擇是筆者所在的村莊,屬于“熟人”社會,不存在“進入”困難的障礙。
2.研究方法的選擇
本文是通過實地調查和無結構訪談來搜集資料的。本文的實際調查訪問是以一個家族的神靈信仰為主線進行的,該家族的特殊之處在于上任家主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靈媒。家中當前的信仰狀況仍然存在,并且隨著地區(qū)信仰的發(fā)展有所變化。筆者對訪談對象進行深入訪談,并在訪談結束后將訪談內容進行整理匯總。
二、 調查內容
通過對村莊的實地觀察和對訪談資料的整理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內容。
1.村莊的民眾信仰
該村村民的信仰狀況近年來較為開放。前兩年可以明顯感覺到信基督教的人在增加,每逢春節(jié),信仰基督教的家庭都會在大門上張貼教會發(fā)放的春聯(lián)。近兩年,信仰基督教的人數(shù)不再大規(guī)模增加,更多的人們開始信仰神靈。這些人中,一部分信奉廟宇神靈菩薩,一部分自己在家中祭祀上香。
該村周邊地區(qū)神靈廟宇較多。二仙廟,每個月初一十五香火鼎盛,每逢廟會四面八方信徒都會前來上香祈禱。小北頂(神農山)每逢春祭秋拜,很多村民都會不顧路途遙遠,前往登山叩拜祈福。邙山(位于黃河南岸),也有許多人登山拜廟亭。此外,該村內,去年返修了一座原本已經破敗幾十年的小廟宇,人們重新開始上香祭拜。村外公園新修建的八角亭中內部描繪了八幅栩栩如生的上古神話圖畫 ,許多人在此禱告祭拜。庭外不遠處地面用鵝卵石鑲嵌出八卦圖像,也有人邊走邊拜。每天早起公園中都會有很多人(各年齡層都有,其中不乏青年人),禱告祭拜。
筆者在一次偶然機會下,在鄰縣參加了一次廟會,場面十分壯觀。當?shù)赜袀€叫做萬花村的村子,村中有個龍王廟。每年二月二和三月三的時候都會舉行大型廟會,屆時周邊很多地方的人們都會前去參加。前去祭拜的人群多數(shù)是80后的年輕人。在一定程度上讓年青一代的人們了解中國民間信仰文化。不難想象,新一代的信仰團體就是從這一代人中產生的。
2.家族的神靈信仰
① 家族祭祀儀式
對于神靈信仰者來說,祭祀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每一種神靈信仰的祭祀儀式都是不同的,就拿上香來說,多數(shù)是上三炷香,也有的上五炷香(如五方五土龍神),當然也有上整把香的(極少數(shù))。
根據(jù)被訪者的敘述,可以知道的是,該家族如今每月初一十五上供,形式較簡單。兩個鮮果盤、兩個點心盤、兩個饅頭盤即可,然后要有一瓶酒,上香以后,跪拜磕頭(三個)。但當遇到重要的節(jié)日,如春節(jié)時,祭拜的規(guī)模就會變大。首先,貢品要由平時的六個變?yōu)槭鍌€,其中有三個鮮果盤、三個點心盤、三個素菜盤(可以是不同的)、三個肉菜盤(相同的)、三個饅頭盤。其次,要有兩瓶新酒。上香仍為三炷 ,然后要磕頭祈禱,敬酒(有專用的酒壺和酒杯),燒元寶。以上是自己家中上供的儀式。
② 出廬看診
家主(筆者的爺爺)在世時,經常出廬看診。所謂“出廬看診”就是靈媒借助神靈的力量來為前來求助的人們指點迷津或看病消災。而借助神靈的力量的整個儀式過程稱為“下神”。該家族中的之前兩位靈媒都是可以“出廬”的。在生活中,靈媒看病,不是輕易就會給人看的,講求的是機緣。當時案臺上已經擺好了貢品,是大供 ,點著兩支紅蠟燭。香爐前擺放著三個白瓷酒杯,一個白瓷酒壺。香爐里上著三炷香。老歐在當屋跪著,很虔誠的雙手合十,爺爺在正堂右邊的太師椅上坐著,喝了一杯酒,然后閉上雙目,隨后不久,打了一個哈欠。爺爺閉著眼睛,問了老歐的情況。之后起身,點了一大把青香,全都插在了香爐里,香燃燒的很旺,有的慢慢彎曲了。老歐請求解病的方法,爺爺一一細說了,然后老歐叩謝。爺爺又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就醒過來了。
筆者了解到,家中靈媒出廬的儀式,就同前面的例子是一樣的。靈媒很少去別人家中問診,一般情況下都是在自己家中。這是為了避免神靈之間的沖突和沖撞。
三、結論
從村落中廟宇的重建和香火的興盛可以看出,該村人們民間信仰意識的集中和凝聚。此外,花園八角亭的建設和八卦圖的鋪設,可以從側面反映出該地區(qū)政府要保護地區(qū)民間信仰文化,以及提倡民間信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思想。這一現(xiàn)象影響了當?shù)孛癖姷乃枷?,神靈信仰進一步得到推廣,這是無可厚非的。人們的行為變化是思想變遷的外在表現(xiàn)。村民的信仰從對于靈媒的絕對崇敬,到廟會信仰的變遷過程,也從側面反映出,家戶型的靈媒信仰的衰落。在新興信仰形式下靈媒依然存在,那么如何繼續(xù)存在下去,是值得繼續(xù)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彬,陳德強.“民間信仰”的重新界說[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2]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M].武陵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鄭瑞瑞,女(1988.6—),沈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宗教社會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