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萍
【摘要】盧梭認為:兒童的工作就是要成為自由人,兒童的教育應該由兒童的需求引起,應該來源于兒童天性或者他們的傾向性。如果教育能夠滿足兒童的需求,而且教育內容也是兒童能力所及的范圍之內,那么,就不存在強制性的教育。因此我在設計教學時充分考慮兒童的需求和已有的學習經驗,嘗試自由學校因景下學生多樣化英語學習方式的研究。
【關鍵詞】A.S.尼爾 《夏山學校》 外語教學 多樣化學習
潘正初、肖娟在《自由:教育的最高追求》中說,自由教育是指教育者不將自己的思想觀念或其他東西強加于受教育者,使其被動接受;不將其束縛于某一特定的知識領域,而是發(fā)揮受教育者自身特長,根據其特點加以適度的引導,使受教育者自由全面的發(fā)展。這一切都要求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滿足不同學生的內在需求,激發(fā)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學生就能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和創(chuàng)造適合自身的學習品質。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針對小學英語的多樣化學習模式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一、師-生任務式自主學習
該模式是指在教師指導下所開展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由于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他們的自主選擇能力和判斷能力還不是很強,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老師給予必要的引導。利用網絡平臺,給學生提出學習任務,通過人機交互,學生不斷克服困難,完成任務。通常,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分三個步驟來實現(xiàn)該模式的目標,下面通過對一節(jié)課的具體分析來概述三個環(huán)節(jié):
1.教師分配任務,學生網上閱讀預習。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首先指出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目的,然后要求學生自主預習達到該目的需要掌握的詞匯及習語。根據教學內容,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教師為該課設計了一系列課件,并提交網絡終端,資源共享。學生們領到學習任務,馬上戴上自己的耳機,打開課件的詞匯部分,根據個人的學習基礎,或瀏覽單詞,或跟讀單詞,教師則通過電子黑板檢查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經過對上、中、下各個層次學生的提問決定預習時間的長短,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側重輔導。
2.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尋找答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課文的理解便可一步到位。詞匯掌握之后,教師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如:Whats Sams favourite animal?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lephant ?Is the tiger hungry or thirsty? 問題就是學習目標,學生帶著以上問題進入課文學習部分,首先是戴上耳機,一邊觀看電子課件中熱帶草原中各種動物的動畫形態(tài),一邊認真傾聽、跟讀配有動物叫聲的課文朗讀錄音,進而理解每句話的含義,為回答教師的問題作積極的準備。同時交互式的網絡平臺使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觀看、傾聽的次數。另外在這些教學內容中都內嵌一個單表,供學生提問和得到老師的啟發(fā)引導。
3.教師無須講解,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當學生通過了以上自主預習、學習探究兩個環(huán)節(jié)后,一般就能自如、準確地回答老師預先呈現(xiàn)的問題。有時為了進一步檢驗學生運用知識的情況,教師會不失時機的安排學生網上虛擬會話和聽說練習,同時學生可以通過I –phone或Net meeting向老師和周圍的學友討論交流。
最后一項活動任務是在電子公告牌(BBS)上畫出自己最喜歡的animal,制作好后寫上一段話:My favourite animal is … It can… ,并且通過電子郵件師生、生生進行交流。其中有個學生用Flash做了一個鼻子會動的小象,他說:“This is a small elephant. It can water the flower…”(一邊說一邊點擊會動的象鼻子)怪怪的鼻子贏得了全班同學的熱烈掌聲!
通過這種網絡創(chuàng)設、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明確小階段性的學習目標,并通過自我努力一步步實現(xiàn)、完成,而成功的反饋信息賦予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自我滿意感。
二、主體多樣化探究式學習
人類需要有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需要學的更快,共同學習。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項目,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可以決定學習的進度,自由進退,自主構架。
例如,牛津英語(上海版)6B Unit 4 Natural Elements,我讓學生以本課文中談及的地球污染為主題,在網站上各自尋找與課文學習相關的資料,通過收集、整理、加工等探索性活動,使他們對砍伐樹木、捕殺動物、污染環(huán)境、浪費水資源等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結合本城市的環(huán)境污染,提出建設性的保護環(huán)境的建議,學生們各抒己見,滔滔不絕,并且通過E-mail師生、生生進行切磋。
通過網絡的特殊功能,我們讓學生在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體驗多樣化的探究性學習,把學習的權力交給學生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非常樂于接受這樣的學習方式,又能在自己的探索嘗試中建立自信心,哪怕是小小的成績,也能使他們達到滿意的自我評價,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1]王少華.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
[2]劉亞娟.小學英語閱讀方式多樣化教學初探[J].校園英語. 2012.
[3]朱愛琴.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實踐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1.
[4]張建杰.探究性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