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輝
全程護理告知在提高產科健康教育效果中的價值
全光輝
目的 探討全程護理告知對提高產科健康教育效果的作用。方法 選擇本院2013年1~7月收治的284例產婦, 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產科健康教育, 實驗組采用全程護理告知模式進行健康教育。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 對兩組產婦的產褥期相關疾病知識達標率、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比較。結果 實驗組產婦對于產褥期相關知識達標率的產褥期發(fā)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兩組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程護理告知程序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產婦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及護理滿意度, 取得了良好的臨床護理效果。
全程護理告知;產科;健康教育
護理健康教育是由護士進行的一種針對患者及健康人群所開展的一項健康活動, 是健康教育系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分支[1]。在產科臨床中發(fā)現, 由于孕產婦及其家屬缺乏產科健康知識, 從而帶來了諸多困擾, 因此系統(tǒng)、規(guī)范的產科健康教育, 是千萬個家庭所迫切需要的[2]。為了提高產婦對產褥期知識的了解, 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識及自我護理能力, 本院對2013年1~7月收治的284例產婦實施全程護理告知模式,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本文就其對產科健康教育的效果進行觀察, 以進一步了解其臨床的應用價值,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7月收治的280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入院順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40例。在對照組中, 年齡為20~36歲, 平均年齡(24.7±4.2)歲, 孕周36.2~42.0周, 平均(38.3±2.1)周, 其中經產婦24例,初產婦116例;生產方式:順產41例, 剖宮產99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57例, 初中、中專及以下83例。實驗組中, 年齡21~40歲, 平均年齡(28.2±2.3)歲, 孕周37.5~42.2周,平均(38.9±2.2)周, 其中經產婦32例, 初產婦108例;生產方式:順產52例, 剖宮產88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49例,中專及初中91例。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經初產婦比例、生產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比較, 其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因此認為兩組產婦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的產婦給予常規(guī)產科健康教育, 主要內容為產褥期一般保健知識、自我護理方法、產后的恢復方法以及新生兒的護理方法等。實驗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全程護理告知程序, 即對產婦入院至出院期間所執(zhí)行的每一個護理及治療措施進行相應的宣教, 宣教由1名護理組長負責對產婦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并關注產婦對于宣教的反應, 并根據其反應隨時調整宣教方案, 另外, 由2名資歷深的責任護士具體實施, 在實施宣教的過程中應反復強調, 并對產婦的疑問及時進行解答, 以便加強產婦對知識點的掌握;在宣教過程中, 要注意讓產婦感受到真切的關懷,達到改善護患關系、增強母嬰的護理效果的目的。其具體操作如下。
1.2.1 入院時全程護理
1.2.1.1 告知病區(qū)基本環(huán)境、醫(yī)院管理制度等, 為產婦介紹其主治醫(yī)生、護士長及責任護士, 減輕產婦入院時的陌生感。
1.2.1.2 為孕婦及家屬提供相關醫(yī)學知識的指導, 告知孕婦數胎動的方法, 方便孕婦及時掌握胎兒情況;告知其各項檢查的注意事項、配合方法, 告知其藥物可能的不良反應等。告知孕婦和家屬應觀察孕婦腹痛的情況、有無出血等, 如出現不要慌張, 應及時通知主治醫(yī)生。
1.2.2 產時全程護理
1.2.2.1 產婦進入產房待產時, 提前告知其減輕分娩疼痛的方法, 同時及時為產婦提供補充能量的流質食物, 保存體力;生產過程中耐心詳細地解答產婦的各種疑問, 減輕心理負擔;同時各項操作應溫柔嫻熟, 鼓勵產婦, 讓其對分娩有信心;分娩結束后及時做好基本護理。
1.2.3 產后全程護理 護士首先應做好護理評估, 并觀察產婦陰道出血量及顏色、大小便情況等;囑咐產婦使用母乳喂養(yǎng), 提高嬰兒免疫力并增強母嬰之間的感情;輔導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進行護理。
1.2.4 出院后告知
1.2.4.1 對產褥期保健知識進行反復宣教, 囑咐產婦經常清洗會陰、乳暈,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 防止感染事件的發(fā)生;調整飲食, 休息合理, 適當運動, 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1.2.4.2 囑咐產婦在出院第42天回醫(yī)院復診, 以了解產婦及嬰兒的情況, 并適當進行指導。
1.2.5 評價方法 通過自性設計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健康教育的達標率, 問卷的內容包括傷口護理、用藥方法、新生兒及嬰兒護理方法、康復鍛煉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25個問題, 每個問題的選項分為:A、B、C, 3個等級,分別代表的得分值為:4分、2分、0分, 滿分100分。其中:A選項表示掌握、B表示了解、C表示未掌握;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調查:A選項為滿意、B為一般、C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在出院當天發(fā)放問卷調查表, 得分85分及以上者評為優(yōu)良, 60~84分評為一般, 60分以下評為較差, 產褥期保健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護理工作滿意度得分評為優(yōu)良者, 視為達標, 對兩組各項指標達標率進行顯著性檢驗。
1.2.6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18.0軟件, 對產婦的年齡、孕周、文化程度、生產方式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其他數據為計數資料故采用χ2檢驗, 當P<0.05時, 表示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2.2 兩組產婦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比較(n, %)
告知是醫(yī)、護、患溝通的紐帶, 是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的體現, 是減少護患矛盾, 防范護理糾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3]。產婦是臨床中較為特殊的群體, 不僅面臨著機體康復的問題,同時面臨著角色轉換等一系列心理方面的問題, 需要系統(tǒng)、有計劃的健康教育以使其接受正規(guī)、有預見性的健康教育,而全程護理告知作為臨床護理的新型模式, 旨在達到最佳護理效果, 在產科健康教育里應用全程護理告知程序, 對產婦及其家屬在產褥期健康知識技能的掌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4]。
實施全程護理告知程序的產婦對產褥期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顯著優(yōu)高于對照組, 這說明全程護理告知對促進產婦掌握自護的基本知識, 提高了其參與到護理活動中的主動性,較好的完成傷口護理、用藥方法、新生兒及嬰兒護理方法、康復鍛煉等活動, 這說明全程護理告知程序的應用有效的預防了產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促進了母嬰健康。
全程護理告知程序在產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顯著提高了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全程護理的過程中, 不僅增加了產婦與護理人員的交流, 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與此同時,通過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教育, 也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 減少了護理遺漏等差錯的發(fā)生, 在產科健康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臨床作用。
[1] 房錫娟.全程護理告知在產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上旬版), 2011, 27(17):56-57.
[2] 張錦玉.我國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現狀與發(fā)展.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9, 26(1):32-33.
[3] 林靜惠, 盧順彩, 李麗娟.全程護理告知程序在產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當代護士, 2009 (5):1-2.
[4] 全日紅, 王彩萍, 張琳, 等.以人為本理念在全程護理服務中的實踐.護理研究, 2005, 19(8):1480-1482.
2014-03-26]
525000 廣東省茂名市婦幼保健院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