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文剛
摘要:讀圖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插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340-01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本中編者有意識有目的地在課文中編插了很多有利于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學科教育教學中利用插圖對學生進行直觀教學的圖案。這些插圖較為真實地凸顯該文的指導思想和中心思想;同時也符合初中生身心健康和視覺成長的需求。因此而深受學生的喜歡。
在初中語文學科教育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會忽略插圖的指導性觀察教學。認為學生能看懂,能欣賞。殊不知語文課本中的圖案最能表現(xiàn)課文的中心意義。老師在授課中,緊緊抓住插圖讓學生去觀察、理解、揣摩;讓學生去暢談,口述插圖的內(nèi)容(直觀的),中心意思(理解到的),陪襯圖中 主要人物(景)(想到的),整篇文章的諸多問題,在圖中便能找到答案。
何謂“圖文并茂”?圖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的再現(xiàn);問是圖中主要內(nèi)容和思想的詮釋。如有插圖的課文,我認為教師可以圖為中心進行教學,因為插圖就是課文的靈魂,學生抓住插圖這一靈魂,就能鍛煉和提高自己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一些難詞難句,也會在圖中得到化解。以圖來對文,以文來核圖。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文中的重點和難點。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便會緊緊圍繞課文的中心而展開。同時,通過對插圖的講解和教學,增強了師生互動,使課堂變動生動有趣起來。
以《空城計》為例:本文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13課。節(jié)選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作者羅貫中。首先,我讓學生觀察插圖,找出本回的主角(孔明),有的學生就提出質(zhì)疑:諸葛亮和電視劇中的人物扮相到底哪個更具個性?我讓學生討論回答。有學生說:“我喜歡電視劇里的孔明”;“我喜歡課文插圖里的孔明?!币驗榭酌魇枪湃?,古裝戲劇里的扮相更是原滋原味。而電視劇里的孔明是古代和現(xiàn)代的結(jié)合體??刹还馨缦嗳绾?,除了各具特色都改變了諸葛孔明在城樓樓上,鎮(zhèn)定自若、臨危不亂的神人形象。
那么,團顯示的主要內(nèi)容是文中第二段文字:“孔明登城忘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到孔明令下,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忘!這是插圖中不能顯示的動態(tài),而圖中明示的是:城門洞開,“孔明乃批鶴髳,戴綸巾,引二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望,焚香操琴”的神態(tài)。此圖顯示的是孔明超乎常人的膽識和氣魄,臨危不懼,胸有成竹知己知彼的謀略一定會成功的自信。
我通過讓學生圖對文,文對圖的內(nèi)容敘述閱讀理解,讓學生拓展圖案之外的動態(tài)想象和描寫的句子,進行理解分析,全文的主題思想,學生就一目了然;而司馬懿大軍到城門前驗證的結(jié)果,決然撤兵;致使《空城計》的全勝畫上了史上最空前的絕筆?!吧w因不得已而用之”一句道出了整個圖案之外的所有細節(jié)。
如果每一位初中語文老師充分運用好初中語文課本里的插圖,把這一優(yōu)勢資源挖掘利用好,對師生何嘗不是一件雙贏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