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玫
摘要:心理學的“羅森塔爾效應”要求老師給予學生更多的肯定與鼓勵,并用愛心鼓勵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從而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本文總結(jié)了實踐中運用“羅森塔爾效應”的教育活動,以便能更好地指導今后的教學實踐活動。關鍵詞:愛;肯定;信任;鼓勵;人際期望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244-01
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證明了:教師注意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充分信任,并給予學生更多的肯定與鼓勵,使學生樹立起極大的學習信心,從而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羅森塔爾效應應該給我們教師什么樣的啟發(fā)呢?
一、愛學生、尊重學生是運用“羅森塔爾效應”的根本
老師愛學生就是對學生誠心誠意的“關注”,細心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認可他的努力,鼓勵他的點點滴滴的進步,理解他的苦衷和需求,關心他的生活和學習,幫助他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充分發(fā)揮他的特長。讓每個孩子抬起頭來走路。
“尊重是一種基本的價值。人們在社會中生活,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選擇只能在統(tǒng)一的基本的價值條件下才能獲得有效的發(fā)展?!睍蹖W生才會尊重學生,才能使自己的期待變得真誠。愛學生、尊重學生具體的做法有:
1、蹲下身子看一看
教師如果高高在上,居高臨下,以成人的要求、特優(yōu)生的標準看待一般的學生,看到的永遠只能是一無是處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要對學生真誠期待,談何容易?如果教師真能蹲下身子看一看,那學生在教師的心目中就會變得高大。有了這種感覺,教師對學生的肯定、鼓勵就會發(fā)自內(nèi)心,對他們的期待就會非常真誠,學生自然就能從教師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這種真誠。
2、換個角度想一想
學生都是有個性的,其發(fā)展的能力、方向都不完全相同,對于同樣的問題,或是同樣的結(jié)果,放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其價值是不一樣的。
3、搭個臺子試一試
每一個學生都是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只是我們有時缺少伯樂的眼光,沒有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這種種潛質(zhì);我們也缺少可供千里馬自由馳騁的天地,學生的才能無法得以展示。因此,教師必須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讓學生在這些舞臺上大顯身手,這樣,學生的才能就能充分地展示出來,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又會更深一層,對學生就會增添更多的欣賞與喝彩!
二、在輕松、民主、和諧、愉快氛圍下“以理服人”是為運用“羅森塔爾效應”創(chuàng)造教育的外部環(huán)境
我班的譚煉調(diào)皮搗蛋,愛搞惡作劇,總是鬧得四鄰雞犬不寧。家長也是隔三差五地被我請到學校。當我數(shù)落譚煉的各種頑皮“行徑”時,家長便忍不住要打他一頓屁股,教訓一番。他當場都表示悔過,言明不再重犯。但事過境遷,第二天又會聽到有關他的更精明、更荒誕的小把戲。再打、再犯……
除了告狀、打屁股和嚴厲訓斥以外還有什么更好的教育方法呢?我想到了“羅森塔爾效應”。于是,我以朋友般的姿態(tài)主動接近他,取得他的信任。開始,譚煉愣愣地看著我,以為我“暗藏殺機”或先“禮”后“兵”準備給他點“顏色”看看,但10天過去了,一個月下來了,我依然如故的善意言舉,使他慢慢相信我所做的一切是真誠可信的。久而久之,我們成了朋友,此時,我會抓住他感興趣的事情和話題,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比如遇到他說謊時,我會說:“你剛才說得很棒,不過我好像覺得還沒講完,你再想想,應該會更精彩的……”我沒有直接說他“撒謊”、“騙人”,以免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當譚煉取得一些成績時,哪怕有一丁點的進步,我也要當場用自然而鄭重的口吻來表揚他,鼓勵他,讓他感到溫暖和關愛。當然,這種鼓勵不應摻雜著包庇和縱容的成分。恰如其分的鼓勵會形成一股克服缺點和錯誤的無形動力。我還采用獎勵一支筆、一個筆記本、一張獎狀的方式讓他體驗到還有比調(diào)皮搗蛋更有趣、更開心、更有意義的事。
三、多用正面的、積極的語言鼓勵強化學生學習,“以智導行”是運用“羅森塔爾效應”的著力點
心理教育學指出:面對同一挑戰(zhàn)和競爭條件,充滿信心的人容易取得成功,因而要鼓勵孩子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肯定是一種心理的“強化劑”,對學生的評價應以肯定為主,不能一味批評和責備。若教師經(jīng)常告訴學生他某方面糟得很,這一“心理走勢”遲早會在孩子身上變成事實。批評不是不可以用,但是應該針對錯誤行為就事論事,不能全盤否定。此外,緊隨著每一句“這樣做錯了”,都要同時解釋清楚如何做才對。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蘇霍姆林斯基語)。少年兒童正值人生最富有朝氣的黃金時代,天真、幼稚、富有幻想、愛動好鬧是正常的。正如費里德曼教授所言:如果孩子總是被責備,他就會失去耐心;如果他常常被贊美,那么,他會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愛你、愛我、愛整個世界。
讓我們用愛創(chuàng)造出奇跡吧!
參考文獻:
[1] 《班主任工作規(guī)范與技能》萬明春.陶元紅.主編.重慶出版社2007
[2] 《美麗的教育》孫蒲遠.同心出版社
[3]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蘇霍姆林斯基.天津人民出版社
[4] 《反思教育習慣》閆玉雙.李奕主編.同心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