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軍
摘要: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素質(zhì)教育下的語文教學重點,落到了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一類的社會化能力上。筆者認為,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孤立的教學任務,也非朝夕之功。
關(guān)鍵詞:提高;學會觀察;學會想象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106-01
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素質(zhì)教育下的語文教學重點,落到了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一類的社會化能力上。筆者認為,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孤立的教學任務,也非朝夕之功。語文課中,“聽、說、讀、寫”四項基本功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聽”、“說”、“讀”更是“寫”的基礎和前提,三者決定了“寫”的時候是否無話可說、無從落筆。所以,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應該時刻滲透于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中,我在多年的課堂教學中,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一定效果。以下,是我對如何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一些看法。
一、學會觀察,讓學生心中有情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優(yōu)勢階段,他們對新鮮事物有著特殊的敏銳和好奇感。但這種好奇往往只對于學習在外的事物存在,所以需要教師有意引導,在生活和快樂中學會觀察。作文課上,不妨帶孩子們走出去,近距離看看校園中的景色,聞聞花草樹木,聽聽鳥鳴風聲,這既符合孩子愛動的天性,又能在大自然這個活生生的課堂中做到寓教于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激發(fā)學生觀察欲望的同時,更要細致地從實例入手,告訴學生怎樣去觀察。比如,從校園里四季景色的更替,日夜時間的變化,引導孩子們了解大自然的神奇?zhèn)ゴ?,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感情,就自然可以過渡到景物描寫的時間順序、移步換景等寫作方法。同時,通過這種真實的情感體驗,教會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到所寫的作文中,做到情景交融、情理交融。在深入的觀察中,積累細微的情感體驗,從而做到真情流露。
二、學會關(guān)心,讓學生筆下有物
平時要指導學生關(guān)心周圍的生活,大到國家新聞、奇聞異事,小到家庭生活、班級瑣事,要時時處處留心,留心這些事情給自己帶來的獨特的感受和啟發(fā)。而這些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都是作文不可或缺的重要題材。
三、學會積累,讓學生有話可說
1、積累課上的語言。要讓學生有話可說,就必須在學生頭腦的“倉庫”中存放足夠多的“材料”。而儲備的最好方法就是背誦。對于小學生的閱讀來說,語文課本是第一選擇。教材中優(yōu)選的文章符合學生學生能力和認知程度,詩詞佳句、人生格言、成語俗語等豐富多彩,這些都是學生一定要掌握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落實了課程知識點之外,還要注意學生語言的積累。
2、積累名著中的語言。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笨梢婇喿x對于寫作的重要性。教師應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推薦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尤其是《窗邊的小豆豆》、《小王子》等既能學習文學技巧,又能培養(yǎng)高尚情操的書籍,我都推薦學生認真讀,并舉辦讀書會,讓學生交流推薦好書,提升閱讀興趣。做為語文教師,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必先拓展學生的閱讀:從書中吸取生活的經(jīng)驗和營養(yǎng);從書中與名人高尚的靈魂對話;從書中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從書中體味人生百味。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有摘抄記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讓學生把好詞好句好段分門別類摘抄下來,為類型作文的“倉庫”準備了充分的“材料”。
3.積累生活中的語言?!八囆g(shù)來源于生活”,而生活話語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廣播、電視、電腦、電話,這些現(xiàn)代媒介的出現(xiàn)引發(fā)了學生強烈的興趣,我們就不能忽視它們強大的教育作用,從而讓它們?yōu)槲覀兊慕虒W服務。課上教師可以根據(jù)時事組織學生觀看電視、采訪、廣告等,在畫面、音效等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學生往往瞬間真情流露,那些留在記憶中的語言和情感就是不可多得的珍貴素材。這些語言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質(zhì),就是富于時代感,與時俱進,貼近學生生活和時代步伐,“孝老愛親”、“中國夢”等滿滿的正能量為作文教學注入了靈魂與主題。
四、學會想象,讓學生筆下有靈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謀篇立意、語言優(yōu)美,更重要的要有引人遐思的“靈性”。小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畢竟有限,這時候,就需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進行聯(lián)想與想象。聯(lián)想不僅能夠使學生明確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更能引起學生的新思想、新思路的產(chǎn)生,有效促進學生美育。小學生的想象力是一筆無窮無盡的寶藏,只要引導得當,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將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在適度的空間內(nèi),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他們的奇思妙想有時候讓成年人都不得不佩服。學生既鍛煉了發(fā)散思維、表達能力,又為寫作增添了些許靈性。
五、學會評價,讓學生不斷成長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應注意給學生提供互相交流、評價他人的機會。鼓勵學生結(jié)合本次作文課的知識點,為同學找出閃光點和存在的不足。我還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學生的點評條數(shù)評出本次作文課的最佳作文,提出表揚,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對照知識點給同學挖掘優(yōu)點和指正缺點時,實際上就是一次自我復習,自我校正的過程。比如,在講到修辭方法的時候,學生會為同學細心找出作文中的所有修辭句,并說出好的句子和比較牽強的句子,一些給同學印象特別深的句子也會不時出現(xiàn)在其他同學的作文里。在評價時,鼓勵學生多多使用鼓勵性的話語,多多發(fā)掘閃光點,比如一個別致的立意,一個好的開頭和結(jié)尾,讓同學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提升寫作欲望,增強寫作信心。更鼓勵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同時,能給同學提出修改的建議,這樣自己也身臨其境地思考,如果是我,應該怎么寫這個場景。同時接受評價的同學也要做到虛心受教,對于同學指出的不足之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達到了互相啟發(fā)、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教學效果。教師針對評價結(jié)果,及時講評,再次強調(diào)本次作文課的主要知識內(nèi)容,保證了條理清晰的課堂教學秩序。
可以說,“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功中,處處隱藏著寫作的大學問,教師應時時處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內(nèi)容,順應學生天性,開啟學生興趣的大門,引領學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