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舟+冉俐+白澍鈺
摘要:在《圍城》中,諷刺、幽默、喜劇的笑是同時存在的。諷刺中滲透著幽默、幽默中蘊藏著諷刺。所以,諷刺是《圍城》中最大的藝術(shù)特色,而語言諷刺則是其諷刺中的最大特色。小說中沒有離奇古怪的諷刺情節(jié),也沒有阿Q式的讓人啼笑皆非的喜劇形象,其諷刺效果的產(chǎn)生,全靠一種語句的安排。語言的運用,善于將不相干的事物巧妙地聯(lián)系在一起,構(gòu)成絕妙的諷刺語言。同時,諷刺技法也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文言文語句、借用英文、活用詞語的運用,有時在極簡短的片語或詞語中顯示出來,有時卻在大段的敘述或描寫中深藏著,有時又是作者的畫龍點睛般的議論或引發(fā)。本文將從諷刺特色、諷刺對象、諷刺的重要地位三個方面來論述《圍城》的諷刺藝術(shù)。
關(guān)鍵詞:《圍城》;諷刺特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15-02
創(chuàng)作于1946年的諷刺性長篇小說《圍城》,是錢鐘書先生的代表作,它所體現(xiàn)的進步思想和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不僅奠定了它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上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樹立起作者在中國現(xiàn)代作家中不可小視的地位。引用評論人士的話:“如果說《儒林外史》是中國古典文學中諷刺文學的典范,那么《圍城》可謂是中國新文學史上諷刺文學的代表作?!弊x后,一股勾魂攝魄的藝術(shù)魅力,使人聯(lián)想、思索、探究,給讀者智慧上的享受,毫無厭倦之感。
一、《圍城》中的諷刺手法
1、文言文語句諷刺
《圍城》善于運用文言文語句進行諷刺。錢鐘書先生接受過良好的中國古典文學的熏陶,在《圍城》中,錢鐘書靈活地運用了文言文語句對人物進行刻畫與諷刺,具有良好的效果。如寫到方遁翁時,就有如下描述:“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要洋人娶要她,否則男人至少是雙料博士,鴻漸,我這話沒說錯罷?這跟‘嫁女必須勝吾家,娶婦必須不若吾家,一個道理?!边@里的“嫁女必須勝吾家,娶婦必須不若吾家”是一句文言文,作者通過這一句話,諷刺了方遁翁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諷刺了他賣弄學問的本質(zhì)。還有點金銀行周經(jīng)理的這樣一段話:“賢婿才高學富,名滿五洲,本不須以博士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賢婿似宜舉洋進士,遮幾克紹箕裘,后來居上,愚亦有榮焉。”這段話整段都是文言文,作者就利用文言文的作用讓讀者與自己產(chǎn)生共鳴,諷刺周經(jīng)理的虛偽、虛榮、市儈的嘴臉。
2、借用英文進行諷刺
錢鐘書先生在小說中運用了英文,卻是達到了諷刺人物的效果。如:張吉民接待方鴻漸時所說的一段話“Hello! Doctor方,好久不見!”“Sure!have a look see!”“Sure!值不少錢呢,Plenty of dough。并且這些東西不比書畫。買書畫買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Waste paper。磁器假的,至少還可以盛菜盛飯。我有時請外國Friends吃飯,那就用那個康熙窯‘油底藍五彩大盤做Salad dish,他們都覺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點Old-time?!痹谶@里,作者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張先生那種崇洋媚外的丑態(tài),諷刺了他善于賣弄自己,炫耀自己的走狗身份。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錢先生常常利用諧音在人名、詞語的翻譯上做文章,以達到諷刺的效果。例如李梅亭在自己的名片上將“李梅亭教授”譯成英文“professor may din lea”(五月,吵鬧,草地),錢先生還假借趙辛楣之口將“梅亭”與“mating”(交配)聯(lián)系在一起,飽含諷刺之意,使假道學李梅亭的好色本性再一次自然地流露出來。
3、活用詞語進行諷刺
活用詞語進行諷刺,詞語的變異,詞語是構(gòu)成句子的最基本的語言單位,有時人們?yōu)榱诉m應環(huán)境的特殊需要,往往打破常規(guī),標新立異?!秶恰非擅罨钣迷~語進行諷刺,使得語言有別樣的異味,給人一種新的感覺。例:“后來跟中國‘并肩作戰(zhàn)的英美兩國,那時候只想保守中立,中既不中,立也根本立不住。結(jié)果這‘中立變成只求在中國有個立足之地,此外全讓給日本人”。“中立”作者在這里分拆開來變成“中不中”“立也不立”“在中國有個立足之地”這幾種思想,滑稽地嘲諷了英美兩國的無能。其中“并肩作戰(zhàn)”也屬于詞語的超常用法中的變異方式。此外,《圍城》中諷刺手法靈活多樣,比喻、用典、重復、比較、推理等手法處處見鋒芒,達到近乎完美的諷刺效果。
二、《圍城》中的諷刺對象
1、知識分子
《圍城》對知識分子的諷刺,通過人物可笑嘴臉惟妙惟肖的勾畫形象地暴露出人物卑下的靈魂,使作品收到良好的喜劇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對當時知識分子普遍存在的崇洋媚外癥的諷刺。崇洋媚外是《圍城》諷刺形象在精神上最為突出的病態(tài)。但他又采取了兩種態(tài)度,一是對知識分子無情的冷嘲。如高松年撒謊老練、作假超真,對屬下的妻子不懷好意,以生物學原理治校;李梅亭表面道貌岸然,實際男盜女娼、販賣藥材、勾搭妓女。這類的偽君子、欺世盜名之徒,書中進行了毫不容情的揭露和諷刺。二是對知識分子有情的諷刺。方鴻漸不通事務、無能懦弱;蘇文紈裝坐冷若冰霜孤芳自賞,而不顧廉恥、惟利是圖,對他們?nèi)诵灾械萌踬|(zhì)進行嘲諷之后,往往透露出“含淚的微笑”,體現(xiàn)作者“憂世傷生”的深沉情感。
2、無生命體
在《圍城》中,作者不但對“知識分子”行車走卒之輩進行盡情調(diào)侃嘲弄,就連那些沒有生命的事物也要戲謔一番。如“桌子就像《儒林外史》里范進給胡屠戶打了耳光的臉,刮得下半斤豬油”,寫的是鄉(xiāng)村小旅館里骯臟的桌子:“侍者上了雞,碟子里一塊像禮拜堂定風針上鐵公雞施舍下來的肉”,寫的是西貢酒家里堅韌異常的“佳肴”;“這不是煮過雞的湯,只像是在里面洗過一次澡”,寫的堂堂的三閭大學系主任宴請賓客的清淡如水的雞湯;“魚像海軍陸戰(zhàn)隊,已經(jīng)登陸了好幾天;肉像潛水艇士兵,會長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紅酒無一不酸”。這一串不相宜的事物寫是方鮑二人一整天“什么都別扭”的倒霉相,作家擷取人生中富有諷刺喜劇色彩的片斷,調(diào)色畫像,渲染加工而進行的輕松的幽默。
3、社會現(xiàn)象
作者把諷刺的矛頭指向社會中的丑惡現(xiàn)象,畸形的社會造就、牽制著畸形的人,而畸形的人又影響、控制著畸形的社會,這種社會環(huán)境只會使人的生活狀態(tài)更加困窘與無奈;自然與人之間休戚相關(guān),而自然也有阻礙人的本質(zhì)力量得以實現(xiàn)的負面,使人的自然生存受到危害;人與人之間的猜忌、狡詐、勾心斗角,使人感到現(xiàn)實處境的孤獨無援、灰心喪氣、前途渺茫。無論是畸形的社會,異化的自然,還是人與
人之間的不和諧,都是人自身的丑陋造成的——頹廢的文化與精神意識使人陷入了生存困境。作者運用高超的諷刺藝術(shù)技巧,把漢奸文人、落后知識分子置于抗日戰(zhàn)爭全面暴發(fā)前后的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巧妙地揭露了國民黨的反動政策和漢奸文人、落后知識分子的丑惡嘴臉、骯臟的靈魂。
三、諷刺在《圍城》中的重要地位
一部優(yōu)秀的小說應描繪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巴金曾說過,讀者關(guān)心的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和主人公的命運,傳統(tǒng)的小說一般比較注重小說的思想內(nèi)容,講究故事情節(jié)的完整性和曲折性。而《圍城》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倒不是作品的主題、故事情節(jié),而是鐘書先生那種所特有的對社會、人生獨特的、辛辣的嘲諷。小說雖也有一個較為明顯地主題,卻沒有一個完整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主題、情節(jié)不被讀者所重視,不是因為作品的主題,情節(jié)沒有什么社會價值,而是因為錢鐘書先生那種對生活獨特的、辛辣的諷刺藝術(shù)特別突出搶眼,引導讀者眼光由社會朝心理病態(tài)及丑惡靈魂的挖掘轉(zhuǎn)移,不以激烈的矛盾沖突取勝,而以精妙有趣的諷刺藝術(shù)感染讀者。 諷刺藝術(shù)在《圍城》中的地位是非常明顯的。不似傳統(tǒng)小說借助典型的環(huán)境加以渲染,而主要是通過各種諷刺的藝術(shù)手法刻畫人物。
總之,《圍城》以高超的諷刺手法,大量奇妙的譬喻,以及豐富的知識容量,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豐厚獨特的新天地。在小說那對當時社會毫不容情的奚落、挖苦的背后,又蘊含著作者對人生的熱望。小說剖析了當時灰暗社會的丑陋,以及由此表現(xiàn)出來的猥瑣靈魂和灰色人生,達到了想喚醒在“圍城中徘徊、掙扎的人們,沖破圍城,去走自己的新路”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說《圍城》的諷刺特色.張明慶.電子版.
[2] 論《圍城》的語言諷刺藝術(shù).蘇曉平.電子版.
[3] 談《圍城》的諷刺藝術(shù).鄔世安.湘西教育網(wǎng).
[4] 淺談《圍城》的諷刺藝術(shù)特色.章曉俊.《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5] 審丑《圍城》的藝術(shù)世界.何永波.《延邊大學》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