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笪鴻衛(wèi)+仇榮軍+方霞
摘要:簡述了一例鵝細小病毒病的診治經過,為廣大養(yǎng)殖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雛鵝;鵝細小病毒??;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6-0049-01
鵝細小病毒病在自然條件下,只發(fā)生于雛鵝中,最易感日齡為3~20日齡[1]。發(fā)病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10日齡內的雛鵝感染鵝細小病毒病后,死亡率高達70%~95%。鵝細小病毒病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對養(yǎng)鵝業(yè)具有非常嚴重的危害,現(xiàn)針對其臨床診斷及治療進行深入探究。
1 發(fā)病情況及臨床癥狀
某養(yǎng)殖戶于2014年新購進4 000羽1日齡雛鵝,10日齡時發(fā)病,當天死亡28只,該戶主求診?;疾※Z表現(xiàn)為全身委頓,食欲減退或廢絕,喜蹲伏,渴欲增加,嚴重下痢,排灰白色或青綠色稀糞,糞中帶有纖維碎片,臨死前頭多觸地而腿麻痹或抽搐等神經癥狀,病程很短。
剖檢可見病死鵝出現(xiàn)腸道的病變具有特征性的小腸黏膜發(fā)紫,后端顯著膨大,小腸前段黏膜腫脹充血,變現(xiàn)為急性卡他性炎癥。剖開膨大部分的腸道可見腸黏膜壞死脫落與凝固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形成栓子或包裹在腸內容物表面堵塞腸道,心臟心肌松軟,肝臟腫大淤血。
組織學病變采取病料心臟肝臟,腸道、胃、心肌纖維有不同程度的顆粒變性,脂肪變性和脂肪浸潤。肝臟細胞空泡變性和顆粒變性。有的肝臟胞漿內有嗜伊紅類包涵體。
2 診斷
用無菌生理鹽水溶于2 000 IU的鏈霉素,對12~14日齡鵝進行接種,每胚注射2.5 mL,放置在37 ℃孵育5~8 d,每天照蛋一次。如果5~7 d發(fā)現(xiàn)死亡胚,應吸取其絨尿液進行觀察。絨尿液對雞紅細胞沒有凝集作用,并且沒有細菌生長,明顯病變一般為絨尿膜水腫,胚體皮膚發(fā)生充血、水腫以及出血[2],心肌變性表現(xiàn)為白色,一些胚的肝臟發(fā)生壞死或變性灶。進一步鑒定可進行中和試驗,用吸取絨尿液接種部分存在易感性雛鵝,用已經注射過抗鵝細小病毒血清的雛鵝數只接種相同劑量的絨尿液進行對比,若是易感雛鵝發(fā)生病變死亡,而注射抗血清的雛鵝沒有發(fā)生病變。即可診斷為鵝細小病毒病。
3 治療與預防
鵝舍內用消毒王1:2 000進行噴霧消毒,所有用具全部清洗消毒。
使用小鵝瘟高免血清每只1 mL+頭胞曲松肌肉注射。隔2~3 d再注射1次,并在飲水中添加氨基多維自由飲用。死亡鵝全部深埋處理,經過治療2 d后回訪,雛鵝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4 小結
加強飼養(yǎng)管理,保持舍內通風,干燥,降低飼養(yǎng)密度,對控制該病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效果。引鵝苗時應要求種鵝場提供免疫的有效證件,剛出殼的雛鵝不要與新引進的種蛋和成年鵝接觸,以免感染。做好雛鵝的預防,對未接種鵝所產蛋孵出的雛雞于出殼后1日齡注射小鵝瘟弱毒疫苗且隔離飼養(yǎng)到7日齡方可合群。雛鵝群一旦發(fā)生該病,應迅速將病雛鵝作無害化處理且對全群雛鵝盡快注射小鵝瘟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黃。
參考文獻:
[1] 鐘 華,王志世,趙 坤.鵝細小病毒感染的診斷與治療[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24(2):530-531.
[2] 趙 坤,張慧輝.鵝細小病毒感染的診斷與治療[J].動物科學與動物
醫(yī)學,2011,12(23):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