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軍 潘利明 龔夢鵑 王暉
【摘要】 目的 分離鑒定桉葉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GC-MS分離鑒定桉葉油生物化學(xué)成分。結(jié)果 分離并鑒定α-蒎烯, β-蒎烯, 水芹烯, P-傘花烯, 桉葉油醇, 松油烯, Alpha-松油醇, 4-萜品醇等十余種化學(xué)成分。結(jié)論 桉葉油的止血抗炎、止痛消腫及促滲促透作用等功效可能與其醇類及萜類成分有關(guān)。
【關(guān)鍵詞】 桉葉油;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生物活性成分
桉葉, 又名藍桉葉, 為桃金娘科植物藍桉的葉[1]。味苦, 性涼。隨著對桉葉研究的深入, 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從桉葉中提取的揮發(fā)油即桉葉油, 具有廣泛的藥效作用, 如抗菌, 抗炎, 抗氧化[2], 促滲及做為透皮促進劑使用[3, 4]。
本實驗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GC-MS)對桉葉油中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定性鑒定, 分離約50種成分, 現(xiàn)對其中的含量較高的8種活性成分進行定性鑒定。依次為:α-蒎烯, β-蒎烯, 水芹烯, P-傘花烯, 桉葉油醇, 松油烯, Alpha-松油醇, 4-萜品醇等萜類成分, 各組分相似度均在85%以上??蔀殍袢~油的促透機理研究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 無水乙醇(分析純, 默克公司), 桉葉油(深圳波頓香料有限責任公司)。樣品處理: 桉葉油溶于無水乙醇, 取200 μl, 稀釋到1 ml, 搖勻, 靜置, 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 即得供試品溶液, 待測。
1. 2 儀器與方法 儀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GC-MS:Agilent6890-5973, 電子天平(德國梅特勒), 移液槍。分析方法:色譜條件:載氣:He; 毛細管色譜柱DB-5 MS, 30 m×0.25 mm ×0.25 μm;程序升溫:啟始50℃保留2 min, 6℃/min升至280℃, 保持2 min;柱前壓:80 kPa; 柱流量:1 ml/min;進樣量:1 μl;進樣口溫度:250℃;分流比:10:1。質(zhì)譜條件:離子源為EI;電離電壓:70 eV; 離子源溫度:250℃;質(zhì)量范圍:m/z 35~450;掃描周期:0.2 s/scan。
2 結(jié)果
桉葉油經(jīng)GC-MS分離處理得到各個色譜峰, 見圖1;采用NIST02.L 標準譜庫及有關(guān)標準圖譜檢索定性, 并按各峰的質(zhì)譜裂片圖與文獻核對確定該桉葉油的主要成分, 結(jié)果得出8個主要化學(xué)成分, 見表1。
圖1 桉葉油GC-MS分析的總離子流圖
3 討論
實驗通過GC-MS分離鑒定桉葉油中的10種生活活性成分, 各組分相似度均在85%~94%之間?,F(xiàn)分離所得的成分α-蒎烯, β-蒎烯, 水芹烯, P-傘花烯, 桉葉油醇, 松油烯, Alpha-松油醇, 4-萜品醇都是都是單萜類和倍半萜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這些萜類化合物具有止血、 抗炎、止痛、消腫、健胃、清熱解毒等功效[5], 桉葉油中含量最高的桉葉醇, 研究表明是其促滲有效成分[4]??捎糜诙喾N外用皮膚用藥中做透皮促進劑用。目前, 桉葉油作為抗風濕類帖劑增透劑用藥的組方配對實驗正在進行。
參考文獻
[1] 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下冊). 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 1793:23.
[2] 田玉紅, 張祥民, 黃泰松, 等.桉葉油的研究進展.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07, 33(10):50-53.
[3] 平其能, 劉國杰. 精油對5-氟腺嘧啶滲透大鼠皮膚的促進作用. 藥學(xué)學(xué)報, 1996, 31(3): 214.
[4] 周燕園, 韋志英, 鐘振國, 等. GC-MS 對廣西細葉桉葉及果實揮發(fā), 油成分研究. 中藥材, 2009, 32(2):216-219.
[收稿日期:2014-05-04]endprint
【摘要】 目的 分離鑒定桉葉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GC-MS分離鑒定桉葉油生物化學(xué)成分。結(jié)果 分離并鑒定α-蒎烯, β-蒎烯, 水芹烯, P-傘花烯, 桉葉油醇, 松油烯, Alpha-松油醇, 4-萜品醇等十余種化學(xué)成分。結(jié)論 桉葉油的止血抗炎、止痛消腫及促滲促透作用等功效可能與其醇類及萜類成分有關(guān)。
【關(guān)鍵詞】 桉葉油;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生物活性成分
桉葉, 又名藍桉葉, 為桃金娘科植物藍桉的葉[1]。味苦, 性涼。隨著對桉葉研究的深入, 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從桉葉中提取的揮發(fā)油即桉葉油, 具有廣泛的藥效作用, 如抗菌, 抗炎, 抗氧化[2], 促滲及做為透皮促進劑使用[3, 4]。
本實驗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GC-MS)對桉葉油中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定性鑒定, 分離約50種成分, 現(xiàn)對其中的含量較高的8種活性成分進行定性鑒定。依次為:α-蒎烯, β-蒎烯, 水芹烯, P-傘花烯, 桉葉油醇, 松油烯, Alpha-松油醇, 4-萜品醇等萜類成分, 各組分相似度均在85%以上??蔀殍袢~油的促透機理研究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 無水乙醇(分析純, 默克公司), 桉葉油(深圳波頓香料有限責任公司)。樣品處理: 桉葉油溶于無水乙醇, 取200 μl, 稀釋到1 ml, 搖勻, 靜置, 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 即得供試品溶液, 待測。
1. 2 儀器與方法 儀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GC-MS:Agilent6890-5973, 電子天平(德國梅特勒), 移液槍。分析方法:色譜條件:載氣:He; 毛細管色譜柱DB-5 MS, 30 m×0.25 mm ×0.25 μm;程序升溫:啟始50℃保留2 min, 6℃/min升至280℃, 保持2 min;柱前壓:80 kPa; 柱流量:1 ml/min;進樣量:1 μl;進樣口溫度:250℃;分流比:10:1。質(zhì)譜條件:離子源為EI;電離電壓:70 eV; 離子源溫度:250℃;質(zhì)量范圍:m/z 35~450;掃描周期:0.2 s/scan。
2 結(jié)果
桉葉油經(jīng)GC-MS分離處理得到各個色譜峰, 見圖1;采用NIST02.L 標準譜庫及有關(guān)標準圖譜檢索定性, 并按各峰的質(zhì)譜裂片圖與文獻核對確定該桉葉油的主要成分, 結(jié)果得出8個主要化學(xué)成分, 見表1。
圖1 桉葉油GC-MS分析的總離子流圖
3 討論
實驗通過GC-MS分離鑒定桉葉油中的10種生活活性成分, 各組分相似度均在85%~94%之間?,F(xiàn)分離所得的成分α-蒎烯, β-蒎烯, 水芹烯, P-傘花烯, 桉葉油醇, 松油烯, Alpha-松油醇, 4-萜品醇都是都是單萜類和倍半萜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這些萜類化合物具有止血、 抗炎、止痛、消腫、健胃、清熱解毒等功效[5], 桉葉油中含量最高的桉葉醇, 研究表明是其促滲有效成分[4]??捎糜诙喾N外用皮膚用藥中做透皮促進劑用。目前, 桉葉油作為抗風濕類帖劑增透劑用藥的組方配對實驗正在進行。
參考文獻
[1] 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下冊). 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 1793:23.
[2] 田玉紅, 張祥民, 黃泰松, 等.桉葉油的研究進展.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07, 33(10):50-53.
[3] 平其能, 劉國杰. 精油對5-氟腺嘧啶滲透大鼠皮膚的促進作用. 藥學(xué)學(xué)報, 1996, 31(3): 214.
[4] 周燕園, 韋志英, 鐘振國, 等. GC-MS 對廣西細葉桉葉及果實揮發(fā), 油成分研究. 中藥材, 2009, 32(2):216-219.
[收稿日期:2014-05-04]endprint
【摘要】 目的 分離鑒定桉葉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GC-MS分離鑒定桉葉油生物化學(xué)成分。結(jié)果 分離并鑒定α-蒎烯, β-蒎烯, 水芹烯, P-傘花烯, 桉葉油醇, 松油烯, Alpha-松油醇, 4-萜品醇等十余種化學(xué)成分。結(jié)論 桉葉油的止血抗炎、止痛消腫及促滲促透作用等功效可能與其醇類及萜類成分有關(guān)。
【關(guān)鍵詞】 桉葉油;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生物活性成分
桉葉, 又名藍桉葉, 為桃金娘科植物藍桉的葉[1]。味苦, 性涼。隨著對桉葉研究的深入, 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從桉葉中提取的揮發(fā)油即桉葉油, 具有廣泛的藥效作用, 如抗菌, 抗炎, 抗氧化[2], 促滲及做為透皮促進劑使用[3, 4]。
本實驗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GC-MS)對桉葉油中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定性鑒定, 分離約50種成分, 現(xiàn)對其中的含量較高的8種活性成分進行定性鑒定。依次為:α-蒎烯, β-蒎烯, 水芹烯, P-傘花烯, 桉葉油醇, 松油烯, Alpha-松油醇, 4-萜品醇等萜類成分, 各組分相似度均在85%以上??蔀殍袢~油的促透機理研究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 無水乙醇(分析純, 默克公司), 桉葉油(深圳波頓香料有限責任公司)。樣品處理: 桉葉油溶于無水乙醇, 取200 μl, 稀釋到1 ml, 搖勻, 靜置, 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 即得供試品溶液, 待測。
1. 2 儀器與方法 儀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GC-MS:Agilent6890-5973, 電子天平(德國梅特勒), 移液槍。分析方法:色譜條件:載氣:He; 毛細管色譜柱DB-5 MS, 30 m×0.25 mm ×0.25 μm;程序升溫:啟始50℃保留2 min, 6℃/min升至280℃, 保持2 min;柱前壓:80 kPa; 柱流量:1 ml/min;進樣量:1 μl;進樣口溫度:250℃;分流比:10:1。質(zhì)譜條件:離子源為EI;電離電壓:70 eV; 離子源溫度:250℃;質(zhì)量范圍:m/z 35~450;掃描周期:0.2 s/scan。
2 結(jié)果
桉葉油經(jīng)GC-MS分離處理得到各個色譜峰, 見圖1;采用NIST02.L 標準譜庫及有關(guān)標準圖譜檢索定性, 并按各峰的質(zhì)譜裂片圖與文獻核對確定該桉葉油的主要成分, 結(jié)果得出8個主要化學(xué)成分, 見表1。
圖1 桉葉油GC-MS分析的總離子流圖
3 討論
實驗通過GC-MS分離鑒定桉葉油中的10種生活活性成分, 各組分相似度均在85%~94%之間?,F(xiàn)分離所得的成分α-蒎烯, β-蒎烯, 水芹烯, P-傘花烯, 桉葉油醇, 松油烯, Alpha-松油醇, 4-萜品醇都是都是單萜類和倍半萜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這些萜類化合物具有止血、 抗炎、止痛、消腫、健胃、清熱解毒等功效[5], 桉葉油中含量最高的桉葉醇, 研究表明是其促滲有效成分[4]??捎糜诙喾N外用皮膚用藥中做透皮促進劑用。目前, 桉葉油作為抗風濕類帖劑增透劑用藥的組方配對實驗正在進行。
參考文獻
[1] 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下冊). 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 1793:23.
[2] 田玉紅, 張祥民, 黃泰松, 等.桉葉油的研究進展.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07, 33(10):50-53.
[3] 平其能, 劉國杰. 精油對5-氟腺嘧啶滲透大鼠皮膚的促進作用. 藥學(xué)學(xué)報, 1996, 31(3): 214.
[4] 周燕園, 韋志英, 鐘振國, 等. GC-MS 對廣西細葉桉葉及果實揮發(fā), 油成分研究. 中藥材, 2009, 32(2):216-219.
[收稿日期:2014-05-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