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波
腫瘤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在世界范圍內呈普通增長趨勢。腫瘤治療策略集中于多學科綜合治療, 臨床要求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評價療效、判斷預后, 腫瘤標志物在這些方面起重要作用[1]。CEA、AFP、CCA、SF、SA為上消化道腫瘤的診斷、治療、預后評判提供較為可靠的指標。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病例來自本校二附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經(jīng)臨床確診住院的胸外科和普外科有消化道疾病373例患者, 這些患者有明確的病理診斷, 病歷資料完整,入院前未接受放、化療, 無妊娠、心、肝、腎功能不全等合并癥患者。其中:男287例, 女86例, 年齡26~84歲, 平均年齡59.2歲。按TNM分期分為:Ⅰ期31例, Ⅱ期90例,Ⅲ期197例, Ⅳ期55例。按腫瘤類型分為:鱗癌88例, 腺癌278例, 其他7例。按腫瘤部位分為:食道癌86例, 賁門癌119例, 胃癌168例。另選取消化道非腫瘤患者206例作為對照組。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AFP、CEA、CCA試劑均為Roche公司產品;SF試劑盒乳墊CanAg公司;SA試劑為美國IDL公司;Roche E601電化學發(fā)光儀、瑞典TECAN NURISE酶標儀、瑞典TECAN自動洗樣機;ZD-85恒溫振蕩器。
1.3 標本采集 所有受試者均于清晨空腹抽靜脈血, 在上午8:00~11:00采新鮮空腹靜脈血3 ml, 注入不抗凝采血管內,1 h內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備用。
1.4 測定方法 AFP、CEA、SF為ELISA定量法,CCA為ELISA兩步定性法, SA為快速比色法。所有操作嚴格遵照試劑說明書操作。
1.5 陽性標準及陽性預測值 陽性標準:AFP>30 μg/L,CEA>15 μg/L, SF:男>220 μg/L、女>138 μg/L, SA>600 μg/L。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1.5軟件。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腫瘤五項指標單項檢測結果 觀察組373例與對照組206例的腫瘤五項指標單項檢測, 見表1。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結果 四項同時陽性敏感性1.70%,特異性100.00%;二項以上陽性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31.90%和85.00%, 而僅一項陽性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67.50%和65.50%。
體液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用于較早期診斷各種消化道腫瘤是醫(yī)院實驗室近期研究方向之一[2]。本文的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上消化道腫瘤的腫瘤標志物陽性率和血清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在協(xié)助臨床較早期診斷、高危人群普查以及療效監(jiān)控方面均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在腫瘤患者篩查中此組合是可取的。
[1]曾蓉,王治國.腫瘤標志物應用的質量要求探討.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32(7): 746-747.
[2]陳佳佳,吳榮.5種腫瘤標志物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1,40(8):75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