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露是24節(jié)氣中的第十五個節(jié)氣
○ 陽歷日期:2014年9月8日
陰歷日期:八月十五 星期一
○ 黃經(jīng):太陽到達黃經(jīng)165度
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此節(jié)氣鴻雁、燕子等候鳥開始南飛避寒,百鳥準備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白露過后天氣轉(zhuǎn)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可見白露是天氣真正變涼的轉(zhuǎn)折點。
滋陰去燥重養(yǎng)肺
白露之后氣候冷暖多變,特別是一早一晚更添幾分涼意。諺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边@句諺語提醒大家,白露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此時節(jié)濟南氣候干燥,中醫(yī)說干燥的氣候最易傷肺,而肺氣損傷也會引起胃氣下降,肺腎兩虛者尤其需要注意。所以白露時節(jié)的飲食重點是潤肺、養(yǎng)腎。
食材說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jīng),具有養(yǎng)陰補血、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肝腎虛損、精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癥狀。枸杞含有的胡蘿卜素、甜菜堿、維生素等成分,具有增強白細胞活性、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nèi)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
枸杞沙參粥
主料:枸杞20克、沙參20克、玫瑰花5克、粳米100克;
輔料:冰糖適量;
1.將沙參洗凈,加150克水,煎汁去渣;
2.把枸杞、粳米洗凈入砂鍋,加入沙參汁,再添500克水,文火煮粥;
3.待粥將熟時,加入玫瑰花、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養(yǎng)血明目,對緩解干咳少痰、咽喉干燥、饑而不欲食、兩目干澀、手足心低熱等癥狀有良好的效果。
習俗念舊
“十樣白”
舊時,人們于白露這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即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據(jù)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
“白露茶”
在八月份,白露節(jié)氣之前采摘的茶葉叫早秋茶;從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采摘的茶葉叫晚秋茶。很多老茶客喜歡飲“白露茶”,品嘗那種獨特的甘醇清香味。
“白露米酒”
舊時蘇浙一帶的鄉(xiāng)下人家在白露時節(jié)開始釀酒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