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蓮
中學時期是學生從少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有激情、有朝氣,由于受外界的影響較小,只要是認準的事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去做.因此,這一時期正是學生學習能力形成的好時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為他們傳授知識,還要發(fā)展其學習能力.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告訴學生“學什么”“怎么學”,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力,形成有效的教育.
我校是一所寄宿式學校,大部分學生都在校上晚自修.如何使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快速提升學習力成為我們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教與學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有學必有教,有教必有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著個體差異,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學習力.而教師的教學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有效的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力.但是,怎樣才能做到有效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呢?經(jīng)過多年的摸索,我校形成了基于教學案下的自主學習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教材、其他學習信息、學生學情、教師教情和學習條件而編制的,將學生的學習方案和教師的教案二者融為一體的方案.教學案集預、學、練、測等功能于一體,包括學習目標、課前自主學習、課前自主學習、當堂檢測、課外訓練提升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課前自主學習包括教材解讀和嘗試解題;課內(nèi)互動學習包括檢查與建構和深度探究.下面筆者談談如何通過發(fā)揮學案導學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力,進而打造出自主學習型高效課堂.
一、發(fā)揮教學案例“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力
教學案是經(jīng)教師個人備課、學科組研究、二次個人備課、再學科組研討制訂的方案,可用于指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上主動參與、合作探究,課后鞏固復習.它遵循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按照學生學習的全過程精心設計,在“以學定教,多學少教,學教互動,精練精講”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與學的最佳組合.教學案作為“引導圖”的作用體現(xiàn)為:
1.設置每一個學習內(nèi)容的學習目標、重難點,指導學生要學什么,進而去思考怎樣去學.
2.對課前自主學習部分進行設計和指導,對知識的理解部分進行引導并提出具體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學會自我預習.具體如:在教學案中根據(jù)教材設計問題,將問題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開始,通過思考問題達到預習知識的目的,并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學習方法的指導;重點問題的思考或解答過程的規(guī)范要求,等等.對于嘗試解題部分,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可以自主嘗試來進行解題.
3.教學案中關于知識與能力的分層設計以及學習方法的總結與反思,能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檢測、自我提升.如在教學案的課內(nèi)互動學習中“檢查與建構”部分,通過再次對預習的效果進行檢測后,教師可以提高教學要求,往深度拓展,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讓學生學會知識遷移,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有效、高效”的自學習慣.
4.當堂檢測是對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掌握程度的檢驗,精心設計一些題目,利用課堂的最后10分鐘,對學生進行檢測.這樣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清楚自己對本節(jié)知識的熟練程度,便于課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達到了堂堂清、課課清,不留疑問過夜的效果.
5.課后訓練提升是再次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檢測.學生可以通過課后復習,進一步鞏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達到訓練提升的目的.
二、注重教學案的批改,提升學生學習力
教師通過課前對教學案的批改,可以精確掌握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預習情況、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的難點在哪,易錯點在哪,然后進行二次備課,為上好一堂高效的課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教師對教學案的批改,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到自己還有哪些知識沒有預習到位,便于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聽講,提高學習的效率.
教師通過對當堂檢測及課后訓練提升的批改,可以掌握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補償教學,學生也可以根據(jù)教學案上反映出的問題,知道自己還有哪些方面的知識沒有掌握,進而進行及時復習,做到每節(jié)課不留疑問.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力.
綜上所述,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qū)W會了多少.只有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愿學、樂學,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才能實現(xiàn)學生學習力的真正提升.
參考文獻
[1]楊艷艷.掌握學習視角下初中生學習力提升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2]黃嘉,劉虎.以合作課堂教學模式提升高中生的學習力[J].廣西教育,2012(12).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