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偉
國外教練員與運動員都很重視系統(tǒng)的體能訓練,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更適應激烈的籃球比賽,也更容易在比賽中有好的表現(xiàn)。他們的體能教練員可按位置細化為中鋒、前鋒和后衛(wèi)體能教練員;或者按運動素質分為力量、速度、耐力體能教練。NBA湖人隊擁有8名專職體能教練,他們分工細致,可細化到訓練某一塊肌肉。與之相比,中國對體能訓練認識不足:對青少年籃球教練員體能訓練的調研發(fā)現(xiàn),在實際訓練中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大部分教練員和隊員沒有意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思想上未對體能訓練達到足夠的重視。第二,大部分教練員對體能訓練認識模糊不清,教練員制定的體能訓練計劃不夠完善,沒有遵循訓練的區(qū)別對待原則。第三,教練員對體能訓練的方法不合理,手段單一;體能訓練后缺乏有效多樣的恢復手段。這些問題極大地影響著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具體體現(xiàn)在:
一、體能訓練缺乏系統(tǒng)性、計劃性
NBA著名教練哈里斯接手中國男籃之后迫切提出3個要求,其中一個要求就是要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體能和力量訓練計劃,并認為這是現(xiàn)在中國隊最需要解決的。這說明體能訓練的系統(tǒng)性與計劃性對當今籃球運動的重要性。我國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缺乏系統(tǒng)計劃性。第一表現(xiàn)在訓練計劃和安排不合理,體現(xiàn)在訓練方法和手段簡單雷同,少年訓練成年化,成年訓練簡單化。第二表現(xiàn)為在聯(lián)賽期間缺乏體能訓練。教練員認為體能訓練大量消耗而影響身體恢復、影響比賽競技狀態(tài)。這種指導思想導致跨年度聯(lián)賽只消耗而沒有體能補充,到比賽中期,運動員就把準備期所儲備的體能基本耗盡,真正到了賽季的關鍵時刻,體能出現(xiàn)了虧空,高質量的技戰(zhàn)術也就無法保證。沒根據(jù)個體情況制定訓練計劃,長期一個標準或模式進行訓練,比較單調枯燥,運動員常常會感到非常疲勞,這樣不僅沒有多大成效,還容易造成由過度疲勞引起的一些意外傷害。
二、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脫節(jié)
體能訓練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一般體能訓練是運用多種多樣的非專項的身體訓練,以增進運動員健康,提高人體各組織、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水平,促使運動員身體素質全面發(fā)展,為專項體能訓練打好基礎。專項體能訓練是采用與專項有緊密聯(lián)系又密切相關的專門的身體訓練,改善與專項運動成績直接相關的專項運動需要的素質,以保證掌握合理的專項技術、戰(zhàn)術及其在比賽中有效的運用。一般體能訓練是為專項體能訓練打好基礎。專項體能訓練又是專項運動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礎。我國籃球體能訓練存在的不足是一般體能訓練過多,專項體能訓練過少。當一般體能達到一定水平后,就需要進行專項體能訓練。而我國各級球隊體能訓練方式與要求常年不變,訓練沒有針對性,使一般體能無法向專項體能過渡與轉換。運動員彈跳高度取決于兩個因素,即起跳力量與起跳速度。我們采用一般體能訓練蹲杠鈴的方法來發(fā)展起跳力量,但專項素質要求起跳速度要快,國外球員就特別重視專項速度力量的訓練。我國還有一些運動員在訓練中沒有注意一般體能訓練,過多的專項體能訓練雖然可以直接提高運動成績,但由于忽略一般體能訓練的基礎作用,造成訓練時難以承受較高的負荷,最終影響競技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三、訓練方法、手段簡單負荷結構不合理
從生物適應理論的角度來看,影響訓練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訓練方法、手段和訓練負荷。訓練方法、手段的選擇確定了機體接受刺激的部位,而負荷的大小則決定了對某一部位刺激的程度,訓練方法、手段的正確選擇和負荷大小的合理安排才能確保體能的效果訓練方向發(fā)展。只有訓練方法、手段的正確選擇和負荷大小的合理安排才能提高體能訓練水平。我國籃球體能訓練中普遍存在訓練方法、手段簡單化與訓練負荷的盲目性。體能訓練方法、手段簡單化反映在訓練方式的單一落后。目前,我國有許多教練員在運動員的力量訓練中還是多采用杠鈴訓練,在練習要求上沒有創(chuàng)新,訓練效果不顯著,在很大程度上也對運動員的膝關節(jié)造成了損傷。對耐力訓練則單純采用田徑的組合,對訓練負荷的認識則停留在練習次數(shù)、組數(shù)以及次與組間隔的組合,訓練方法不科學,導致起跳過多、過頻,局部負擔過重,使機體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運動員體能總是保持在低水平,極易引起疲勞,致使運動員受到意外傷害。訓練負荷的盲目性就是對練習次數(shù)、組數(shù)以及次與組間隔等構成沒有科學體現(xiàn)籃球運動速度、力量、耐力的量化標準。盲目的訓練使機體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練習負荷沒有突出專項特點,使運動員體能總是停留在低水平。
四、在專項耐力訓練中對有氧耐力的訓練重視不夠
多數(shù)教練員認識到了無氧耐力對籃球運動員的重要性,訓練中的耐力訓練多以無氧耐力為主,而對無氧耐力與有氧耐力的關系認識不足,對有氧訓練重視不夠。有氧耐力是無氧耐力的基礎,只有通過有氧耐力訓練,改善運動員的心血管機能,無氧耐力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在籃球比賽中,運動員也才能利用短暫的比賽間歇時間使身體迅速恢復,延緩運動疲勞。因此運動員的有氧能力直接關系到比賽中和比賽后的體力和機能恢復。有氧能力低,大賽中經(jīng)不起折騰和連續(xù)大強度對抗。教練員和運動員應深刻理解,高水平的有氧代謝能力是工作運動和比賽的基礎和本錢。
五、結語
針對以上的問題應意識到青少年體能的重要性,如何通過根據(jù)籃球專項運動的特點和對體能的專門要求,結合青少年運動員生長發(fā)育特點,從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方法等方面進體能量訓練計劃的實施,建立符合青少年身心發(fā)育特征、符合籃球專項運動特點的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計劃,提高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減少青少年運動損傷發(fā)生率;促進體能訓練的科學化水平,提高我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力體能水平。
參考文獻
[1] 孫文新.現(xiàn)代體能訓練:核心力量訓練方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
[2] 路澤全.我國優(yōu)秀青年男子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8.
[3] 王樂.我國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4] 曹體望.我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研究——以CUBA運動員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