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麗
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即說話”,“作文就是用筆來說話,要說真話、實話”。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寫作教學的新思路——“口頭作文”訓練。口頭作文是指口頭運用規(guī)范的語言形式表情達意直接作文的寫作方式。它既具有口語表達的特點,又是書面寫作的雛形階段,更易于學生接受,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以往的作文教學效果總不能令人滿意,究其原因,與教師只重視書面寫作、忽視口頭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有密切關系。如果我們能在作文教學中重視說與寫之間的有效結合,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課本劇,顧名思義,就是以語文教材中的有關課文內(nèi)容為基礎,將其改編成學生能夠通過講臺、教室、操場或舞臺表演的相聲、小品或小型話劇。英國教育家洛克曾經(jīng)說過:“最好是把學習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這是優(yōu)良教育的基本原則?!?/p>
在講授《羅密歐與朱麗葉》、《祝?!?、《林黛玉進賈府》等課文后,就可以選擇其中故事性強、矛盾沖突激烈的章節(jié),發(fā)動學生改編成課本短劇,進行表演。這樣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去努力了解、消化學過的知識,同時又能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教師在指導表演時不但要讓學生注意行動、神態(tài)的表現(xiàn),更要提醒他們注意語言的準確性、條理性和生動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口頭作文的能力。
辯論賽的核心詞匯就是一個“辯”字,是圍繞辯論的問題而展開的一種思維反應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競賽。一次成功的辯論,既能有效地鍛煉學生口才,又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問題的認識水平。高中階段,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獨立性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他們往往會對書本上一些結論或爭議性的主題從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對別人的看法和見解,也有一定的分析批判能力。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問題進行辯論。辯論時要求參賽選手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陳述完自己的立場和觀點,聽清楚并抓住對方的概念和詞語的運用、論點的合理與切題、論據(jù)的準確與充分等要素,旁征博引,據(jù)理力爭,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地進行陳述和反駁。同時要求不參加辯論的學生認真做好雙方選手發(fā)言的記錄,仔細分析,思考各位辯手有無邏輯上的問題或論證上的漏洞,以便有針對性地評點。
配合作文訓練序列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可以分為三輪進行。
第一輪要求演講者事先做好準備,在可以帶稿子的基礎上,能夠口齒清楚、條理清晰、聲情并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演講時要與聽眾形成互動,語言要有親和力。演講話題和題材在教師的調(diào)控下由學生自行選擇確定,但演講稿必須自己寫作,演講時間控制在三分鐘左右。演講順序和評點順序按順序確定,演講結束后,由評點同學作完整點評,必要時教師可給學生以示范。同時采取一定的激勵機制以保證活動高效率進行,開展每周“演講之星”和“評點之星”的評選,一輪結束后,再對演講稿進行評獎。
第二輪要求學生做到脫稿,第三輪則要求學生能夠現(xiàn)場構思,即興演講。第二輪和第三輪演講的順序和評點的順序都由抓鬮確定,力爭讓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做好準備。面對演講,學生熱情空前高漲,許多學生為了有一個良好表現(xiàn),反復修改稿件,對著鏡子練習肢體語言,聽著錄音琢磨語氣語調(diào)。
采訪是不同于演講的一種口語交流的形式,演講主要是以“我”為中心進行的個人口語表達,采訪則是要從采訪對象那里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這個交流是雙向的。它要求采訪者不僅要事先準備好大量的材料,以便采訪能順利進行;而且要求采訪者必須有準確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要語句連貫,條理清楚,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努力使對方理解。
采訪的對象可以是學校的老師、同學、員工,也可以是學校之外的家長、親友、陌生人。開展采訪活動可以充分進行聽說訓練,既可以更高層次地培養(yǎng)學生為達到一定目的而同別人進行對話的能力,又能豐富學生的社會實踐知識,一舉兩得。
布魯諾說過,“使一個學生對一個學科感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這個學科值得學習”。學生對作文感到頭疼,主要是因為作文還提不起他們的興趣。要使口頭作文發(fā)揮功用,提高學生聽說能力,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說話興趣。教師要注意搜集、選擇那些時代感鮮明、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共性很強的話題,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情感,讓他們對話題產(chǎn)生強烈而濃厚的興趣,以興趣去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以興趣去撞擊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創(chuàng)造的激情,讓學生感到有話想說,有情要抒,有感要發(fā)。有了好的話題,調(diào)動了學生口頭作文的興趣,學生會樂此不疲,輕松愉快地使口頭表達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口頭作文與書面作文均是通過言語的表達完成的。在要求上兩者是相同的,都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力。為此,在處理兩者關系上,應注意兩者“并舉”,“以語言為門徑,以文字為重點,達到語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在學生全身心投入口頭作文訓練的時候,他的閱讀范圍擴展了,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把口頭作文訓練堅持下去,有機地結合閱讀和寫作教學的要求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訓練,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zhì)。
從心理學原理看,思維與語言是緊密聯(lián)系的??谡Z表達是思維活動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思維總是通過語言的運用表現(xiàn)出來,這就決定了思維訓練只能通過語言訓練來進行,因此口語交際訓練應特別注重口頭表達的思維訓練。實際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供幾種開頭或結尾的方法,如以景入境法、以物引入法、比喻排比法、引用題記法和開門見山法等,使口語交際親切感人,情意盎然。
做到教師定題與學生自選話題相結合,使訓練規(guī)范有序、熱烈融洽地進行;做到按學號輪流與自告奮勇相結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相應發(fā)展;做到個人試說與小組賽講相結合,以豐富訓練形式;做到導練與賞評相結合,使師生間、生生間形成一種多向平等的切磋交流、互相促進的氛圍。
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我們不可輕視口頭作文。在作文教學中應把它放在“先導”、“基礎”、“著眼點”的位置來認識,把它作為“改進作文教學的切入口”來重視,通過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以適應學生自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