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nóng)資》記者
今天我們從分辨品牌故事的真?zhèn)握f起,再談一談品牌故事的價值。
這是關于星巴克創(chuàng)始人舒爾茨的故事。上世紀60年代,舒爾茨的父親車禍受傷后失業(yè)了,這一年的圣誕節(jié),家里近乎斷炊,父親愁眉不展。舒爾茨作為這個家庭中的第一個孩子,想讓父親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jié),于是偷了一罐咖啡回來。舒爾茨并沒有想到,他回到家剛剛打開蓋子,店主便追上門來,導致偷咖啡的事情敗露,舒爾茨被顏面盡失的父親一頓暴打。許多年后,舒爾茨長大成人,并且成為收入頗豐的公司副總裁。父親去世后,他在收拾父親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那個舊咖啡罐,里面有父親寫的一封信。信中寫到,由于不能給孩子帶來富裕的生活,父親感到很自責,總是夢想著擁有一間咖啡屋,每天為孩子泡一杯濃香的咖啡該多好??!為了實現(xiàn)父親的夢想,舒爾茨辭去工作,加入到一家咖啡企業(yè),卻由于理念不同被迫離開。實現(xiàn)父親的夢想成為他最大的動力,他不斷地為這個夢想融資,積累財富,兩年后,他將這家公司買下。這家公司就是星巴克的雛形。
這個在雜志、網(wǎng)絡流傳的故事是真實的嗎?我專門到書店翻閱了兩本以舒爾茨名義出版的人物傳記。這兩本書都是舒爾茨授權(quán)作家所寫作的人物傳記,在書中我發(fā)現(xiàn)了有關舒爾茨家庭成長背景的介紹:家境貧寒、父親是低收入工人,但唯獨沒有看到故事中所描述的感人情節(jié)。因此斷定,目前流傳的這個故事是虛構(gòu)的。
為什么這樣的故事還能夠流傳呢?因為消費者感觸到理念,感受了勵志與溫情的慰藉。什么理念?奮斗成功的理念。電影提供光影故事,企業(yè)歷史提供品牌故事。舒爾茨出身貧寒是真,他經(jīng)營星巴克成功是真。在這個背景下,這個故事又為人們塑造了一個價值觀——為家庭而奮斗??梢赃@樣講:消費者在購買咖啡時,也在購買這種價值觀。對消費者而言,咖啡是掏出真金白銀買來的,這個故事卻是免費贈送的。等你聽完這個故事,享受并習慣了這個理念的撫慰時,還會去消費那些有名字沒故事、有商標沒品牌的咖啡嗎?為實現(xiàn)這個境界,企業(yè)要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從這個角度講,沒有品牌故事的企業(yè)不一定沒有價值觀,但一定沒有傳播價值觀的意識。
人,終究是要自動歸攏到價值觀大旗之下的。也只有價值觀可以凝聚人心、聚攏人氣、直指人心。今天,我們也在不遺余力地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奮斗,無數(shù)中國企業(yè)奮斗的故事將共同構(gòu)成“中國夢”這個大品牌故事。中國企業(yè)家能參與其中,既做添彩人,又是榮光者,時不我待!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