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娟
朱自清《背影》的“寓情于敘事”的間接抒情手法給我們留下了異常深刻的印象。在這里,我們且以“買橘子”一段文字為例,說說朱自清是怎樣成功地將父子之情,尤其是父愛完美地寓于敘事之中的。
在這段充滿感情的敘述中,作者通過強調(diào) “路難行”、“難行路”,進一步突出了“行路難”,從而使感情的抒發(fā)顯得如此真切、自然而震撼人心。
先來看“路難行”:
“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p>
再來看“難行路”: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
“蹣跚地走到鐵道邊”——平路尚且要蹣跚,更何況要爬月臺。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這里作者著重寫到了父親穿著的顏色:“黑”、“深青色”,這些極重的顏色已使讀者感受到父親的沉重了。另外又寫到了“大馬褂、棉袍”的衣著,這些都是不利于靈活動作的,更突出了父親行動的艱難。
“路難行”和“難行路”有力地渲染了“行路難”??墒牵词剐新吩匐y,父親也執(zhí)意要為兒子去買幾個橘子,其態(tài)度是何等堅決!你看,“我本來要去的(愛父之心),他不肯(愛子之情),只好讓他去(父子之愛)”,這樣的描寫可謂傳神?!八巴饪戳丝凑f:‘我買幾個橘子去?!笨梢姼赣H此時只看到賣橘子的人,卻不在意去買橘子的路,而且決定得那么快,沒有任何遲疑,只看了看馬上就決定了?!翱戳丝础迸c“說”之間接得很緊,這種描寫可謂極妙。如隔一個逗號,或者加上一個 “然后”,就全無這種效果了。這說明他的決定不容反對,顯得很果決:“我買幾個橘子去”而不是先問“橘子要不要吃?”然而,正是這樣的“專制”,無形之中飽含著父親對兒子的深沉的愛!接著父親說:“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可見一個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青年,在父母的眼里永遠(yuǎn)是長不大的孩子。對于“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的“我”來說,照例父親是用不著這么說的,然而父親這么說,更讓我們感受到“可憐天下父母心”。于是,父親毫無顧忌地去了,哪怕“路難行”,哪怕“難行路”,哪怕“行路難”。你看他: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p>
“撲撲衣上的塵土?!?/p>
在這里,詳細(xì)傳神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非常成功地再現(xiàn)了父親爬月臺的艱難過程。行路可謂難,愛子可謂深,描寫可謂神。此情此景,不但“我”會落淚,我們也會落淚。雖然“路難行”“難行路”“行路難”,可是父親的心里卻是愉快的,因此動作也很快:“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我”才拭淚這一點時間,父親就已爬上了那邊月臺,并且買了橘子“往回走了”,可見其快。這里作者將這段場景虛化,一是表明“我”當(dāng)時已不能自已,不忍再看下去,又責(zé)備自己沒有堅持到底,去買橘子,而讓行動艱難的父親去;再是表明父親動作之快,我們總是對自己喜歡、愿意做的事情勤快些,父親也的確是這樣;同時,這樣處理可以使整個行動過程顯得有實有虛。更何況,父親感到若不為兒子做點事似乎就心里難受,所以“我”在說了此段中唯一的一句話“爸爸,你走吧”之后,父親卻并沒有走,而是在給兒子買了橘子之后才“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而此時作者的心情卻是非常沉重的。
上文所說的一切,都是從作為兒子的朱自清眼中看出的。我想只有他才會這樣專注地望著自己的父親,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表現(xiàn)了作者對父親的愛。他心疼父親,為他擔(dān)心,“可是他穿過鐵道,須爬上那邊的月臺,就不容易了?!蓖瑫r在父親爬上月臺時,作者非常及時、恰到好處地點了一下“肥胖”兩字,“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真可謂妙筆!接著作者寫到“他已抱著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一兩個橘子是用不著“抱”的,“抱”字說明橘子之多。行路這樣的艱難,而橘子圓溜溜的,不是容易拿的東西,然而竟買了那么多,又可見愛子之深。而且“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橘子很多,但全都給了兒子,自己一個不留,一個不吃,而且那么干脆,毫不猶豫。與此同時,我們還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絕妙的對比,“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父親則是“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色棉袍”,在“只認(rèn)衣衫不認(rèn)人”的社會里,父親想的更多的是兒子!
整段文字中的語言描寫極為精練,總共只有四句對話,作者一句,父親三句。離別時話本來是會很多的,但此時的深情都已“一切盡在不言中”了,不需要太多的雕琢。白開水般的一句“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飽含父親多少的惜別和牽掛之情!“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你進去吧,里邊沒人?!眱深w心都是戀戀不舍。在這里,父親的走路沒有再強調(diào) “蹣跚”、“肥胖”,因為這里已經(jīng)沒有必要強調(diào)出行路的艱難了,一字不多。同時,“我望著他”,而他則“回頭看我”,真可謂兩心依依不忍別??匆姟拔摇保尭赣H心里終究有些不平靜了,而素來不善表達愛的父親們,總是把這種感情壓抑下去,理智地來一句“進去吧,里邊沒人,當(dāng)心行李”。而這從感情到理智的轉(zhuǎn)換過程,正從一個“看見我”與“說”之間的逗號中暗示出來了,與開頭那句“他往窗外看了看說”一樣的精彩!“等他的背影混入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备赣H這時大概已經(jīng)不敢回頭了,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那時我們還沒聽到過歌星演唱“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而兒子則一直要到看不見父親才進去,我們可以想見那個踮著腳尋找父親快要消失的背影的朱自清,其愛父之情是何等深沉,又如此溢于言表。
這真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令人百讀不厭,可謂“含不盡之意于言外”,文意尚可大加體會。同時我們也由此認(rèn)為,在閱讀作品中,不但要關(guān)注寫了什么,而且更要關(guān)注是怎樣寫的;要關(guān)注寫到了什么,也要關(guān)注沒有去寫什么。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處理,這對于我們深入理解文本將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