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霖
語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孔丘的克己復禮,是莊周的逍遙云游。語文陪伴著代代人,真實地記錄了一個又一個腳印。正因為有了語文,我們的智慧火花才會閃現(xiàn),我們創(chuàng)作的熱情才會激昂。語文在生活中,不斷地讓我們體驗,給我們啟迪。
怎樣讓孩子們在學習語文時樂在其中呢?我在語文課堂教學和語文課外學習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大多學生預習只停留于語言文字層面,只是粗略地讀一遍課文而已。預習是課堂教學成功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一般的課文,在初讀課文時應:①解釋不懂的字、詞、句,生字還應注音;②了解作家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③概括主要內容;④理清寫作思路;⑤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及表達技巧;⑥寫出不懂的或感興趣的問題,精讀課文時積累好詞、佳句。預習筆記可以寫在書上,也可以寫于練習本中.在教學中把預習的成果納入課堂中來。課堂上同學們的預習成果哪怕有一點點可取之處也應充分肯定,讓學生感覺到預習中的樂趣。
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語文的“樂之者”?首先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造教學情景,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能較早進入到課文中,使其產生急于去學的沖動。比如學習李煜的《虞美人》,可以播放有關介紹李煜的視頻,在《虞美人》的歌聲中感受其如春水般的愁緒。在課堂上,還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他們產生"言"的欲望,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效果。
大多課堂都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可以嘗試讓學生來講課,當當“老師”。記得有一次,我先讓幾個寫作較突出的學生作好準備,上講臺授課。那堂課,我明確了要求后,其他學生非常好奇,感覺特別新鮮,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然后陳述構思的過程以及作品中的優(yōu)缺點,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重新審視,能夠有新的認識和體會,印象極為深刻,效果比較明顯。作文課以討論的形式進行,每小組成員(四人為一組)一起來評組內的作文,相互點評,記下討論筆記。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苯o學生一點空間,他們完全能夠提出屬于自己的問題。一般而言,導入課文后學生都會有許多問題,但這些問題都較淺,只要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就可以解決了。如《項羽之死》一課,學生提出:項羽為什么不過江東,他該不該過江東?經過討論他們自己解決了問題,在探究討論過程中,他們往往會為有新的發(fā)現(xiàn)而欣喜?!靶闹賱t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之?!闭Z文課堂教學重在導“思”,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
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言之有情,以情動人。古人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語調應有變化,有起伏,抑揚頓挫最為合適,這樣,學生聽來不會感覺單一、蒼白。教態(tài)、表情、良好的情緒和飽滿的教學熱情等等,都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的評價也應生動得體,老師對學生真誠的贊揚,往往會使學生如沐春雨,如坐春風,欣喜不已,比如在學習《氓》時,探究“女主人公的婚姻為什么不幸?!睍r,許多孩子說到“愛情要保鮮,婚姻要經營”,我稱贊他們的看法很有現(xiàn)實意義,通過比喻告訴孩子這個道理,“經營婚姻,就像織毛衣,一針一線,小心而謹慎”,如此,孩子就能更好地理解詩歌的主題。
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談心,讓學生感到你可親可敬,讓他們喜歡你,從而使他們“愛屋及烏”。把學語文當成一種快樂。老師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不能戴有色眼鏡,不能有居高臨下之態(tài)。應尊重學生,可以讓學生自選方法來學習語文,使語文真正成為學生的向往!
語文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涵蓋的內容很多,也很廣,所以語文的教育還應當走出課堂,進入更為廣闊的課外天地,這對于課堂教學將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具體做法可以是鼓勵學生閱讀名著,擴大閱讀量,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是美的,與語文結伴,人生便充滿陽光。語文教學的生命在于靈動,語文教學的魅力在于本真,語文教學的動力在于超越。精彩的語文,如細雨過后的梧桐,洗去了浮華,透出青綠。讓我們在清閑午后,在落日黃昏,用心去品嘗語文的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