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又是一年建軍節(jié)。從1927年8月1日至今,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jīng)走過了87個年頭。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今天我們來回顧那些從俘虜中走“出”來的解放軍百戰(zhàn)將星。
1955年授銜為中將的王諍,原名吳人鑒,黃埔軍校6期畢業(yè),1930年9月調國民黨軍十八師任中尉報務員。1930年12月,紅軍發(fā)起龍崗之戰(zhàn),全殲十八師并俘虜師長張輝瓚,毛澤東有詩云:“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逼鋵嵁敃r捉住的,除了張輝瓚,還有21歲的王諍,王諍隨即加入紅軍,并在隨后的第二次反圍剿中就破譯了國民黨軍隊多封軍事密電,被毛澤東稱為“我們的千里眼順風耳”。此后王諍擔任紅軍無線電總隊長,并在開國后成為我國通信事業(yè)的開山鼻祖之一。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的譚甫仁,說他是俘虜過來的將軍,頗有一些委屈。1927年他隨農軍參加了南昌起義,被敵人打散后去廣東尋找革命組織,不料路上被國民黨軍第二十七師騙去當了兵。結果在1928年2月寧岡戰(zhàn)斗中被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俘虜。在審查俘虜?shù)臅r候,他因為會唱《國際歌》而被紅軍教導隊區(qū)隊長陳士渠(后來的開國上將)發(fā)現(xiàn),從此回到革命隊伍,解放后還當過陳士渠部的政委。
1955年授銜少將的崔建功,原名崔日發(fā),曾在張學良部東北軍一零九師六二七團一連當兵。入伍后即開赴陜北與紅軍作戰(zhàn),當時新兵蛋子崔日發(fā)被東北軍里的老兵 “傳幫帶”,傳授了俘虜心得:“槍一響,就投降。紅軍優(yōu)待俘虜,愿回家,送三塊大洋。”崔日發(fā)暗自記住。1936年直羅鎮(zhèn)一戰(zhàn),紅軍殲滅東北軍一師一團,戰(zhàn)斗中的崔日發(fā)只朝天放了一槍,就舉槍當了紅軍俘虜。多年之后,崔建功率部在抗美援朝上甘嶺一戰(zhàn)成名。成為共和國將軍的崔建功從不諱言自己當俘虜這件事,且自謂是“被機關槍歡迎過來的紅軍”。
1948年東北野戰(zhàn)軍發(fā)動遼沈戰(zhàn)役,四野二縱有個連長叫黃達宣,在戰(zhàn)斗中抓了國民黨軍一個俘虜叫做徐惠滋。當時黃達宣抓了不少俘虜,他想從里面找些個子大有文化有戰(zhàn)斗力的戰(zhàn)士充實進自己的連隊,就相中了大個子徐惠滋,把他扒拉到新兵隊伍里來,結果一回身的功夫,徐惠滋又跑回申請遣散回家的隊伍里去了。黃達宣就問:你怎么回事啊?徐惠滋說我想回家,黃達宣二話不說就又把他扒拉到新兵隊伍里來,說:“東北解放了,關內還沒解放呢!跟我走。”
徐惠滋后來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副總參謀長、軍事科學院院長等職,1994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據(jù)說,后來徐惠滋遇到成為自己部下的黃達宣,主動說起這事,黃達宣還有點不好意思。徐惠滋卻說:“老連長,這是歷史呀?!?/p>
(責編:石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