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年,張樂為,張光芬,劉建其
(1.揭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公共課教學部,廣東 揭陽 522000;2.周口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0;3.揭陽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廣東 揭陽 522000)
英歌舞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流行于廣東粵東地區(qū)的一種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它是一群身著漢代服飾、面繪戲劇臉譜、手持英歌槌交錯翻轉叩擊、陣型變換多樣、節(jié)奏鮮明強烈、極富陽剛之美的一種原生態(tài)的集體表演。該項目動作幅度大,能使舞者身體的各個部位得到充分的鍛煉,5—6 min成套表演,有利于提高舞者的耐力、速度、爆發(fā)力、協(xié)調性等身體素質,對提高舞者的體質有很大的裨益。雖然英歌舞具有較強的健身價值,但是沒有得到充分的保護與發(fā)掘利用,如今面臨生存環(huán)境惡化、分布面積減少、表演規(guī)模萎縮、傳承人老化、公眾關注度降低等突出問題。本文利用現(xiàn)代創(chuàng)編理論對英歌舞進行開發(fā)利用,使其成為能服務廣大群眾健身需求的新項目,為英歌舞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一種新思路。
健身英歌創(chuàng)編的目的是鍛煉身體、增進健康,因此在創(chuàng)編過程中,動作的選擇與編排首先考慮動作的“安全性”,其次才是“有效性”,要避免不合理、有害性的動作。練習手段、運動負荷的設計都必須建立在運動科學理論基礎上,保證健身英歌舞的練習安全有效,成套動作應高沖擊與低沖擊動作交替搭配,避免大部分采用高沖擊動作,造成對膝、踝關節(jié)的損傷。身體運動遵循由局部到整體、速度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強度由弱到強的原則,由遠心端開始逐步過渡到全身。運動負荷控制在中小強度,保證平均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80%(健身有效區(qū)間)。同時,在同類動作的選擇上,選擇健身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動作,練習時注意強度和次數的科學性,避免盲目性和華而不實。
健身英歌舞的創(chuàng)編是以全面鍛煉身體為前提的。首先,成套動作要盡可能充分動員整個機體參與運動,使身體各部位關節(jié)、肌肉群、韌帶以及內臟器官得到全面發(fā)展,編排時要注意考慮身體左右兩側肌肉群的均衡發(fā)展,保持組合動作的對稱性和重復性;其次在動作部位、路線、方向、幅度、節(jié)奏等方面的設計上,需要注重動作變化的全方位性與不對稱性、路線搭配的多樣性、方向變化的合理性以及節(jié)奏快慢的合理結合。除此之外,在重視大關節(jié)運動的同時,不忽視小關節(jié)的運動,力爭考慮全面,保證身體健康的均衡發(fā)展。
健身英歌舞的創(chuàng)編最終目的是為了普及大眾,使其成為一種新興的健身項目,它的創(chuàng)編應針對不同年齡鍛煉對象的身體狀況、運動能力、接受能力、生理和心理等特點而有所區(qū)別。少年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各器官發(fā)育不完善,成套動作時間要短,運動強度必須符合少年兒童的有氧運動指標,同時,還要注重協(xié)調性、靈活性、節(jié)奏感和正確身體姿態(tài)的培養(yǎng),動作以慢板英歌的基本動作為主,適當添加中板英歌的動作;青年人選擇編排舒展健美、熱情奔放的動作,力求動作力度強、幅度大、速度快、變化大、時間長,主要以中板、快板英歌動作為主;而中老年健身英歌舞的編排上注重提高心肺功能、關節(jié)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編排時應以慢板英歌的動作為主。
健身英歌舞創(chuàng)編是在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及英歌舞的基本動作與套式的基礎上進行的創(chuàng)編,它需要整合不同風格的英歌舞動作,達到優(yōu)勢互補的效果。繼承不是一味的照抄照搬,它需要進行現(xiàn)代化的加工與創(chuàng)新,達到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結合。這體現(xiàn)在健身英歌舞成套動作設計時,必須區(qū)別于固有的英歌舞動作套式,讓人產生與眾不同的新穎感覺,但風格上,又不能改變普寧英歌的整體風格,為此它必須展現(xiàn)在動作設計、音樂選取等方面的完美結合??蓪⒂行﹦幼魍ㄟ^改變開始姿勢、動作方向、幅度、速度、節(jié)奏、路線等方法,創(chuàng)造出結構合理、實效性較強、新穎優(yōu)美的動作。在借鑒現(xiàn)代武術技擊、舞蹈、健美操等動作的時候,需要改變原有動作結構,使其符合英歌舞的動作特征。
健身英歌舞成套動作是由若干組合動作組成,每個組合動作由兩個以上的單個動作串聯(lián)而成,而單個動作又由身體各部位動作組成。所以,身體部位動作是構成健身英歌舞的基本單位,是創(chuàng)編的主要因素,也是構成成套動作的基礎,它包括頭部、手部、軀干和腿部動作,其中腿部動作又是創(chuàng)編設計的核心。從表1可以看出,英歌舞的基本步法只有碎步、顛步、搓步和搓跳步4類,從創(chuàng)編多樣性上看,步法比較單調,需要借鑒健美操、舞蹈的一些步法進行補充;基本套式是英歌舞的核心,也是創(chuàng)編健身英歌舞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安排在成套動作的中間部分,使其達到藝術的最高峰。
表1 英歌舞動作要素
內容基本步伐舞槌動作舞鼓動作基本套式動作名稱提顛步、前踢腿搓跳步、后抬腿搓跳步、橫搓步、碎步、弓步、仆步、邁步、擺腿等。夾槌、旋槌、撩擊槌、上擊槌、斜擊槌、十字滑槌、削擊槌、甩槌、推槌、鏢槌、雙鏢槌、直插槌、斜插槌、碰槌、對槌、抱槌、背槌、蕩槌、上山槌、下山槌等。上擊鼓、下?lián)艄?、掄鼓跳步、斜擊鼓、削擊鼓、直插鼓、斜插鼓、背擊鼓、上山鼓、下山鼓等。鏢槌組合、弓步組合、布田(插秧)組合、合擊槌組合、推槌組合、蕩槌組合、對打組合、直插槌組合、打四門組合等。
健身英歌舞的動作形式是通過動作空間要素來構建的,空間要素主要包括動作空間和移動空間,主要表現(xiàn)在空間上的方向、路線以及方位的移動上。動作空間包括前、后、左、右、上、下6個基本方向,以及引申出的12個中間方向,通過直線、弧線的形式在水平、垂直、斜方向上進行路線移動。而移動空間包括前、后、左、右、左斜前、右斜前、左斜后、右斜后8個方位,移動方式有直線、曲線和弧線。英歌舞的隊形變化豐富,為健身英歌舞的創(chuàng)編提供了豐富的空間要素,但需要避免無規(guī)律的過分復雜的路線變化。
時間要素包括動作速度和持續(xù)時間,動作速度直接影響動作的難易程度和運動強度,一般低沖擊步伐類動作速度中等,高沖擊步伐類動作速度快,持器械動作比徒手動作慢,需要根據健身英歌舞的動作類型來確定動作速度。持續(xù)時間是指成套動作的時間和練習時間,根據不同人群成套動作的時間有所區(qū)別,一般中青年人動作控制在5 min左右,而少年兒童和老年人的成套時間要短一些,控制在3-4 min。但對健身有效性來說,練習時間越長,有氧運動效果就越明顯,一般總練習時間應大于30 min為宜。
音樂是英歌舞的靈魂,英歌舞是音樂的形體表現(xiàn),音樂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鍛煉者的參與愿望,進而影響身體的鍛煉效果。傳統(tǒng)的英歌舞配樂是以鑼鼓、鈸等打擊而成,基本節(jié)奏是弱起強落:“隆咚、鏘隆咚、鏘”,比較單調,缺少藝術鑒賞性。健身英歌舞的創(chuàng)編首先要解決這種簡單的配樂方式,可利用“潮州大鑼鼓”的經典曲目作為健身英歌舞的音樂背景,運用音樂編輯軟件Cool Edit Pro進行剪輯,融入現(xiàn)代電子樂元素,提高音樂的藝術鑒賞力,使其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觀。
總體設計是對全套動作的整體構思,包括確定風格、選擇基本動作、選配音樂、時間長短、強度大小等。創(chuàng)編方案包括目的、任務、要求、形式以及成套動作的時間、音樂的節(jié)奏、動作的難易程度、順序、運動負荷的大小,以及對身體各部位的特殊要求等。健身英歌舞的創(chuàng)編是以大眾健美操等級規(guī)定套路框架為依據進行總體設計,整套動作包括熱身、主體和放松3個部分。根據實際需要可以選擇左右對稱的2個組合與4個特色組合,或者以左右對稱的3個組合與2個特色組合的結構進行編排,每個組合又以4×8拍動作組成。同時,還需要根據不同健身人群確定每部分的基本動作、動作組合之間的銜接和動作強度等問題。
所謂風格就是說要有特色、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如拉丁健身操,是以拉丁的基本動作為基調編成的,體現(xiàn)了奔放、豪情的主題;又如形體健身操以手臂、軀干以及下肢動作組合而編成的,體現(xiàn)了柔美、挺拔、富有女性曲線美的特色。而健身英歌舞則應以英歌舞的基本動作作為素材,顯現(xiàn)出舞者動作的粗狂與豪邁之氣。在動作的設計上,上肢動作以大幅度、長線條為主,下肢動作以蹉跳步、撩腿為主。同時,借鑒融合的健美操、武術、舞蹈動作都必須與英歌舞動作相匹配,避免風格迥異與不協(xié)調。
成套動作的開始部分,主要以調動身體機能、提高神經緊張度和興奮性為主,動作負荷不宜過大,使鍛煉者的心率控制在80—100次/min,動作以無沖擊和低沖擊類為主。第二部分是成套動作的發(fā)展部分,主要以安排有氧負荷為主,在動作的幅度、動作的位移上都要有所加強,使鍛煉者的平均心率控制在 100—130次/min之間。此部分套式組合動作的編排上需要注意動作的左右對稱性和重復次數的把握,同時針對老年人的創(chuàng)編時,要避免出現(xiàn)過多的蹲的組合套式。第三部分是成套動作的高潮部分,使鍛煉者的平均心率保持在130—160次/min之間,主要安排一些高沖擊類的英歌舞特色組合套式動作,如鏢槌組合、打四門組合、對打組合等。在選擇單個組合套式的時候,需要注意組合動作結構的完整性。最后部分是結束部分,動作的選擇和編排上和第一部分基本一致,編排對稱的4 ×8拍的組合動作,主要是通過步伐的變化降低運動強度,使心率逐漸降低到100—130次/min之間,同時可以加入一定的靜力性動作組合,進行力量和柔韌性的練習,達到全面鍛煉的目的。
音樂是健身英歌舞的靈魂,是創(chuàng)編的源泉,音樂的選配與制作,必須符合英歌舞所表現(xiàn)的內涵,表達出特定的思想情緒和意境。創(chuàng)編中音樂的選取必須要求節(jié)奏、旋律和風格與動作協(xié)調統(tǒng)一,音樂的結構與成套動作的結構要一致。英歌舞的配樂是以打擊樂為主,形式單一乏味,很難調動人的激情,需要進行現(xiàn)代音樂元素的合成,為此筆者選擇了潮州大鑼鼓(將軍令)音樂為背景,進行編輯剪輯創(chuàng)作, 音樂節(jié)拍控制在20-24拍/10 s。主體部分要增加動作難度,節(jié)奏明快,使整套動作達到高潮,音樂節(jié)拍控制在26-28拍/10 s,脈搏達130-160次/min。放松部分要自然過渡,使身體由緊張逐漸變?yōu)榉潘?,動作變得舒緩并配合呼吸調整,音樂節(jié)拍控制在18-20次/10 s。
成套動作完成創(chuàng)編后,還需要進行加工美化,把一些不合適的動作進行修改,力求套路動作的完美。通過對20名體育專業(yè)學生進行成套動作練習,用問卷的形式對感覺不順暢和別扭的動作進行修改和刪除。同時,讓健美操、舞蹈專業(yè)老師以及英歌舞傳承人,對成套健身英歌舞動作進行整體評價,最后再根據專家的意見進行修改和定型。
英歌舞是潮汕人民的智慧結晶和藝術瑰寶,一直以驅邪納福的藝術形象存在,而它的健身價值卻沒有得到發(fā)掘和利用。本文通過健身英歌舞的創(chuàng)編實踐,對健身英歌舞的創(chuàng)編理論進行了探討,并以健身健美操以及排舞的創(chuàng)編理論為基礎,構建了英歌舞的動作步伐體系,提出了健身英歌舞的創(chuàng)編原則。根據健身英歌舞的創(chuàng)編與教學實踐,提出了健身英歌舞的推廣策略,以期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與健身英歌舞的鍛煉,使其健身價值得到真正的利用,同時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路。
[1] 楊明敬.英雄禮贊:潮汕英歌舞[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1.
[2] 程新年,劉建其.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寧英歌存在狀況與保護策略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3(5):76-81.
[3] 馬鴻淘.健美操創(chuàng)編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