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勛
【摘要】在婦科疾病的臨床治療中,手術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婦產(chǎn)科手術主要包括會陰部手術和腹部手術。婦產(chǎn)科手術能否獲得成功,麻醉環(huán)節(jié)尤為關鍵,圍麻醉期護理質量的高低,將會直接關系到麻醉效果的優(yōu)劣,進而影響到手術效果。本文結合筆者多年麻醉護理經(jīng)驗,就婦產(chǎn)科醉手術中的護理方法、護理措施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婦產(chǎn)科;手術;圍麻醉期;護理
手術和麻醉都會對患者的生理狀態(tài)產(chǎn)生影響,在手術及麻醉的刺激下,機體會處于應激狀態(tài),再加上患者本身的婦產(chǎn)科及其他內科疾病,也會使機體發(fā)生病理生理改變,就更增加了手術及麻醉的風險[1]。要保障手術及麻醉安全,就應在術前全面評估患者重要器官功能及全身狀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加以糾正、維護,同時圍麻醉期的有效護理,也是提高麻醉安全性的關鍵措施。
麻醉前護理
心理護理:大部分的婦產(chǎn)科手術患者在術前都會產(chǎn)生不良的心理變化,如焦慮、緊張、恐懼等。這些不良心理狀態(tài)可讓患者失眠或情緒激動,致使交感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過度興奮,從而降低機體對手術及麻醉的耐受能力[2]。所以,護理人員在術前應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盡量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情緒。具體來說,護理人員應在術前主動向患者講解手術相關情況,做好解釋、安慰工作,對于有嚴重焦慮情緒的患者,可邀請麻醉師到病房對患者進行訪視,每次20分鐘,每日1~2次,通過集中注意力、正面引導等方式,以松弛患者神經(jīng),以達到降低氧耗、動脈血壓等目的,必要時可應用氯羥安定、咪唑安定等藥物緩解患者的焦慮情況[3]。
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營養(yǎng)不良會導致機體維生素及蛋白質不足,降低手術及麻醉耐受力。維生素缺乏容易引起營養(yǎng)代謝失衡,在術中容易引發(fā)凝血功能或循環(huán)功能障礙;蛋白質不足者容易發(fā)生低血容量、貧血,降低機體耐受失血能力,同時還可能引發(fā)組織水腫,不利于切口愈合,增加術后感染風險[4]。對于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應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經(jīng)口補充營養(yǎng),通常可給予高蛋白食物,也可由營養(yǎng)科醫(yī)師制定專門的食譜。對于時間不允許或者無法經(jīng)口飲食的患者,可注射維生素、水解蛋白等,對于白蛋白水平較低者,應注射濃縮白蛋白,以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
指導術后相關訓練:護理人員在術前,應向患者說明術后可能發(fā)生切口疼痛及相關不適癥狀,術后體位擺放、飲食及大小便注意事項,以及術后需要進行的引流、導尿、胃腸減壓、吸氧、輸液等情況,同時還要向患者說明這些操作的臨床意義,以獲得患者的積極配合。大部分的患者都不適應床上排便,所以護理人員應在術前指導患者做床上排便訓練。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向患者說明術后正確咳痰、咳嗽、深呼吸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術前指導患者進行鍛煉。
術前準備:①藥品及物品準備:通常來說,在實施婦產(chǎn)科手術前,需要應用到阿托品、巴比妥類藥物。對于迷走神經(jīng)興奮或高平面麻醉患者,多應用阿托品,以預防循環(huán)驟停和緩脈。巴比妥類藥物有助于增強機體對麻藥的耐受力,降低麻藥中毒風險。護理人員應根據(jù)醫(yī)囑事先配好所需藥品,并做好濃度、劑量、藥名標記,將原藥安瓿套在針頭上,并整齊擺放在治療盤中。術前,護理人員要仔細檢查各類手術設備、麻醉設備的性能及數(shù)量,并注意清點急救藥品、急救器材是否齊全,為麻醉、手術的實施做充分準備。②環(huán)境準備:由于麻藥會抑制體溫調節(jié)中樞,再加上手術間溫度較低、體腔暴露、輸入大量未加溫液體等,都會使機體喪失大量熱量,機體體溫過低容易引起寒戰(zhàn),同時還可能導致心律失常、免疫功能降低、蘇醒延遲、凝血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所以,護理人員應調節(jié)好手術室溫濕度(22℃~25℃、40~50%),視情況加溫液體。③患者準備:對于擇期手術的患者,除局麻小手術,其他麻醉手術都應排空胃,以免術中或術后發(fā)生嘔吐、返流,引發(fā)窒息、肺部感染、誤吸等意外后果。通常胃排空時間在4~6h左右[5]。術前,囑病人排空膀胱,以利于暴露術野,避免損傷膀胱。并囑患者摘除裝飾物、活動義齒,更換手術服。
術中配合
保持手術室安靜:在開始手術后,病人的情緒逐漸穩(wěn)定,對于行局麻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患者仍有意識,部分全麻患者也會有一過性或暫時性意識存在。所以,醫(yī)護人員在術中要避免閑談、議論與手術無關話題,更不能高聲喧嘩,保持室內安靜,以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刺激。
給予患者人性化關懷:入手術室后,對于患者的疑問,護理人員應盡量解釋、答復,對于病人的合理要求,應盡量滿足,如撓癢癢。護理人員應簡潔地向患者說明麻醉及手術方式,說明使用約束帶的目的及意義。在使用約束帶時動作要輕柔,以免給患者增加心理壓力。
配合麻醉師操作:在做硬膜外麻醉時,護理人員要積極配合麻醉師進行相關操作,幫助患者正確擺放體位,在麻醉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站在患者一旁,與患者進行交流,讓患者很好地配合麻醉師操作,同時也能防止患者發(fā)生意外。在對患者進行靜脈穿刺時,應先向患者說明操作的臨床意義,再將皮膚刺破后,將套管針送入血管,防止套管針進入皮下組織,以減少患者痛苦。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查看輸液情況,確保無液體漏出,管道內無空氣栓子。在給藥、輸液前,要嚴格查對液體的透明度、批號,包裝是否完好,液體有無沉淀,并與麻醉師核對無誤后,才能使用。在進行輸血操作前,護理人員要與麻醉師核對采血日期、交叉配血單、血型單,以免發(fā)生輸錯血的情況。若應用的是冷藏血,應加溫后再輸注。
參考文獻
[1]李麗莉.心理護理在婦產(chǎn)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圍麻醉期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27):105-106,108.
[2]陳曉寧,張新.心理護理在婦產(chǎn)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圍麻醉期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3):505-506.
[3]賴玉華.婦產(chǎn)科患者圍麻醉手術期并發(fā)癥及其護理對策[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3(16):180.
[4]陳文清.婦產(chǎn)科腹腔鏡手術病人圍麻醉期的心理護理[J].全科護理,2010,8(32):2941.
[5]項琴華.全身麻醉下剖宮產(chǎn)術的護理配合[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4):5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