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月 吳 晶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天津 300072
·藥物政策·
常用低價藥品清單及其在天津市的使用情況分析
趙明月*吳 晶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天津 300072
目的:掌握國家常用低價藥清單基本情況及其在天津市的使用情況,為后續(xù)政策的進一步完善提供決策參考。方法:采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及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的“低價藥清單”、按照是否獨家品種、治療領域等分類原則,對常用低價藥清單進行分析。利用天津市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數據庫,分析2008—2011年天津市低價藥品使用情況。結果:低價藥清單涵蓋了西藥19個治療類別、中成藥8個治療類別。以通用名計,低價藥清單與基本藥物目錄重合度為54.1%,全部來源于醫(yī)保目錄。低價藥清單中獨家品種41個,獨家品種劑型149個。2008—2011年天津市低價西藥費用占西藥總費用平均比例為4.7%,低價中成藥費用占中成藥總費用比例為11.0%,并且均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低價藥清單中基本藥物、獨家品種劑型費用占比逐年增加,獨家品種費用占比逐年下降。結論:低價藥清單中獨家品種和獨家品種劑型較多,應密切關注這些品種的價格變化趨勢。天津市三級醫(y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低價藥費用占比較低。建議:應盡快落實醫(yī)療機構常用短缺低價藥品報告制度,推進醫(yī)??傤~預算制度,促進低價藥品的使用,并不斷提高零售藥店銷售低價藥品積極性。
低價藥品;費用比例;獨家品種
為防止和避免常用低價藥品短缺,保障常用低價藥品的生產及供應,改進藥品價格管理方式,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2014年4月15日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fā)了《關于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國衛(wèi)藥政發(fā)〔2014〕14號)。該文件從總體布局上對我國常用低價藥品的供應保障進行了頂層設計。[1]隨后,4月26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了《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發(fā)改價格〔2014〕856號)及“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定價范圍內的低價藥品清單”(以下簡稱“低價藥清單”),這也標志著我國“低價藥”政策的正式實施。[2]該文件指出對現行政府指導價范圍內日均費用較低的藥品(低價藥品)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價格,在日均費用標準(即DDD價格)內由生產經營者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供求及競爭狀況制定具體購銷價格。[2]現階段確定“低價藥品”日均費用標準為:西藥不超過3元,中成藥不超過5元。[2]本研究通過對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的“低價藥清單”和天津市“低價藥清單”藥品銷售情況進行分析,以期為政策的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提供決策參考。
1.1 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三個方面:(1)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的“低價藥清單”、2012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09年版《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下簡稱“2009版國家醫(yī)保目錄”);(2)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數據查詢網站(以下簡稱“CFDA網站”);(3)2008—2011年天津市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數據庫參保人10%的隨機抽樣數據。
1.2 研究方法
為了掌握“低價藥清單”中藥品的分類、分布情況,本研究按照“通用名”、“通用名劑型”兩種統(tǒng)計口徑,采用多種分類原則對“低價藥清單”進行分析。首先,對“低價藥清單”藥品的劑型和給藥途徑進行分析;其次,采用“通用名”統(tǒng)計口徑,按照2009版國家醫(yī)保目錄對“低價藥清單”內藥品進行治療類別劃分;第三,采用“通用名”和“通用名劑型”兩種統(tǒng)計口徑,分別以2012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09版國家醫(yī)保目錄為依據分析“低價藥清單”中基本藥物與非基本藥物、醫(yī)保藥物(甲/乙)與非醫(yī)保藥物的分布情況;最后,在CFDA網站上查詢并分析“低價藥清單”中的獨家品種與獨家品種劑型情況。
為了掌握天津市各級醫(y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的常用低價藥品使用情況,本文將對2008—2011年天津市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數據庫參保人10%隨機抽樣的報銷數據進行分析。首先,試圖分析2008—2011年天津市各級醫(y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未見銷售的低價藥品情況;其次,對2008—2011年天津市各級醫(y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低價藥品的銷售費用趨勢及占全部藥品費用比例趨勢進行分析;最后,分別考察低價藥品中基本藥物、獨家品種和獨家品種劑型的銷售費用比例趨勢。
2.1 “低價藥清單”分析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的“低價藥清單”中共包含533個通用名藥品,1 142個通用名劑型。其中,283個西藥通用名藥品,涉及722個通用名劑型;250個中成藥通用名藥品,涉及420個通用名劑型。
2.1.1 低價藥品劑型和給藥途徑分析
通過對“低價藥清單”中藥品的劑型和給藥途徑進行分析,發(fā)現清單中西藥以口服給藥為主(562個),其次為注射給藥(139個),外用劑較少(21個)(表1)。中成藥中有8個注射劑產品,分別是柴胡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清熱解毒注射液、銀黃注射液、茵梔黃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丹參注射液和祖師麻注射液(表2)。
表1 低價藥清單劑型及給藥途徑分析 (西藥)
表2 低價藥清單劑型及給藥途徑分析 (中成藥)
2.1.2 低價藥品治療領域分類
按照2009版國家醫(yī)保目錄將“低價藥清單”中的藥品按治療類別劃分,“低價藥清單”西藥部分共涵蓋了19個治療類別,不涉及的治療類別包括營養(yǎng)治療藥物、調節(jié)免疫功能藥物、解毒藥物和生物制品;中成藥部分涵蓋了8個治療類別,不涉及的治療類別為民族藥。
2.1.3 低價藥品與基本藥物、醫(yī)保藥物重合程度
采用通用名統(tǒng)計口徑將“低價藥清單”與2012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2009版國家醫(yī)保目錄進行比對。結果顯示,低價藥與基本藥物的重合藥品為280個通用名,占低價藥清單的52.5%,占基本藥物的53.8%(表3)?!暗蛢r藥清單”中的藥品全部來源于醫(yī)保目錄。
采用通用名劑型統(tǒng)計口徑將“低價藥清單”與2012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2009版國家醫(yī)保目錄進行比對。結果顯示,低價藥與基本藥物重合藥品為458個通用名劑型,占低價藥清單的40.1%(表4)?!暗蛢r藥清單”中中成藥全部來源于醫(yī)保目錄,西藥部分有54個通用名劑型為非醫(yī)保藥品,占“低價藥清單”的4.7%(表4)。
2.1.4 低價藥品中獨家品種與獨家品種劑型
在CFDA網站上查詢“低價藥清單”中藥品的生產企業(yè)情況,結果顯示西藥部分獨家品種4個,占低價藥清單總數的1.4%;獨家品種劑型58個,占低價藥清單總數的8.0%。中成藥部分獨家品種與獨家品種劑型較多,獨家品種37個,占低價藥清單總數的14.8%;獨家品種劑型91個,占低價藥清單總數的21.7%(表5)。
表3 低價藥品種分析(通用名統(tǒng)計口徑)
注:*基藥是指2012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藥品,**醫(yī)保藥是指2009版《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中的藥品,下同。
表4 低價藥品種分析(通用名劑型統(tǒng)計口徑)
表5 低價藥品獨家生產情況分析,n(%)
2.2 2008—2011年天津市低價藥品銷售情況分析
由于天津市醫(yī)保管理機構對部分價格比較低廉的藥品實施非異名管理,即所有廠商生產的該種藥品均可報銷,因此數據庫中并不存在實際藥品名稱和生產廠家名稱。所以,本研究無法統(tǒng)計到這些藥品的實際情況,會導致本研究對未見銷售情況的高估和對銷售比例的一定程度的低估。這些非異名管理藥品是“低價藥清單”中價格相對更加低廉的藥品。天津市非異名管理只涉及118種西藥品種,其中25種為低價藥品,不涉及中成藥。
2.2.1 天津市醫(yī)療機構及藥店未見銷售的低價藥品情況
2008—2011年,天津市各級醫(yī)療機構未見銷售的低價藥品數量基本趨于平穩(wěn),約為247種,約占低價藥清單的46.4%。零售藥店未見銷售的低價藥品數量要多于各級醫(yī)療機構,平均在353種,約占低價藥清單的66.3%。在各級醫(yī)療機構與零售藥店均未見銷售的低價藥品平均203種,占低價藥清單的38.1%。由于本研究無法計算未實施異名管理的品種,因此所得的未見銷售的品種數是高估的結果。
2.2.2 天津市低價藥品銷售情況
2008—2011年,天津市各級醫(yī)療機構“低價藥清單”中藥品占全部藥品的銷售比例逐年增加。在醫(y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中,低價西藥費用占西藥總費用比例從2009年的3.3%上升到2011年的6.3%,平均比例為4.7%(表6)。同時,低價中成藥費用占中成藥總費用的比例從2009年的10.0%上升到2011年的12.1%,平均比例為11.0%。值得注意的是,低價中成藥在零售藥店的銷售占比逐年下降,從2008年的18.5%下降到2011年的9.8%(表7)??偟膩碇v,2011年“低價藥清單”藥品費用占總藥品費用的7.97%。由于本研究無法計算未實施異名管理的品種,因此所得銷售占比是稍低估的結果。
表6 天津市醫(yī)療機構及零售藥店低價西藥藥品費用占西藥總藥品費用比例(%)
表7 天津市醫(yī)療機構及零售藥店低價中成藥藥品費用占中成藥總藥品費用比例(%)
2.2.3 天津市有售的低價藥品中基本藥物、獨家品種和獨家品種劑型的費用情況
2008—2011年,天津市有售的低價藥品中基本藥物、獨家品種和獨家品種劑型藥品的費用逐年增加。低價藥品中基本藥物費用占低價藥總費用比例逐年增加,從2008年的53.9%上升至2011年的73.8%,四年平均費用比例為65.4%。獨家品種費用占低價藥總費用比例逐年下降,從2008年的6.1%下降至2011年的2.5%。獨家品種劑型費用占低價藥總費用比例逐年上升,從2008年的2.8%上升至2011年的10.8%(表8)。
表8 天津市低價藥品中基本藥物、獨家品種與獨家品種劑型費用比例情況(%)
3.1 低價藥清單來自于國家醫(yī)保目錄內藥品
對“低價藥清單”的分析結果顯示,低價清單藥品全部來自于國家醫(yī)保目錄內藥品,這符合了“低價藥品從政府定價范圍內遴選”的原則。[2]低價藥品清單涵蓋了大部分治療領域,但仍有部分治療領域不在其中,可能與疾病領域的治療價值有關。在給藥途徑方面,低價藥品清單中有8個中藥注射劑產品。本文認為應該加強對這些中藥注射劑的上市后再評價研究,進一步明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推廣使用。在“低價藥清單”中,獨家品種與獨家品種劑型產品比較多,共計獨家品種41個,獨家品種劑型149個,應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后這些市場競爭較少的產品的價格變化情況。
3.2 低價藥清單與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藥品存在重合
本研究將“低價藥清單”與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進行比對,發(fā)現280個重合藥品,分別占低價藥清單的52.5%,占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53.8%。由于兩個目錄和清單一半藥品重合,進而公眾對“基本藥物目錄”與“低價藥清單”產生了混淆,甚至對基本藥物制度效果產生了質疑。[3-4]本文認為不能將低價藥政策與基本藥物政策等同,更不能因此而否定基本藥物制度。最主要原因在于兩種制度的根本目標并不相同,基本藥物制度目標在于滿足人人享有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5]而低價藥政策的目標是為防止和避免常用低價藥品短缺,保障常用低價藥品的生產及供應,并且探索改進藥品價格管理方式,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
3.3 低價藥品費用占總藥品費用的比例較低
在天津市城鎮(zhèn)職工醫(yī)保中,“低價藥清單”藥品占總藥品費用的7.97%,其中低價中成藥費用占中成藥總費用的比例是低價西藥占西藥總費用比例的兩倍。低價中成藥費用占比較高的情況值得進一步分析和討論,以確定藥品的合理使用和費用的合理支出。對天津市各級醫(yī)療機構低價藥品費用情況進行分析發(fā)現,三級醫(yī)療機構的低價西藥藥品費用占比較低(2011年占總西藥費用4.8%)。同時,零售藥店的低價西藥費用占比也較低(2011年占總西藥費用6.0%)。而且,零售藥店中成藥費用占比逐年下降,從2008年的18.5%下降到2011年的9.8%。國家應進一步分析三級醫(y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占比較低的原因,尋找合適的占比關系推動常用低價藥品在這些機構的使用。
4.1 正確認識低價藥品清單,盡快落實醫(yī)療機構常用短缺藥品報告制度
為解決常用低價藥品短缺問題,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低價藥品清單”,但不能將其等同于基本藥物目錄或者短缺藥品目錄?!暗蛢r藥清單”與基藥目錄一半藥品重合,但兩種制度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亦不能將其等同于短缺藥品目錄。首先,市場短缺品種并不局限于低價藥品清單中。低價藥品清單只是遴選出來的日均費用較低的部分藥品,仍有部分短缺藥品不在“低價藥清單”中。其次,“低價藥清單”中的藥品也不一定都面臨短缺情況。建議盡快落實醫(yī)療機構常用短缺藥品報告制度,以便掌握市場上短缺藥品品種、日均價格、短缺頻率等情況,切實解決市場上常用藥品短缺問題。在低價藥政策實施過程中,由于具有壟斷優(yōu)勢,獨家品種、獨家品種劑型產品提價的可能性較大,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應予以密切關注。
4.2 做好醫(yī)保政策銜接,推進醫(yī)保支付制度改革
目前全國正在推行的總額預付制度可以提高醫(yī)療機構和醫(yī)務人員主動節(jié)約成本、控制費用的意識,調動其優(yōu)先使用低價藥品的積極性。所以做好醫(yī)保支付制度改革,推進總額預付制度實施對于“以藥養(yǎng)醫(yī)”體制改革,促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低價藥政策的實施以及保持醫(yī)?;鹌胶舛季哂虚L遠的意義??傤~預付制度與低價藥政策是相互協(xié)調、相互促進的,所以低價藥政策的落實更加離不開醫(yī)保支付制度的良好環(huán)境。然而,總額預付制度的實施仍需以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為基礎,與醫(yī)生的績效考核方式有機結合才能避免出現“偏好低價藥”而不顧及患者治療效果或者醫(yī)院推諉病患的現象。[6]
4.3 提高零售藥店銷售低價藥品的積極性
由于常用低價藥品一般是針對常見病的首選藥物,患者在進行購買選擇時一般首先傾向于附近的零售藥店及基層醫(yī)療機構。由于基層醫(y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基本用藥得到一定滿足。綜合文獻及本研究結果均發(fā)現零售藥店的基本藥物和低價藥品短缺現象嚴重[7-8],所以提高零售藥店銷售低價藥品的積極性可能能夠進一步改善常用低價藥品短缺的問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印發(fā)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意見的通知[EB/OL].(2014-04-15) [2014-09-10].http://www.moh.gov.cn/yaozs/s3573/201404/900c9f1fbe954acb80f829c0f4d96f3d.shtml
[2]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EB/OL].(2014-04-26) [2014-09-10].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405/ t20140508_610853.html
[3]趙敬菡.專家:低價藥短缺說明基本藥物制度不成功[N].人民網,2014-06-24.
[4]王碧琦.低價藥:走出政策蜜月期[N].人民網,2014-07-15.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的意見[EB/OL].(2009-03-17)[2014-09-10].http://www.nhfpc.gov.cn/tigs/s3576/201309/cc37d909af764f3da261894504d9de9a.shtml
[6]姜明歡,周忠良,方宇,等.陜西省零售藥店藥品價格與可獲得性評估研究[J].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2013,6(8): 37- 42.
[7]朱恒鵬.醫(yī)院推諉病人現象將加劇 如何破解[N].財新網,2014-06-10.
[8]劉偉,王利杰,任令飛,等.基本藥物 “零差率” 銷售制度對零售藥店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中國藥房,2011,22(36): 3364-3366.
(編輯 趙曉娟)
Analysisonnationallistofcommonlow-pricemedicineandmedicinesalesinTianjin
ZHAOMing-yue,WUJing
SchoolofPharmaceuticalScienceandTechnology,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
Objective: To get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list of low-price medicines and their sales in Tianjin to provide future policy reference.Methods: The low-price medicine list was analyzed through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classification including the 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 List (NEML),National Reimbursement medicine List (NRML) and exclusive production.The study analyzed the sales status of the low-price medicines in the Tianjin from 2008 to 2011 using the Tianjin Urban Employe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UEBMI) database.Results: 19 classes of chemical medicines and eight clas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included in the low-price medicine list.All of the medicines in the low-price list come from the NRML,and the replication ratio between the NEML and the low-price medicine list is 54.1%.There are 41 exclusive productions and 149 exclusive formulation productions.From 2008 to 2011,the average ratio of the chemical low-price medicin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ales to total medicines sales are 4.7% and 11.0%,respectively.Both 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s and exclusive formulation production sales ratios are increasing,however the sales ratio of exclusive production decreased from 2008 to 2011.Conclus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supply and production of the list’s exclusive production.The sales ratio of low-price medicines to total medicines sales is much lower in the retail pharmacies and terti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than other medical institutions.Suggestion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actice the shortage report system of common low-price medicine as soon as possible,with efforts made to implement the global budgeting policy and encourage sales enthusiasm for low-price medicines in retail pharmacies.
Low-price medicine; Expense ratio; Exclusive varieties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203155)
趙明月,女(1986年—),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藥物經濟學。E-mail:mingyue0204@163.com
吳晶。E-mail: jingwu@tju.edu.cn
R197
A
10.3969/j.issn.1674-2982.2014.11.003
2014-09-18
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