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梅
(天津市武清區(qū)人民醫(yī)院,天津 301700)
丁雪梅
(天津市武清區(qū)人民醫(yī)院,天津 301700)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可選擇性抑制DPP-4的活性,阻止胰升糖素樣肽-1(GLP-1)裂解失活,提高活性GLP-l的血漿水平,增強其生理作用。該藥臨床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其能夠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謝、減少β細胞凋亡和促進β細胞增殖,具有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減少低血糖和副反應發(fā)生等作用,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2型糖尿病,β細胞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表現為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抵抗。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藥主要包括促泌劑、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和噻唑烷二酮類等。促泌劑可增加體重并伴有低血糖風險,同時存在原發(fā)和繼發(fā)性失效;二甲雙胍除有消化道刺激癥狀外,尚有腎毒性,且在肝腎功能不全、缺氧等情況下容易出現乳酸酸中毒;α糖苷酶抑制劑有明顯的腹脹反應,消化和吸收障礙者須謹慎用藥;噻唑烷二酮類有可能導致水腫,在心功能不全時限制應用。近年來,一種新型藥物DPP-4抑制劑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目前上市的有西格列汀、維格列汀、沙格列汀、林格列汀和利格利汀。現將其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進展做一綜述。
腸促胰素(GLP-1)和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釋放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是由胃腸道細胞分泌的,具有促進胰島素生物合成和分泌,促進胰島β細胞增值并抑制其凋亡等功能。天然GLP-l的氨基末端第2個氨基酸為丙氨酸,DPP-4酶可特異性識別并切除GLP-1的N端第2位丙氨酸殘基使其降解失活,DPP-4抑制劑可抑制DPP-4酶,提高GLP-1水平,一方面增加胰島β-細胞對葡萄糖刺激的敏感性和早時相胰島素的分泌,改善β-細胞功能;另一方面,減少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從而降低血糖。
目前,已經有大量隨機對照試驗證實,口服的DPP-4抑制劑在2型糖尿病的治療中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安全性和耐受性與安慰劑相似,且不增加體重,極少出現低血糖。
2.1降低血糖 潘長玉等[1]進行的24周多中心、隨機、雙盲、雙模擬、陽性對照實驗表明,維格列汀降低糖化血紅蛋白(HbAlc)的作用與阿卡波糖相似,且胃腸道不良反應更少。靳淇等[2]為觀察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對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HbAlc等的影響及臨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選擇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隨機分為西格列汀組與阿卡波糖組,治療觀察時間12周。結果西格列汀治療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HbAl c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治療期間未出現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應。從而得出西格列汀對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效果良好,對于HbAl c的達標有重要意義。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DPP-4抑制劑亦有明確的降糖作用[3]。對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DPP-4抑制劑亦有明確的降糖作用,且治療后血壓、肝腎功能、血紅細胞和血小板均無明顯變化[4]。DPP-4抑制劑在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中亦有明顯的降糖作用,葉瀟等[5]為了觀察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將40例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被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給予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單藥治療。結果12周治療后兩組HbAl 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體重均明顯減低,說明DPP-4抑制劑對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療效確切。DPP-4抑制劑對新診斷的老年2型糖尿病亦有較好的療效,黃家慶等[6]將新診斷的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40 例隨機分為單純阿卡波糖治療組和西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組,均在控制飲食的基礎上,分別給予兩種方法治療共12 周。結果經12 周治療后,兩組患者體重指數、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HbA1c、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均下降,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升高,且西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組血糖及胰島素指標的改善更為明顯,兩組患者均無低血糖發(fā)生。從而認為西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新診斷的老年2 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
有些2 型糖尿病患者在應用二甲雙胍療效不佳時,加用DPP-4抑制劑可有效控制血糖,且其低血糖風險降低,胃腸道不良反應減少[7]。DPP-4抑制劑除了在2型糖尿病中有明顯的降糖效果外,還可以減少糖耐量降低患者發(fā)展為糖尿病的風險。給予糖尿病前期高胰島素血癥狀態(tài)KKay小鼠運動生活方式和DPP-4抑制劑藥物干預治療,可明顯延緩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8]。陳益民等[9]選取確診為糖耐量減低患者共111例,隨機分成飲食運動組、阿卡波糖組和西格列汀組。對所有患者隨訪12個月,比較分析3組患者在預防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減少并發(fā)癥等方面的差異性。12個月后,飲食運動組空腹血糖輕度升高,但餐后2 h血糖輕度下降,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為10.5%;西格列汀組和阿卡波糖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顯著下降,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分別為2.5%和3.3%,所以DPP-4抑制劑能降低糖耐量減低發(fā)展為糖尿病的風險。DPP-4抑制劑不僅單獨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還可與其他降糖藥物合用。在一項多中心、前瞻性、隨機、雙盲對照研究證實,阿格列汀在單藥、聯用二甲雙胍、聯用吡格列酮對T2DM患者均具有效性和安全性[10]。DPP-4抑制劑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亦有相同療效,同時兩藥合用可增強降糖效果[11]。同時,DPP-4抑制劑亦可與促泌劑聯用,許琪等[12]曾觀察格列美脲單用或聯合二甲雙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的療效,發(fā)現格列美脲單用或聯合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 患者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 后,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β-細胞功能,且耐受性良好。在磺脲類藥物繼發(fā)失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預混胰島素優(yōu)泌樂25 R或口服西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均有較好療效,西格列汀組低血糖發(fā)生率低、使用方便、不增加體重,且可能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13]。
另外,DPP-4抑制劑與胰島素聯用亦表現出明顯的效果[14]。對于大劑量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同時可以減少胰島素劑量,減輕胰島素抵抗,療效優(yōu)于吡咯列酮,且不增加患者低血糖風險[15]。謝嵐等[16]比較西格列汀聯合甘精胰島素聯合預混胰島素的療效,發(fā)現與每日注射2次預混胰島素比較,西格列汀聯合睡前注射1次甘精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低血糖事件發(fā)生率低,治療安全有效,而且依從性好。對于初發(fā)的2型糖尿病患者,持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聯合磷酸西格列汀可使血糖降低,胰島素、C肽升高及改善胰島功能,且治療期間的低血糖發(fā)生率低,停泵時胰島素的用量少和血糖達標率高。所以,持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聯合DPP-4抑制劑可以作為2型糖尿病一種新的治療模式[17]。
DPP-4抑制劑除了能降低血糖外,還能提高db/db糖尿病小鼠坐骨神經傳導速度,其作用獨立于降糖之外[18]。表明DPP-4抑制劑可能對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有效。
2.2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 DPP-4抑制劑在降低血糖的同時,還能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在動物試驗中發(fā)現西格列汀可改善MSG大鼠胰島敏感性,并增加糖負荷后胰島素分泌,升高胰島β-細胞數量及比例,改善胰島局部氧化應激及纖維化程度[19]。陳小平等[20]通過觀察發(fā)現,維格列汀較阿卡波糖能顯著升高HOMA-β,說明DPP-4抑制劑在降低血糖的同時,能夠修復胰島β-細胞功能。林錕等[21]通過探討DDP-4抑制劑西格列汀對肥胖MSG大鼠糖代謝和胰島局部血管緊張素Ⅱ的影響, 應用西格列汀給MSG大鼠灌胃干預,得出DDP-4抑制劑改善MSG大鼠胰島β-細胞功能及胰島素抵抗的結論,其機制與胰腺局部血管緊張素Ⅱ表達下降有關。凌雪梅等[22]通過檢索相關沙格列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β-細胞功能的Meta分析,得出 DDP-4抑制劑在改善β-細胞功能及胰島素耐受方面有一定療效的結論。但是由于納入研究隨訪時間較短、樣本量較小,上述結論尚需高質量、大樣本、長期隨訪的RCT進一步驗證。
DPP-4抑制劑不僅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且還有延緩或阻止動脈粥樣硬化作用[23];同時通過影響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組織炎癥反應、膠原代謝、脂質含量及心肌細胞凋亡的改變,逆轉糖尿病心肌病理性重塑[24];通過減少蛋白尿、改善肌酐清除率、延緩腎臟間質的擴張、腎小球硬化及腎小球基底膜擴張的增厚等,阻止糖尿病腎病的進展[25]。
DPP-4抑制劑可能導致超敏反應、皮疹、肝酶升高、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等不良反應,但均少見。急性胰腺炎為其罕見不良反應,我國曾有一例報道[26],在臨床工作中值得關注。
綜上所述,DPP-4抑制劑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可以有效降糖,改善胰島功能,還有心臟腎臟保護作用,并可延緩動脈硬化進展,且不良反應罕見,同時,可與各種降糖藥(包括胰島素)聯用,是一類安全有效的降糖藥物,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 潘長玉,姬秋和,楊文英,等.2型糖尿病患者維格列汀與阿卡波糖單藥治療的比較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9,25(4):386-390
2 靳淇,陳海燕,孔儉.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7):4105-4106
3 季曉珍.加用西格列汀治療口服藥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36例[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雜志,2013,20(9):16-17
4 伊桂葉,王家泰,董 萍,等.西格列汀治療2 型糖尿病肥胖患者40 例療效觀察[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3,38(4):434-436
5 葉瀟,張倩,曹瑛,等.西格列汀與阿卡波糖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比較[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8):619-620
6 黃家慶,徐衡,黃家曄,等.西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新診斷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4):454-456
7 吳德云,馬維青,汪滬光,等.2型糖尿病患者單用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佳加用肽基肽酶-4抑制劑西格列汀療效觀察[J].臨床薈萃,2011,26(20):1762-1764
8 韓曉菲.運動及DPP-4抑制劑干預對糖尿病前期高胰島素狀態(tài)KKay小鼠體脂分布和脂肪因子表達的影響[D].解放軍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3:5
9 陳益民,劉海燕,王慧,等.西格列汀預防糖耐量減低人群發(fā)展為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21):3578-3580
10 潘長玉, 李文慧, 曾姣娥,等.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Ⅲ期臨床研究試驗設計和中國大陸基線情況[J].中華內科雜志,2013,529(11):932-935
11 呂春鳳,于佩,周賽君,等.沙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3,5(12):759-762
12 許琪,鄭雪瑛,陳慎仁.格列美脲單用或聯合二甲雙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15):19-20
13 何靜,陸秀紅,張圭,等.西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磺脲類藥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3,34(30):6279-6280
14 蔣麗敏,梁琳瑯.西格列汀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應用體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33):51-53
15 王揚天,倪娟,許一新,等.西格列汀聯合大劑量胰島素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2,26(6):511-513
16 謝嵐,毛欣.西格列汀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2 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觀察[J].四川醫(yī)學,2013,34(6):824-826
17 張彩麗.短期持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聯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D].江蘇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2
18 程茅薇,顧萍,馬健,等.西格列汀對db/db糖尿病小鼠坐骨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6C):2055-2058
19 徐冬川.手把區(qū)域多肽(HRP)及西格列汀對肥胖MSG大鼠胰島結構及功能的影響[D].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3:2-4
20 陳小平,齊昆青,程團結,等.維格列汀與阿卡波糖對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的臨床療效比較[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3,22(2):208-210
21 林錕,李碧慧,鄞國書,等.西格列汀對肥胖MSG大鼠糖代謝和胰島局部血管緊張素Ⅱ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24):3986-3988
22 凌雪梅,楊春霞.沙格列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β-細胞功能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3,13(4):436-440
23 王健美,王宇,閆承慧,等.西格列汀延緩或阻止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3,29(12):945-947
24 劉玉勝.DPP-IV抑制劑對糖尿病大鼠左室心肌重塑與功能的影響及作用機制[D].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9
25 Liu W J,Xie S H,Liu Y N,etal.Dipeptidyl peptidase IV inhibitor attenuates kidney injury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J].Th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2012,340(2):248-255
26 趙培西,曹舫,王婧雯, 等.西格列汀致急性胰腺炎[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3,15(6):350-351
2014-03-26
R977.1+5
A
1006-5687(2014)04-00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