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寶+治林祥
“滿懷愛心地讀完《慈善讀本》,心里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愛心像一顆小小的種子,它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愛心是一只快樂的小鳥,它給我?guī)砹藷o限的快樂……愛心,慈善的靈魂……”這一段奶聲奶氣的朗誦從教室里傳出,老遠就能聽到。這是鳳鳴鎮(zhèn)杏園逸夫小學舉行的“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主題班會上,三年二班董冠華小同學在交流他讀《慈善讀本》體會時的精彩演講,贏得全班同學陣陣掌聲。這僅是陜西省岐山縣正在開展的“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的一個縮影。目前,在岐山縣許多中小學校園內都有各種不同形式的慈善文化展示,使慈善文化在現(xiàn)代文明中不斷得到傳承和發(fā)展。
岐山素稱“周禮之鄉(xiāng)”,自古就流傳著許許多多積德行善,扶危濟困的傳說佳話。為了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近年來,岐山縣狠抓學校硬件建設,強力促進內涵發(fā)展,以創(chuàng)建教育強縣為目標,以安全、質量為重點,堅持立德樹人,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此基礎上,按照省教育廳、省慈善協(xié)會印發(fā)的《關于在中小學開展慈善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本縣實際,采取先行試點,逐步推開,分步實施的辦法,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為了開展好此項活動,縣慈善協(xié)會、縣教育體育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精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慈善讀本》進校園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并確定岐山縣城關小學、岐山縣第三初級中學作為首批試點校。2011年12月,寶雞市在該縣城關小學舉行了《慈善讀本》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從此拉開了慈善教育序幕,營造了濃郁的教育氛圍。2012年6月份,為了擴大《慈善讀本》進校園工作成果,縣慈善協(xié)會、縣教育體育局研究又增加了7所學校為試點校,并為這7所試點校免費配備教材4465本,進一步擴大了試點校范圍。各試點學校都將《慈善讀本》納入了課程計劃,通過各科課程挖掘慈善教育途徑,滲透慈善理念。通過慈善教育課程、主題班會、少隊團會、實踐活動課、校本研究、陽光夢想等課程進行專門的《慈善讀本》學習教育。他們還將慈善教育內容和思想品德、政治、歷史、語文等相關課程緊密結合,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慈善教育。在課堂教學的同時,他們注重了慈善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傳統(tǒng)文化教育相結合,與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各種措施,讓慈善教育真正走進學校,走進課堂。
為進一步增強教育效果,充分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各試點校不斷創(chuàng)新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他們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教師如何奉獻愛心,做好慈善活動領路人”的愛心大討論活動,引導教育廣大教職工樹立高尚的師德和博大的愛心,為人師表、敬業(yè)愛崗、教書育人、關愛學生,以對學生無私的愛,影響學生、感染學生,達到潛移默化、行得于言的效果。他們將慈善活動和學生的管理相結合,在教育活動中大力提倡慈善愛心、仁愛之行。積極推進“三建立”、“三開展”活動。三建立:即建立特殊學生關愛成長方案、特殊學生花名冊,健全信息;建立跟蹤幫扶機制,健全跟蹤檔案;建立家?;ネㄇ闆r制度,定期與特殊學生家長、寄養(yǎng)托管人互通電話、家訪,有針對性的予以幫助。三開展:即各試點校普遍能以關愛特殊學生健康和諧發(fā)展作為愛心教育的切入點,開展“愛心媽媽”結對子活動。學校行政人員分別與孤兒結對子,老師與所在班級的留守兒童結對子,當好他們的“愛心媽媽”,對他們在生活上優(yōu)先關心和照顧,學習上優(yōu)先幫助和輔導,活動上優(yōu)先參與和指導?!鞍嘀魅螑坌墓こ獭被顒印0嘀魅瓮ㄟ^主動與學生談心、批閱學生周記、組織相關的任課老師進行愛心家訪工作,了解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狀況,拉近老師與學生、老師與家長、學生與父母的距離,解決學生遇到的諸多問題,激勵學生成人成才。特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談心、輔導等方式,使留守兒童和問題學生傾訴心中困惑,減輕學習、生活和心理上的壓力,讓他們心有所緩、神有所依、學有所樂。
在學生中積極實施“五個一”工程,認真落實好“六項活動”?!拔鍌€一”工程:即發(fā)一份慈善教育倡議書、舉辦一次“感恩”征文大賽、召開一次“愛心慈善”主題班會、舉辦一期愛心慈善黑板報或手抄報、開展一次家校聯(lián)手筑愛心活動?!傲椈顒印?:即當一回家長,體驗家長的不易;當一回小記者,采訪助人為樂者的心聲;給爺爺奶奶洗一次腳,體現(xiàn)自己的愛心;做一件好事,品嘗被人感謝的滋味;撰寫一篇感恩文章,談談搞慈善的感受。這些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已有33個中小學建立了慈善工作站,慈善志愿者隊伍發(fā)展到625人。各試點中小學普遍在學生中開展了《慈善讀本》征文活動,征集文章105篇,其中有19篇被推薦刊登在《岐山教育藝苑》???,2名教師和5名學生學習《慈善讀本》的體會文章先后在中華慈善總會主辦的《慈善》刊物上發(fā)表。
岐山縣各具特色的“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豐富了這些學校老師和學生積極向上的慈善精神,培養(yǎng)了師生的慈善意識和仁愛之心,提高了師生的綜合素質。教師中無私奉獻的多了,學生中助人為樂的多了,慈善教育活動受到社會的認可和上級的贊譽。前不久,寶雞市在岐山縣召開全市慈善項目工作推進會,推廣該縣的經驗和做法。城關小學以《齊奏愛的樂章,共筑愛心家園》為題,在全省慈善工作會上作了專題發(fā)言,引起極大轟動。目前,在典型的帶動和影響下,這項工作正在全縣所有中小學校中全面鋪開,向縱深發(fā)展。?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