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杰 曾霞 楊芳艷 魏建新 王序九
(長沙醫(yī)學院體育教研部 湖南長沙 410219)
大學生對體育游戲的態(tài)度與類型傾向的調查分析
黃連杰 曾霞 楊芳艷 魏建新 王序九
(長沙醫(yī)學院體育教研部 湖南長沙 410219)
體育游戲具有愉悅身心、強身健體、培養(yǎng)大學生團結協作精神等功能。高校教育教師在課堂進行中經常會用到體育游戲,體育新課改強調要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該文主要運用問卷調查法、數據統(tǒng)計法、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通過對所抽樣的湖南省6所普通高校在讀大學生對體育游戲的體育態(tài)度、類型傾向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統(tǒng)計與分析,同時提出了教學對策。
體育游戲 普通高校 調查分析 大學生 對策
體育游戲具有愉悅身心、強身健體、培養(yǎng)大學生團結協作精神等功能。高校教育教師在課堂進行中經常會用到體育游戲,體育新課改強調要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為此,大學生對體育游戲的態(tài)度及對體育教師所選用體育游戲的評價就成為當前普通高校體育有效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參數。高校體育教師以此為基礎,在了解大學生的愛好傾向及評價的基礎上用好體育游戲,希望為體育新課改的推進和大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形成有所裨益。
樣本隨機取了湖南一師、長沙醫(yī)學院、長沙學院等6所普通高校(分別來自大一至大四)的大學生,正式調查于2014年3月實施,調查表回收截止日期為2014年5月初。對6所普通高校的300名大學生共發(fā)放了調查問卷表300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表293份,有效回收率97.7%,后經信度和效度檢驗,有289份合格,合格率為98.6%。后結合文獻資料法,數理統(tǒng)計法對問卷結果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2.1 普通高校大學生對體育游戲所持態(tài)度的統(tǒng)計與分析
眾所周知,體育態(tài)度是調節(jié)著個體對體育項目或所參與體育行為的一種心理傾向,其影響著個體的體育學習或鍛煉效果。是個體對某項體育活動所持有的評價、體驗和行為的綜合體現。[1]從表1中可以看出:持非常喜歡的態(tài)度的大學生有70人,占總調查人數的24.2%,
其中喜歡的159人,在排序中占第一位,兩者共占總數的79.2%,接近于總數的80%。不喜歡的人數占1.0%。調查走訪得知,此三人認為體育游戲只適合中小學學生,運用到大學生體育課堂不太合適;持無所謂態(tài)度的人數占19.7%,這部分持模棱兩可態(tài)度的大學生,如果不從思想認識上加以引導,也可能逐步向“不喜歡”的態(tài)度方向靠近。[2]長期下去,就會導致體育游戲在普通高校將逐步失去魅力。
2.2 普通高校大學生喜歡體育游戲的類型傾向統(tǒng)計與分析
通過對此次普通高校大學生喜歡體育游戲類型調查統(tǒng)計,從表2中可以看出:普通高校大學生多傾向與娛樂性和觀賞性強這種類型的體育游戲,健身性強卻退居第三位。部分男大學生為張揚個性、增強競爭意識,在多選中側重于競爭性強和挑戰(zhàn)性強類型的體育游戲,部分女生則側重于觀賞性和節(jié)奏強類型的體育游戲。這和她們想通過節(jié)奏感較強的韻律來展示形體美和青春活力。
2.3 普通高校大學生對體育教師運用體育游戲滿意度的統(tǒng)計與分析
從表3中可以看出,持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態(tài)度的共有159人,占總數的57%,不滿意的多達105人,占總數的36.3%,排序第一。
與表1相比較,明顯可以看出,持不滿意態(tài)度的這部分大學生,他們是喜歡體育游戲項目本身,不滿意的原因是由于體育教師的運用方法不當等原因而造成的。
2.4 普通高校大學生對體育教師運用體育游戲不滿意原因的調查統(tǒng)計與分析
此次調查發(fā)現:普通高校大學生對教育教師所選用的體育游戲不滿意的原因排序第一位的是不符合大學生身心特點,實地走訪調查得知,個別體育教師課堂上還在用“推小車、叫號抱團、小青蛙跳荷葉”等適合中小學生體育游戲項目。對大學生而言,太兒童化了;原因排序第二的原因是缺乏新穎性。課堂選用的中小學基本都學過、用過、玩膩了的體育游戲項目;原因排序第三是缺乏實效性。據個別大學生反映,體育教師選用的體育游戲,個別同學在課的基本部分前就累倒了,其他的還沒有熱身;缺乏監(jiān)督管理和缺乏評價是導致當前大學生不喜歡體育教師所選用體育游戲的另外兩個主要原因。分別占51.4%和46.7%,均在半數附近,問卷上大學生所填寫的原因是由于體育教師的疏忽管理所致,大學生認為體育教師不認真當“裁判員”,也不做總結性評價,僅僅是讓大學生在玩中熱身、或放松或湊時間熱鬧一會而已。(見表4)
表1 普通高校大學生對體育游戲項目的態(tài)度調查統(tǒng)計表(n=289)
表2 普通高校大學生喜歡體育游戲類型的統(tǒng)計表(n=289多選)
表3 普通高校大學生對體育教師運用體育游戲滿意度的統(tǒng)計表(n=189)
表4 普通高校大學生對教育教師所選用的體育游戲不滿意的原因統(tǒng)計表(n=105多選)
3.1 結論
教學實踐已證明,利用好體育游戲服務于教學,還可以起到彌補體育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因為體育游戲項目可以不受場地、器材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可以因陋就簡、因地制宜、對課堂教學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調查顯示出,大學生喜歡體育游戲項目,游戲類型上喜歡娛樂性、健身性、競爭性、節(jié)奏性、挑戰(zhàn)性和觀賞性都比較強的體育游戲項目。但對體育課堂上教師所選用的體育游戲不滿意。原因是多維的,主要原因分別是缺乏新穎性、缺乏實效性、不符合大學生身心特點、缺乏監(jiān)督管理和缺乏評價。
3.2 建議
3.2.1 注重主體性原則
新課改強調要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高校體育教師在選用體育游戲時,要以當代大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征為基礎,結合本節(jié)課基本部分的重難點,合理選用適合大學生群體的體育游戲,突出主體性原則。
3.2.2 注重體育游戲的篩選、整合和創(chuàng)新
建議從生活實踐中、從眾多民間體育游戲中,篩選、整合和創(chuàng)編新體育游戲,來輔助體育課堂教學。尤其是要發(fā)揮出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指導他們發(fā)散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編出新的具有新穎性體育游戲,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出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體育教師的收集、整合與實現教學相長。[3]
3.2.3 要注重實效性
為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中所用的體育游戲要注重實效性。例如:在課前準備活動中,運用體育游戲的目的就是達到身體完全活動開,積極性調動起來,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做準備,同時還能避免在運動中肌肉拉傷等安全事故發(fā)生。例如:足球游戲中通過顛球、帶球繞障礙、小組傳接球比賽等游戲,使課堂氣氛活躍,大學生都在熱情、認真投入到游戲之中,則游戲目的就達到了。[4]
3.2.4 要加強監(jiān)督管理
大學生在做體育游戲時,尤其是體育教師不能放任自流,閑而旁觀之。要當好“裁判員”,運用體育游戲規(guī)則,公平、公正地對游戲全程進行監(jiān)督管理,賞罰分明,才能滿足大學生的成就動機,進而促使大學生愛上體育游戲項目。[5]
3.2.5 游戲后的評定要客觀公正
教學評價是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其具有監(jiān)督、激勵、導向和調節(jié)等功能。客觀公正的教學評價通過作用于評價對象,則被評價者可以通過評價了解自己的表現、得失,有利于下一次明確努力方向及改進措施,以實現自我調節(jié)。為此,體育游戲結束后要公正、合理地進行評價。
[1]孫慶杰.田徑[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薛偉.淺析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井岡山醫(yī)專學報,2007(4):79-80.
[4]張永科.高校體育課中游戲的作用與運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9(S1).
[5]于振峰,趙宗躍,孟剛.體育游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G898
A
2095-2813(2014)11(a)-0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