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火
環(huán)法百年以來,無數(shù)選手在這座傳奇的山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用汗水,甚至生命,也都以自己的方式被載入了世界自行車運動史冊。而風禿山將是永遠巋然不動的,依然保持著它的冷峻、深沉,乃至暴戾,去迎接未來的一次次環(huán)法,見證一次次的對決,和一代代的王朝誕生。
The Legend OfMont Ventoux
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當你問起一位自行車愛好者,什么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職業(yè)自行車賽事,他的回答一定是毫無懸念的“環(huán)法賽”。而環(huán)法在世界車壇無可撼動的至尊地位,則不得不歸功于它在比利牛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的那些最具傳奇色彩的山頂爬坡了,這其中包括風禿山(Mont Ventoux),嘉里比耶 (Col du Galibier),阿爾卑杜艾斯(Alp DHuez), 圖爾馬雷(Col du Tourmalet),麥德林 (Col de la Madeleine)。雖然這些HC級別(即最高級別)的爬坡的風格是各有千秋,但風禿山的難度和觀賞性都穩(wěn)穩(wěn)地排在各大自行車媒體評比的第一、第二位。在我心目中,毫無疑問,它是環(huán)法賽當中最終極的爬坡王誕生地。
在著名自行車媒體Podium Cafe的評比中,風禿山更是以爬坡距離、坡度和頂峰高度的綜合評分,一舉奪得了所有環(huán)法爬坡中最難爬坡的第一名(http://www.podiumcafe.com/2010/6/29/1543466/tour-de-france-lets-rank-the-climbs)。然而在難之外,風禿山的迷人之處還在于它的與眾不同以及帶有那么一點點暴戾之氣的野性之美。
說到風禿山的中文譯法,也是林林總總,比如馮杜山、旺圖山、馮度山、梵度山,不一而足。但我最偏好“風禿山”這個譯法,除了它最接近法語的發(fā)音之外,拉丁字根“Vent”也是代表風的意思,同時因為它最形象地代表了這個山峰的兩大特點,“風”和“禿”。此外,誰又能忘得了2000年那一場阿壯和“禿頭”潘塔尼在這座山峰上面那史詩般的世紀一戰(zhàn)?
普羅旺斯的野獸
海拔為1912米的風禿山,位于阿爾卑斯山脈的西南端,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qū),沃克呂茲省,卡龐特拉東北部約20公里。人們也稱它為“普羅旺斯的野獸”“普羅旺斯的巨人” ,或者“光頭山”。正如其名稱所標示的,它是一座多風的山,一年中有240天的風速在每小時90公里以上,并且風速最高可達每小時320公里。遍山的道路常常會由于強風而關閉。
山頂?shù)牡乇砭锹懵兜膸r石,基本沒有植被。從遠處看,山頂像是終年白雪皚皚(其實積雪只是從12月持續(xù)到來年4月,在環(huán)法的7月份,山頂是沒有雪的)。其實在12世紀之前,風禿山上都是有植被的,但是長年累月的造船業(yè)逐漸導致了樹木盡數(shù)被砍伐。當你在看關于地中海海盜的影片的時候,可曾想到海盜船興許是風禿山的樹木所制呢?這龐大的光禿禿的巖石山頂,俯瞰著羅訥河谷,給人一種充滿肌肉感的冷漠和君臨天下的磅礴氣勢。
穿越在歷史與田園之間的美麗風光
風禿山雖然以大風和光禿禿為其標志,也許并不屬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旅游景點(當然,法國并不乏盧浮宮,埃菲爾鐵塔等常見的景點),但它獨特的氣候景觀對于熱愛探險,熱愛挑戰(zhàn)的人們,卻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騎車登頂風禿山,體會職業(yè)車手們的艱辛,并且領略一番這座傳奇的山峰給車手帶來的挑戰(zhàn),想必也是車迷人生中一個很難忘的經歷。當然作為普通自行車愛好者的人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不管是給養(yǎng),飲用水,防曬霜,或者是路線圖,都應當有周到的安排。雖然職業(yè)大神們1小時出頭就能夠登上山頂,對于體能和身體條件都屬于常人的旅行者來說,應當給自己打足至少3~4小時的登頂時間,切不可過于樂觀。一個著名的單車旅行愛好者在描述自己的風禿山登頂過程中說道:“在大風和疲勞的作用下曾經達到時速4公里以內?!币簿褪钦f,和步行速度無異了。
當你征服了這座山峰之后,周圍還會有一些更為舒緩的參觀之處。比如說,在風禿山頂西北部約40公里的“Vaison la Romaine”。這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小鎮(zhèn),經歷了青銅時代和羅馬帝國的戰(zhàn)火洗禮,給今天的世人們留下了幽靜的古城堡、教堂和廢墟。
小鎮(zhèn)北部的“Crest”村莊,雖然只有500多的居民,卻有著較為密集的羅馬建筑廢墟,其中包括一座中世紀的城堡,這也正是當年小鎮(zhèn)上的大主教的府邸。可以說,城堡里幽靜清涼的微風中,那若隱若現(xiàn)的歷史氣息,也可以讓風禿山登頂之后仍亢奮但也有一絲疲倦的你,能夠將大腦沉靜在這歐洲歷史留下的時間膠囊里。
在小鎮(zhèn)西南9公里的村莊Séguret,則是另有一番風情。它被譽為法國最美麗的村莊之一,村中的鵝卵石小徑,小型噴泉廣場,還有它享譽全國的“Cotes du Rhone Séguret”葡萄酒,以及村后那悠遠的山巒,無不給這座900人的小村莊帶來與眾不同的意境。如果說Crest村莊帶有些歷史的厚重感,而Séguret更有一種田園和與世無爭的風情。
在Vaison la Romaine正西側約6公里處,有一座“Musée du Vigneron”,也就是釀酒博物館。在這里,只需兩個歐元,你就能夠參觀到聞名世界的法蘭西葡萄酒千百年來是如何制作的。
除此之外,法國的普羅旺斯省還星羅棋布地點綴著許多風景優(yōu)美的小村莊,小鎮(zhèn)、酒莊、葡萄園。即使是即興發(fā)揮的游蕩,你也很難躲開時不時出現(xiàn)在你面前的帶有濃郁法蘭西情調的優(yōu)美景點。熱愛單車騎行的朋友們,如果有一臺精良可靠的單車陪伴,在這如畫的國度花上幾天時間,去四處游覽,體恤民情,真的是一件愜意的事情。
一座值得被膜拜的山峰
半個多世紀以來,風禿山成為了環(huán)法和其他一些知名自行車賽事當中最艱難的爬坡,給各路世界頂尖職業(yè)選手帶來過各種煎熬和考驗。騎車爬這座山峰,之所以是如此的艱難,是因為:
1.陡。爬坡的平均坡度將近8%,而最陡峭的部分則超過了11%。在環(huán)法的著名爬坡中,這個坡度已經超過了幾乎所有的其他爬坡。
2.長。爬坡的長度將近22公里。騎車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一個大坡超過2~3公里就相當累人,但是長度乘以10倍,達到連續(xù)22公里的爬坡,簡直就和上刑無異了。別忘了在環(huán)法賽當中選手們往往已經騎過了200公里的賽程才來到風禿山腳下,那時候,這樣長而陡的坡,恐怕就像是處以極刑了。說起這個大坡到底有多陡有多長?當代最偉大的沖刺選手、前世錦賽冠軍暨英國國家冠軍、人稱“曼島飛彈”的 Mark Cavendish,想必能深刻體會到這心中永久的痛。這位通??款I先別人百分之一秒而攻城拔寨的猛將,在風禿山這座山峰上曾經劃著他有名的“之”字形跑出過比賽段冠軍落后了半個多小時的成績,并險些被關門淘汰。
3.風。說來說去,還是離不開“風”和“禿”這兩個字兒。前面說過了,風禿山常年有每小時90公里的風速,甚至有可能達300公里以上。在“碳刀”橫行的今天,光是保持車子的操控就是一項高難度技術活兒了。
4.禿。山頂沒有植被,那裸露的巖石在7月的驕陽暴曬之下,有著極高的溫度。有多熱?熱到1970年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自行車手Eddy Merckx在贏得了風禿山賽段之后癱倒在地,并需要輸氧才能復原。在這座光禿禿的山上,車手在暴曬之下,無需教練車里的無線電通話,就可以時刻看到那龐大的高聳入云的巖石山頂,時時刻刻告訴你前面還有多少險惡的征程,威懾著你,羞辱著你,鄙視著你。即便是擁有鋼鐵般意志的職業(yè)選手,也未免會感到腿發(fā)軟,心發(fā)虛。
復刻經典
各種傳奇的來源
在這座傳奇的山峰上,曾發(fā)生過許多的龍爭虎斗,無法一一贅述,但以下這些最最著名的經典時刻,是絕對不可以略過的。
辛普森之死
在這座山峰上,最具震撼力和悲劇意義的時刻莫過于英國車手湯姆·辛普森(Tom Simpson)之死了。那是1967年的環(huán)法,作為當時英國最杰出的自行車手,和車隊的絕對領袖,辛普森正值事業(yè)巔峰,他發(fā)誓要在這次環(huán)法賽中有所表現(xiàn)。
雖然在嘉里比耶爬坡賽段中辛普森開始生病,他仍然不顧隊醫(yī)勸阻,在1967年7月13日,堅持開始了以風禿山為終點的第13賽段,用白蘭地灌下一些藥之后, 他義無反顧地踏上征程。然而這一去,變成永訣。那天的風禿山,有著接近45℃的高溫,在快要到達風禿山頂時,在極度缺水虛脫的情況下,辛普森已經無法保持平衡,在路上劃了幾個之字形之后摔下車來,而那種求勝的欲望驅使他爬起來,喊著讓觀眾扶他上車。然而,再次啟動沒有多遠,他就永久地倒在了這個巖石山上,當時離坡頂?shù)慕K點還不到500米。直到這個時候,他的雙手還緊緊抓著車把,腳還牢牢鎖在腳踏里。雖然人們很快將他送到附件的醫(yī)院,也沒能讓他醒過來。
辛普森最終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沒有能夠征服這座冷酷的無情山峰,只留下了這座山上最悲涼的一個故事,和一座花崗巖紀念碑。
莫克斯的昏厥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自行車手之一艾迪·莫克斯(Eddy Merckx)也在1970年的環(huán)法中深深領教了風禿山的厲害。莫克斯在他的時代幾乎橫掃了所有的大環(huán)賽和古典賽,爬坡沖刺通吃,其中包括5屆環(huán)法,5屆環(huán)意,1屆環(huán)西,3屆巴黎尼斯,7屆米蘭圣雷默,3屆巴黎魯貝,等等。莫克斯那超人類的天賦和烈火般的憤怒和求勝欲望,往往在比賽開始就將對手摧垮,人稱“食人魔”。
然而,即便是“食人魔”,在風禿山也有了一次很不尋常的經歷。那是1970年環(huán)法的第14賽段。如日中天的莫克斯,雖然經歷過了職業(yè)生涯中的一些小起伏,對那一屆環(huán)法,他是躊躇滿志。然而風禿山從來不會給任何人講情面,哪怕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莫克斯。比賽的當天,氣溫也是像辛普森逝去那天一樣的酷熱,組委會不得不延遲了比賽開始時間,為了讓車手們避開最酷熱的那幾個小時。比賽開始之后,莫克斯還是像他習慣的那樣統(tǒng)治了整個比賽的節(jié)奏并率先開始攀登風禿山。在距離終點幾百米的辛普森的墓碑前,莫克斯揮手致意之后,繼續(xù)前行,但當天的長途跋涉和酷暑最終摧垮了莫克斯,他在最后幾百米可以說是舉步維艱,所幸最終憑借之前的優(yōu)勢第一個到達終點。但莫克斯心里明白,他很少贏得那么艱苦。在接受媒體采訪當中,終于“食人魔”的身體無法支撐自己的重量,癱倒在了地上。最終莫克斯被攙扶到救護車中,接受輸氧,才得以復原。雖然莫克斯的運氣比辛普森好了很多,但風禿山也算是給這位威風八面的車壇霸主留下了深刻記憶。
阿壯對決潘塔尼
在我個人這么多年的觀賽歷史中,風禿山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過于2000年環(huán)法當中阿狀對決潘塔尼的經典時刻了。一個是1998年環(huán)法冠軍,一個是1999年環(huán)法冠軍;一個是意大利式的張揚,一個是美利堅式的霸氣,兩人都是當代最優(yōu)秀的爬坡手。他們來到風禿山,必然有一場惡戰(zhàn)。職業(yè)車壇的老人們當中有一個說法,誰能在風禿山砍下那個賽段,誰就能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穿上最終的黃衫!當時28歲的阿壯正值巔峰,也是當時比賽的最大熱門。而30歲的潘塔尼,由于計時賽的劣勢,并不被看好為總冠軍的最大熱門。但潘塔尼是無可爭議的數(shù)一數(shù)二的爬坡手,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好勝之人。在風禿山這樣的一個戰(zhàn)場,必然要向阿壯挑戰(zhàn)。而阿壯處在總成績暫居第一的位置,同時還需要兼顧烏爾里希等其他總積分的競爭對手,但也希望在這一賽段擴大優(yōu)勢,并奠定最終勝利的基礎,可以說是處于一種且攻且防守的節(jié)奏。而那兩年被阿壯的表現(xiàn)驚呆了的其他歐洲職業(yè)選手們,知道他在寒冷和雨雪條件下的強悍,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風禿山的酷熱是否能摧毀這個來自得克薩斯的牛仔??梢哉f,全世界都盼著這一場惡戰(zhàn)的到來。果然,他們倆沒有讓人們失望,給大家留下了一個難忘的巔峰對決。
這是2000年環(huán)法第12賽段的比賽,賽程約為160公里。當大集團進入風禿山的爬坡之后,那非人的步伐就將大部隊沖得七零八落,只有烏爾里希,巴洛奇等六七個最強的選手還在跟隨,而潘塔尼反倒是略顯吃力,稍稍落后了第一小集團,但不久就奮力歸隊。他一不做二不休,跟上其他幾名選手之后,很快就開始發(fā)難,以他那獨特的握下把搖車姿勢將小團隊甩開,在酷熱的天氣可以看到碩大的汗珠從他的光頭上灑下。不久就將第一小集團甩開了100多米。此時,離賽段終點還有不到3公里。這時候唯一能夠做出反應的,恰恰是阿壯,他不甘示弱,加快了本來就很高的踏頻,奮力追上,很快,其他的各路武林高手也都剝落下來。這時,整個比賽變成了阿壯和潘塔尼兩個人的對壘,那些原來的配角則消失在屏幕之外。最后的兩公里,兩人如蝴蝶一般,爭前恐后、如影隨形??崾钪碌拇蠛沽芾?,也不能影響他們起身搖車的飄逸和目光中的堅定。最終,兩人幾乎是同時到達終點。而潘塔尼以極為微弱的優(yōu)勢奪得了賽段的冠軍。阿壯則是擴大了總成績優(yōu)勢,奠定了總冠軍的基礎。賽后,阿壯曾暗示在最后十幾米有意放慢腳步,拱手將賽段贈與潘塔尼。潘塔尼則是大為光火,堅持自己是贏得實至名歸。這也引發(fā)了之后多年兩人之間的各種口水仗,可見這一場風禿山之戰(zhàn),只是車壇中壯潘二人的恩恩怨怨的起點。最終在潘塔尼英年早逝之際,阿壯以對他的一生做出極高的評價而終結。阿壯說:“如果說我是個木匠,他(潘塔尼)就是一個大師。”
弗魯姆的風禿山登頂
以我個人來看,2013年環(huán)法的風禿山之戰(zhàn)并不算特別耀眼,但是他標志著克里斯托弗·弗魯姆(Christopher Froome)正式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和一種以他為代表的訓練競賽理念。
這是2013年環(huán)法的第15賽段,比賽進入最終10公里之后,除了前面還有一兩名苦苦支撐的兔子,主戰(zhàn)場中的天空車隊,已經以燎原步伐將大部隊甩在身后,僅僅拉著20人左右的小集團,并且人數(shù)還在急劇下降。很快天空第一副將里奇波特的領騎步伐就拉爆了除弗魯姆和康塔多之外的所有人。最后7公里處,里奇·波特完成了導彈發(fā)射前的最后一棒,弗魯姆則向康塔多發(fā)動了最后一擊。康塔多完全無法抗衡,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黃衫絕塵而去。弗魯姆機器戰(zhàn)警一般的踏頻和冷酷的表情,很快地略過了最后一名強弩之末的兔子—昆塔納。弗魯姆在最后階段仍然以沖刺的速度,盡力擴大領先優(yōu)勢,并且奮力沖線,向全世界宣告了弗魯姆時代的到來!值得一提的是,弗魯姆和天空車隊的科學訓練方法和近乎癡迷于功率訓練的獨門打法也是震驚了車壇,想必會開創(chuàng)一代新的趨勢。
百年環(huán)法以來,無數(shù)的選手在這座傳奇的山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汗水,甚至生命,也都以自己的方式載入了世界自行車運動的史冊。而風禿山將是巋然不動,依然保持著它的冷峻、深沉、乃至暴戾,去迎接未來的一次次環(huán)法,見證一次次的對決,和一代代的王朝。
神圣瞬間
風禿山登頂紀錄
當我們回憶了這些自行車運動歷史上神一般的人物的輝煌和悲壯之后,現(xiàn)在來看一看這個山峰的爬坡紀錄吧。
風禿山的最快爬坡紀錄,是由西班牙名將Iban Mayo在2004年的多芬賽當中創(chuàng)下的。用時為55分51秒,平均時速為23.1公里。對Mayo不熟悉的車友,應該記得阿壯在2003年環(huán)法中被觀眾的布袋子刮倒的場面,當時緊跟在阿壯身后的身著橙色戰(zhàn)袍,爬坡姿勢極其飄逸的選手就是Mayo。雖然他之后并未達到人們對他成為天王級人物的期望,但風禿山登頂紀錄也不失為一個值得驕傲的事了。
風禿山登頂紀錄的第二名,屬于阿壯的前隊友 ,前美國國家冠軍Tyler Hamilton,他用時為56分26秒,時速為 22.86公里。第三名屬于現(xiàn)任佳明車隊的絡腮胡經理 Jonathan Vaughters,當時效力車隊為法國農業(yè)銀行車隊,用時56分50秒。第四名屬于著名西班牙娃娃臉爬坡高手 Oscar Sevilla,用時56分54秒。 第五名正是哈薩克的突圍猛將 Alexander Vinokourov,人稱VINO,用時57分33秒。而第六名才屬于大名鼎鼎的潘塔尼,用時57分34秒。阿壯的最好成績,是57分49秒,也是風禿山登頂紀錄上的第十名。不過阿壯此外還有兩次進入過風禿山登頂紀錄的前20名。而且因為他每次都是以總冠軍為目標,讓人不禁猜想如果阿壯是純爬坡手,只為追求這個賽段的最好成績,是否能夠達到Mayo創(chuàng)下的55分56秒的紀錄呢?此外聯(lián)想到“國際自盟”有可能放寬比賽用車限重規(guī)定的傳言,再配以日新月異的訓練方法,這個紀錄還能夠維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