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霞
【摘要】語文課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其課堂教學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但如何改變那些令人堪憂的現(xiàn)狀,重塑一個快樂的語文課堂,本文從筆者自身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在備課、教學氛圍、教學方式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guān)鍵詞】快樂語文;模擬上課;營造氛圍;情趣教學
課堂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地方,每一位教師都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中贏得了學生的喜愛,而每一個學生也都希望在課堂中既學到了知識又感受到了快樂。
語文課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但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以及考試的壓力,有許多教師則在上課的過程中過度地注重對學生的做題能力的培訓而忽略了對學生的人文性的培養(yǎng),教學手段非常單調(diào),這些做法讓語文課堂非常乏味。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語文課堂教學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但是許多教師又在改革的過程中走向了誤區(qū),他們雖然轉(zhuǎn)變了傳統(tǒng)課堂的沉悶的滿堂灌的現(xiàn)象,但在形式多樣的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又只是注重讓課堂充滿活力,一節(jié)鬧哄哄的課上完后,學生也只是在走過程,所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卻少之又少。有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面面俱到,雖然課堂也熱熱鬧鬧的,但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如水過鴨背。也有些教師過于與考試掛鉤,把語文課堂上得非常功利性,完全沒有語文的美感。那么,該如何改變這些令人堪憂的現(xiàn)狀,重塑一個快樂的語文課堂呢?筆者認為起碼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把備課的過程當作是模擬上課的過程
曾經(jīng)有一位教育家說過:用一生的時間去備好一節(jié)課??梢妭湔n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連教師自己都不熟悉教學內(nèi)容,又怎么讓學生感受到上課的樂趣呢?當然,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與文本展開充分地對話,還要準備許多背景知識和文學常識,更要注意是否符合所教的學生??梢赃@樣說,備課的過程就是模擬上課的過程,只有充分地考慮好上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預設了學生所將會出現(xiàn)的每一個反應,并且有了充分的應對方法,這才是實實在在地備好了課。也許在備課的過程中,有許多知識在課堂上并沒有呈現(xiàn)出來,但這些都直接提升了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而教師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教學機智也跟備課是密切相關(guān)的。記得在一次教學中有一個小細節(jié),在續(xù)寫文章的過程中有個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突然忘記了“別墅”的“墅”字是如何寫,我隨口說出了在課文的第八十一頁第一行,那學生馬上用敬佩的眼光看著我,他感嘆地說:“看來我也要認認真真地讀文章?!睆哪且院螅颐黠@地感覺到他對語文的學習認真了很多。而這些成果的獲得都得益于我對課文的深入解讀,對備課工作的一絲不茍。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
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又是一個駕馭課堂的高手。如果教師無法較好地調(diào)控課堂氛圍,那么即使再精彩的教學設計也會被白白地糟蹋。那么,該如何有效地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呢?
首先,教師要有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教師的情緒能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所以教師在面對學生的時候應該真誠微笑地對待他們;教師的幽默寬容,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的博學多識,能贏得學生的折服。其次,教師要尊重和愛護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就如一個導演,學生就是一個個不同角色的演員。演員各有各的特點,通過導演的引領(lǐng),演員就能精彩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是片面地以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標準。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教育者:“不要讓上課、評分成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沒一切的活動領(lǐng)域。如果一個人只是在分數(shù)上表現(xiàn)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他根本沒有表現(xiàn)自己,而我們的教育者,在人的這種片面表現(xiàn)的情況下,就根本算不得教育者,我們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沒有看到整朵花?!痹诮虒W的過程中,教師只有真正地把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guān)系,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才能表現(xiàn)出來,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地“快樂”起來。
三、設計充滿情趣、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語文學科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詩歌、小說、散文、文言文、綜合性學習等等,這些豐富的內(nèi)容也讓上課形式多種多樣,這也就需要語文教師具備較高的駕馭語文課堂的能力,只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獨特的魅力。
1.讓課程內(nèi)容和多媒體有機整合
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只有粉筆加黑板,這在今天已經(jīng)不能適應教學發(fā)展的需要了,所以語文教師要善于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軟件作為教學手段。當教師能把課程內(nèi)容和多媒體有機整合,教學過程就會有聲有色。比如,教師可以下載名家的朗讀讓學生模仿朗讀,也可以把時下的新聞和圖片播放給學生看,同時對于一些精彩的小說和戲劇片段,教師更是可以下載一些視頻讓學生欣賞等等,通過這些手段,既培養(yǎng)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又讓學生能時時接觸社會現(xiàn)實,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同時提升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情感。
2.讓學生在體驗中成長
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學生正在成長的過程,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而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獲取的知識是非常深刻的。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既能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又能輕松地掌握知識。所以在上課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親身體驗,多設計一些感悟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切身的體悟。比如在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學生自導自演,則能更深刻地體會故事的主旨;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通過自查自學,互問互答則能夠更集中精神投入學習中去;名著閱讀的學習,學生自主復述故事并用課件的形式展示閱讀的心得,情感得到了熏陶。當教師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中做一個好的引領(lǐng)者和組織者,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能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課堂的效果和效率也就顯而易見了。
3.創(chuàng)意教學為語文課堂增添一抹亮色
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就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學生的任何興趣;又如每天吃同樣的飯菜,引不起人的任何食欲。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創(chuàng)意的教師總是能讓課堂充滿活力。教師的創(chuàng)意教學能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點燃智慧的火花。例如著名的語文教師余映潮在《夸父逐日》中以三個不同過程的“讀”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小石潭記》中以話題教學為主,在《口技》中以“課堂智能作業(yè)”的方式展開,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以“講一次故事、編一組練習、想一個問題、聽一次講座”這四個“一”進行教學。學生因為每一節(jié)課都有新的期待,所以每一次課都能快樂地投入,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單憑一人的力量是非常單薄和有限的。所以語文老師要善用各方面的資源來為自己的課堂增色添彩。一堂語文課的優(yōu)劣,從學生的身上是最直接地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作為一個語文老師,要常常關(guān)注學生的動態(tài),多聽聽學生的意見,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有些時候還可以讓學生當當小老師,讓自己的課堂充滿創(chuàng)意與活力。語文學科又是一個百花園,它與其他學科是緊密聯(lián)系的,所以語文教師還要常常從其他學科吸取知識,讓自己的語文課堂更加充實精彩。
當語文教師能夠自覺地提升自身修養(yǎng)和文化水平,積極進取,善于創(chuàng)新,那么一個師生融洽相處、教學相長、快樂而充實的語文課堂就能時時呈現(xiàn)了。
參考文獻:
[1]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漓江出版社,2011-02
[2]陳建偉.《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暨南大學出版,2008-06
[3]扈中平,李方,張俊洪.主編.《現(xiàn)代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