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董
那天,夕陽告訴我:你這沿著灤河采風(fēng)的人哪,該尋個住處了。
一個傍山的小村,挽留了我。熱情的小學(xué)教師,領(lǐng)我走進(jìn)一個獨院。一位如窗前老棗樹一樣蒼勁而樸實的山中老漢,接過我肩上不足三四斤重的小背兜?!靶?。”他進(jìn)屋以后指了指小炕。
我見老人跪在炕上,面對著窗子,就問:“大爺,你老看景致呀?”
他如夢初醒,“哦,我,我看石鳥呢!”
石鳥?這個村落依山而建,村里有不少人采石為生。這大爺是把爆破時紛飛的石塊,升上云空的石砟(zhǎ)稱為石鳥嗎?這真夠浪漫的啦!
由于我對當(dāng)?shù)夭墒顒赢a(chǎn)生了興趣,就在這小村多住了幾天。從小學(xué)教師那里,我知道了一個“石鳥”的故事。
老人名叫石風(fēng),16歲就在山塘采石,直到老年。當(dāng)?shù)厝税巡墒そ凶鳌耙饺恕?。這位咬山人,開山劈嶺,力大如牛。他虎吼一聲,能將枕頭錘一掄過頂,再擂下去,石破天驚。
他曾有個獨生子,取名石鳥。
咬山人頂看不起膽小的人。石鳥自幼膽小,因此極惹咬山人生氣。
有一回,石風(fēng)老漢帶著小石鳥和鄰家的小核桃逛山壩,路上遇見了一條小小的四腳蛇。四腳蛇才火柴梗長,瞪著一雙小眼睛,吐著若有若無的舌信,悠悠地擺動著尖尖細(xì)細(xì)的小尾巴。小石鳥看見了嚇得大聲哭起來。
咬山人一把拎起石鳥的褂子,把兒子提回家。“沒用的貨!”他斥責(zé)道。石鳥的媽媽心疼得直掉淚。
又有一回,小石鳥領(lǐng)著小核桃,走到山塘底下開著石竹花的地方——恰是放炮的落石區(qū),除了石竹花,那里還有很多的蟬殼兒!
炮響了,如鳥兒一樣的石砟子飛上云天,緊跟著就紛紛下落。石鳥邊“哇哇”大哭,邊爬到一塊巨石后躲起來,卻把小核桃丟在石竹花叢中,被落下的石砟砸斷了腿。
咬山人狠狠地說:“完蛋!你不是咬山人的兒子!”爸爸沒打他,但石鳥比挨了打還難受。他從父親的眼睛里,讀到了疼痛,讀到了比疼痛更疼痛的東西……
后來,石鳥的媽媽病逝了。石鳥一天天長大,長成一個如小橡樹一樣挺拔的少年。石鳥是爭氣的,剛上初中的他兩次在全縣數(shù)學(xué)競賽中獲獎,還在年底入了團。
但是,當(dāng)他笑嘻嘻地問父親,他像不像咬山人的兒子時,父親仍是搖了搖頭。說:“長庚拉山二十八年,都夠不上咬山人!”
父親說的長庚,是本村一名車把式。一回,長庚拉著滿載石頭的大車下山,車的閘鏈突然扳斷,重車闖坡停不下來,眼看大車要挫死牲口,砸到坡下面的人,長庚卻嚇得愣在一邊。正是石風(fēng)這咬山人,虎吼一聲,沖上去,一肩膀子撞橫了車轅,就勢將車側(cè)翻在原地,活了牲口,救了人。石風(fēng)受了傷,長庚買了掛面、點心看望他,他還啐人家:“呸!”
這就是咬山人!
石鳥是從這個故事里,讀懂了父親。
那個暑假。石鳥拿著課本,登上山巔。放炮的警號聲驚擾了他,石鳥放下課本,突然發(fā)現(xiàn),在開滿石竹花的地方,有三個孩子——就像當(dāng)年他帶著鄰居小核桃在那里玩耍。
石鳥看準(zhǔn)了炮口的位置,一把捋住大繩,雙腿一夾,就溜到炮口上。引信在那里一溜兒排開,哧哧地冒著煙。石鳥用力地拔著,一個、兩個、三個……只剩下最后一個引信了。引信的一小截留在外邊,石鳥拔了兩次都未能拔出,他顧不得多想,急忙用牙咬住正在燃燒的引信,狠命地往外一拽。引信被拉了出來,可由于用力太猛,石鳥失去重心,向山下跌去……
人們把那本書拿給了石風(fēng)的時候,咬山人暈厥了過去。醒來后,他說:“石鳥……你到底是咬山人的后代!”
我聽到這里的時候,不由心頭悸動。
我小心翼翼地跟老漢談起石鳥,老人嘆口氣說:“丟了一個,保住仨,應(yīng)該算值得?!蹦敲祭獾紫拢嵌嗝瓷铄涞氖澜?。
我也曾仔細(xì)地觀看過“石鳥”。當(dāng)炮響崖崩的時候,它們便呼地沖上九霄,融進(jìn)云里、風(fēng)里、太陽里……
我上了咬山人的炕,發(fā)現(xiàn)貼著人造革的窗臺有兩處手扶出的破痕,陳年的炕席上,還有兩個磨破了的,膝蓋般大小的洞……
(責(zé)任編輯 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