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利 豐偉霞
摘 要:新課程標準提倡高效課堂的建設,因此,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如通過多媒體的巧妙利用,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小學生濃厚的數(shù)學興趣等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從而為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提倡以生為本,重視高效課堂的建設,因此,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理念,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通過以下幾條途徑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從而為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一、巧妙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
小學生好奇心強,喜動厭靜,有著喜歡新穎、具有動感的事物而討厭千篇一律說教的心理特點。多媒體教具作為現(xiàn)代課堂的重要標志和輔助工具,以其所具有的聲光色俱佳的特點為小學生所喜愛。實踐證明,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是靠一支粉筆在黑板上講解,講得再精彩,久而久之,也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失去學習興趣。而結合教材內容,巧妙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來進行數(shù)學教學,可以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圓”這一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制作一些課堂教學課件,然后在課堂上先為學生展示自行車和汽車實體的輪子的圖片,讓學生看到這些車輪是圓形的,再向學生展示自行制作的圖片中的三角形或者四方形的輪子,對學生的視角產生異樣的沖擊,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一般情況下,有學生會提出這樣的疑問:“老師,輪子為什么是圓形而不是其他的形狀呢?”教師就可以順水推舟,引導學生研究與認識圓,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又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正方體與長方體的認識”中的“長方體與正方體相對的棱平行且相等”這一知識點時,如果教師只是在講臺上“指手畫腳”地比劃,那么即使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也會覺得學習過程枯燥無味,學習內容抽象難懂,而當教師巧妙地利用多媒體進行形象生動的動畫演示,那么學生會通過多媒體生動而形象的“詮釋”,興致盎然而印象深刻地理解這一知識點,從而有效地將學習難度予以化解,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的特點,向學生制作感性十足并充滿了情趣的教學課件,使得數(shù)學教學內容有聲有色,使得學生的大腦皮層得到有效刺激,提高學生的學生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促進小學生以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進而大幅度提升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的低齡化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可塑性非常強,所以,對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影響深遠。所以說,在小學生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對于小學生在今后的求學和生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因此,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每一個接到新班尤其是一年級新班的教師,大多數(shù)都有這樣的體會,當課堂上需要動筆的時候,常會看到下面的許多學生忙著找筆、找本子、翻本子等,顯得忙亂而慌張,這不僅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建設,也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心態(tài)的培養(yǎng)。鑒于此,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把書本打開放在身前的左邊,把練習本打開放在身前的右邊,把筆放在中間,把鉛筆盒放在桌子的前端,這樣在需要動筆記錄的時候,可以從容地聽課與記錄,從而提高學習的聽課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回答和解決問題時,必須首先要通過認真思考,而不是不假思索地隨意發(fā)言,從而在確保良好的教學秩序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教師在帶領同學們學習“我們身邊的數(shù)”這一內容時,可以圍繞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一些生活化的數(shù)學問題,鼓勵學生展開思考:“同學們,誰來說一說家里的電話號碼?誰來說一說家人的手機號碼?……電話號碼是多少位數(shù)字組成?手機號碼是多少位數(shù)字組成?……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手機號碼?想知道的記一下,有事情的時候可以和老師打個電話……同學們,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數(shù)字呢?……同學們說得好,有電表數(shù)、天然氣數(shù)、樓層數(shù),還有門牌號……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處處有數(shù)?數(shù)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實踐證明,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生活化的數(shù)學問題,不僅可以起到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的作用,還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成功打造高效課堂做好了鋪墊。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多媒體的巧妙利用,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小學生濃厚的數(shù)學興趣等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及時總結,從而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通過靈活的教學策略,積極打造高效課堂,從而為新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和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提供了前提。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馬云鵬.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山東省青島世原希望小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