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媛++孫麗巖++高博++王福東++王昭
目的:考察團體訓練對學生表達能力促進的有效性。方法:實驗采用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方式評估實驗效果。實驗前對全體被試組織1次無領導小組討論,以考察被試在社交情景中的表達能力。采用團體訓練的干預方式,團體訓練的時間為期一個半月。實驗結束后,再次通過無領導小組討論方式評估學生表達能力。結果:實驗后,學生表達能力總分顯著高于實驗前,發(fā)言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得到了顯著提升。結論:團體訓練可以顯著提高大學生的表達能力。
團體訓練表達能力大學生大學生的一般實踐能力是學生順利步入社會的關鍵所在,表達能力是大學生一般實踐能力的重要構成部分。在當今社會,表達能力對于大學生的求職、人際交往、環(huán)境適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過教學實驗設計考察團體訓練對學生表達能力促進的有效性。
1研究方法
1.1被試
被試為2012級選修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生,總人數(shù)68人,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34人(男生12人,女生22人),控制組34人(男生10人,女生24人)。
1.2調查工具
本實驗采用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方式評估實驗效果。實驗前對全體被試組織1次無領導小組討論,以考察被試在社交情景中的表達能力。首先聘請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研究生8人作為主試,負責觀察被試在無領導小組討論中的參與程度,每2人為1組,每組主試觀察5名被試,討論題目有3個:第一,自我介紹;第二,談談你所喜歡的動物;第三,談談你高中最難忘的事。觀察內(nèi)容包括發(fā)言次數(shù)、發(fā)言時間、主動性、連貫性、清晰性、自信心、傾聽、眼神、表情等,每項指標采取4等級記分,每等級記分有嚴格的評價標準,事先由研究者對主試統(tǒng)一培訓。實驗結束后再次組織所有被試參加一次無領導小組討論,討論題目有3個:一是談談你的家人;二是談談你的寢室同學;三是談談你上大學后最難忘的一件事。
1.3實驗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團體訓練的干預方式,團體訓練的時間為期一個半月,共6周,每周1 次,總的輔導時間為9 小時,具體輔導內(nèi)容由6次團體訓練組成。第一次,相互認識,建立親密感,減輕防御;第二次,提升語言表達技巧,獲得“我”的新發(fā)現(xiàn),有助于個體成長;第三次,提升非言語表達技巧,學會關注、傾聽他人,獲得關愛,獲得尊重,意識到團隊的力量感;第四次,提升表達中的邏輯性,發(fā)展自我;第五次,提升表達中的自信心,使個體獲得自信、動力和接納感,積極的生活;第六次,提升表達技巧的綜合運用,肯定成長,鞏固改變成果,處理好離別情緒。
2研究結果
2.1表達能力促進
實驗組無領導小組討論評價結果中主動性、自信心和總分在實驗前后存在顯著差異??刂平M無領導小組討論各項評分指標前后測未見顯著差異。組間比較實驗組接受團體訓練后發(fā)言時間、主動性、自信心和總分均顯著高于控制組。
每組2名觀察者的相關作為評分者信度前測4個小組的評分者信度分別為0.84,0.87,0.84,0.91。后測4個小組的評分者信度分別為0.86,0.81,0.83,0.88。每項指標以2個觀察者所有題目評價的平均分作為最終結果。
2.2學生滿意度
團體訓練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很滿意”的學生占總人數(shù)的41.2%;“比較滿意”占總人數(shù)的47.1%;“一般”占總人數(shù)的11.7%;“不滿意”占總人數(shù)的0%;“非常不滿意”占總人數(shù)的0%。
3討論
對團體訓練對大學生表達能力提升的有效性原因進行分析,我們認為有如下的原因:
(1)團體咨詢同樣具有個體心理咨詢的效果,在團體中同樣可以談及成員們的深層心理問題并加以解決。
(2)團體咨詢還有許多獨特之處使它在解決團體成員的心理問題時更為有效,第一,成員進入團后會發(fā)覺其他人也具有相同的困擾,他的問題并不獨特,這種觀念的改變本身就具有治療作用。第二,在團體中,成員會得到多方面的幫助和感情支持。這種幫助和支持顯然要比只有主持者一個人時大得多,有力得多。第三,團體互動氛圍促進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成員從利他行為中獲得愉悅感,提升自信心。第四,團體是一個安全的多維人際互動環(huán)境,是一個模擬的社會,在其中成員可以放心地進行新行為演練而不必擔心受到傷害,可以等新行為已經(jīng)成功時再將其應用于社會中,這樣就避免了直接在社會中鍛煉新行為易受到的打擊。我們在團體中針對成員的具體情況,既進行討論改變他們的認識,又通過實際的行為演練,使他們改變不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有效地增強了他們的一般實踐能力。
4結論
團體訓練可以顯著提高大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學生表達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從而使學生更完善地表達自己和與他人溝通,提升學生的一般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志仁.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界定與構成要素[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3,(03).
[2]桑偉林.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研究——以山東大學為例.山東大學,2010.
[3]常小青.團體輔導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文教資料,2008,(33).
[4]孫時進.團體心理咨詢對提高大學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心理科學,2000,(01).
本研究得到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JGZXS1248)和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思政專項(ZS201310)的資助。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