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華
從謀篇布局、高級詞匯和句式多樣三個角度,分析了學生應如何有效地與閱卷老師形成人本互動。無論從應試技能還是從實用技能的角度出發(fā),任何教師都不應忽視對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
書面表達中學英語人本互動一、問題的提出
無論從應試技能還是從實用技能的角度出發(fā),任何教師都不敢忽視對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江蘇高考英語書面表達由兩位老師評卷,分差在兩分之內的再取平均值。同一篇作文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兩位老師的青睞,這必有技巧。同樣,有的作文被兩位閱卷老師打為低分且分差很小,這也絕非偶然。如何在高考書面表達中奪高分,交互性外語教學原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法寶。
二、問題的解決
“交互”(interaction)意為建立發(fā)出信息者﹑接受信息者及語言環(huán)境三邊關系的“合作活動”。它是指兩個或更多的人交流思想﹑傳遞信息并相互影響的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雙向交流上。書面表達是以交際為核心、靈活運用所學語言點來展現(xiàn)個人語言運用能力的信息傳遞過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規(guī)定的篇幅內有效地跟閱卷老師形成人本互動,這是有章可循的。
三、謀篇布局
高考作文平均每篇的評卷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一篇作文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獲得兩位老師的同等認可,這就需要該文章能吸引閱卷者的眼球、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跟閱卷老師形成有效的人本互動。從文章的謀篇布局來看,大多數的高中書面表達都易分三段:第一段,闡述一個現(xiàn)象或問題;第二段,分析并解決問題;第三段,得出結論、表明個人觀點。閱卷者一般先看文章的開頭,再看文章的結尾,最后看文章的主體部分。
優(yōu)秀的書面表達通常具有這樣的共性:開頭引人入勝,結尾意味深長。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除了要求考生具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外,最簡單、最直接的一種方法就是恰到好處地引用諺語。常用的套路為:“However,just as a famous saying goes…”或者“There is a saying that goes…”。在文章的結尾部分,作者一定要鮮明地表明個人觀點,一般為3~5句。此時最忌諱的是作者騎墻的態(tài)度,一會兒講正方講得有道理,一會兒又說反方說得也不錯,含糊不清的表達讓閱卷者搞不清作者到底要表達什么意思。其實,考生的態(tài)度是支持或反對關系不大,關鍵是持哪種觀點最能把考生積累的高級句子用上來就選擇該觀點。
對文章主體部分的要求是:確保行文流暢、中間過渡自然。要使得文章層次清楚,離不開銜接詞,教者可參考M10U1的語法部分講清楚表時間、空間、條件、因果、轉折、例舉、遞進關系的各種表達方式。
四、高級詞匯
要有效地跟閱卷老師形成人本互動,一篇文章尤為重要的是少不了高級詞匯。就拿銜接詞來說,凡是可用“and”的地方一律用“meanwhile”等來替代。長期訓練下來,在我所帶的班級的書面表達中幾乎看不到“but”這個單詞,都被“on the contrary”“in spite of”“however”“otherwise”“nevertheless”“even though”“after all”等代替了。同樣,用得恰到好處的高級詞匯也會讓文章有血有肉,能夠向閱卷老師表明文章檔次,與閱卷老師形成有效的人本互動。
五、句式多樣
句式是支撐起一篇文章的框架,評判一篇文章的好壞很大程度上要看該文章有無高級句子。
1.萬能句子
有的作文從頭至尾都沒有大的錯誤,都是“It is…”,這樣的作文難拿高分。在訓練寫作之初,易推出萬能句子。
例如,“The reason why….is that…”“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There is no doubt that…”“What I want to stress is that…”“It is apparent that…”,這五個句子的共性是可以在“that”后加任何“It is…”句型。在第一次月考時,我要求學生一坐進考場就將這五個句子先寫在草稿紙上,以便寫作時全部用上。實踐證明,一篇文章里有了這五個高級句子和一個諺語,增色不少,從而有效地跟閱卷老師形成人本互動,班級作文平均分也明顯領先于同組合其他班級。
2.多樣表達
在觀點類題材中,往往涉及到百分之幾的人持什么觀點,這類描寫如果表達得不好往往給人帶來單調的感覺,譬如有同學這樣寫道:“30% studentsthink that…23% students say…40% believe that….and 7% students consider….”盡管該生已經注意到詞匯的多樣性,用了“think”“say”“believe”和“consider”四個不同的單詞,但還是給人句式簡單的感覺,所以要盡量做到表達多樣化。像上面的這個數據表達換成以下方式,必然會跟閱卷老師形成更有效的互動:“It is 30% students who/that think that…”“The students who say…account for 23%”“The percentage of the students who believe that…is 40”“There are 7% students who consider…”
3.長短句互補
除了五個萬能句式之外,教者應在平常的寫作教學中操練更多的高級句子。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作者反復地將高級句子根據情境呈現(xiàn)出來。學生積累了一定的高級句子之后,容易將幾個高級句子堆砌在一起,以證明自己的寫作水平。這使得文章變得生硬,因為在現(xiàn)實交際中是沒有人一直講著冠冕堂皇的話的。要使得文章通順流暢,需要將高級句子和簡單句式形成互補,只有這樣才能將文章與閱卷老師形成有效的人本互動。
六、結束語
寫作是一個信息輸入、信息輸出并與閱讀者交互的過程,是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體現(xiàn)。只有將交互性外語教學原則應用到寫作技能培養(yǎng)的過程中,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雖說教無定法,但教必有法。一篇文章只要能在以上所談的謀篇布局、高級詞匯和句式多樣三個角度達到完美,就一定可以跟閱卷老師形成有效的人本互動。
參考文獻:
[1]朱曉申,鄧天中.交互性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本文系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立項課題“新課改理念下縣中英語交互性教學的任務設計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