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斯賓塞
一、生平介紹
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19世紀后半期英國著名的教育家、實證主義哲學家和社會學家。他出生于英格蘭德化郡的一個風景秀麗的鄉(xiāng)村里,其父親、叔父、祖父都是教師。
斯賓塞少年時代在家庭接受父親的教育,自幼對動植物感興趣。13歲時被送到叔父家接受更嚴格的科學訓練,經(jīng)過三年的學習,他掌握了歐幾里得幾何學、三角學、拉丁文、希臘文、機械學、化學等課程的知識。
斯賓塞特別喜歡數(shù)學和機械學,最感興趣的是獨立觀察、分析、探討問題。1837年,17歲的斯賓塞按照父親希望的那樣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到一所學校做代課教師,同年因其優(yōu)異的數(shù)學成績而被其父親的好友邀去參加筑路工程。1837年~1846年間,斯賓塞一邊擔任筑路工程技術員,一邊繼續(xù)鉆研力學、機械學、測量學、地質學以及有關的工程技術。1848年~1853年,斯賓塞擔任了《經(jīng)濟學家》雜志編輯。1850年寫出《社會靜力學》,1852年出版《進化的假說》。1855年他出版了《心理學原理》,1858年,開始撰寫《綜合巨著》,這部巨著共10卷,內(nèi)容包括《第一原理》《生物學原理》《心理學原理》《社會學研究》《倫理學原理》《社會學原理》等,1896年完成。在此巨著撰寫和出版前后,斯賓塞還在雜志上發(fā)表了《智育》《德育》《體育》以及《什么知識最有價值》4篇教育論文,1861年將之匯集成冊在美國出版,引起了歐美各國的普遍重視,該書先后被譯成法、俄、德、拉丁、荷蘭、丹麥等幾十種文字,發(fā)印數(shù)百萬冊。憑著自己自學以及喜愛獨立思考的個性,他寫出的關于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生物學等方面的著作,對后世的影響頗深。
1903年12月,斯賓塞病逝,享年83歲。
二、教育思想
斯賓塞是近代西方科學教育思想的倡導者,是教育改革的先導。他指出:“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qū),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在嚴肅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彼目鞓方逃砟顏碜詫⒆犹煨缘耐笍胤治龊屯咨岂{馭。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樂教育”的教育理念,強調“對兒童的教育應當遵循心理規(guī)律,符合兒童心智發(fā)展的自然順序”,揭示了科學教育最本質的特征,對西方科學教育理論的開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成為現(xiàn)代教育史上的一座紀念碑。斯賓塞曾獲英、美、法、丹麥等11個國家,32個學術團體學術榮譽稱號,并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
斯賓塞的科學教育思想是教育史上人類認識發(fā)展鏈條上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他繼承和發(fā)展了前人的教育思想,影響和促進了當時和后來的教育改革,體現(xiàn)了時代的、科學的精神。斯賓塞的教育著作自問世以來,成為西方家庭和學校的教科書,成功培養(yǎng)了無數(shù)卓越的孩子。
斯賓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提倡科學教育,反對古典主義教育;提倡自主教育,反對灌輸式教育;提倡快樂和興趣教育,反對無視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方式。
斯賓塞深切地了解孩子的天性,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他能夠在妥善駕馭孩子天性的同時,做到真正的寓教于樂。
斯賓塞認為學習本身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需要很多因素的支持方可成就,比如毅力、定力、靜心力、領悟力、努力和練習等。所以,學習對孩子來說不僅僅是學習那么簡單,它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情感、人品、智力、道德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孩子們綜合素質提高的同時,其學習能力自然也會提高,學習上的難題也會迎刃而解。
斯賓塞的科學教育和快樂教育思想就像一塊寶石,經(jīng)過歲月和時光的打磨后,更加光彩奪目,它因為揭示了教育的規(guī)律和兒童心智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使無數(shù)的孩子和家庭受益。也正因為如此,許多教育學家和科學家們把斯賓塞尊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二個牛頓”“現(xiàn)代的亞里士多德”,說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鋒”“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每一位父母和老師聆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稱贊他為“教育史上的一座紀念碑”。
三、教育方法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這是一本對世界上許多家庭和學校都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著作,作者斯賓塞博士客觀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快樂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為父母探索教育孩子的道路點亮了一盞明燈。在這本書里,斯賓塞告訴父母:孩子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學習效果最好,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長的自然規(guī)律,誘導孩子的興趣發(fā)展,鼓勵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發(fā)揮父愛的積極作用,幫助孩子樹立快樂的心態(tài)和學習方式。斯賓塞關于教育原則和方法問題的見解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重視兒童心智發(fā)展規(guī)律,提倡教學要適應兒童的認識能力。從簡單到復雜、從不準確到準確、從具體到抽象是掌握每門學科必須通過的道路,應當成為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
第二,強調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鼓勵自我教育。在斯賓塞看來,自我教育是教育中無論怎樣竭力堅持也不過分的原則?!皩W習者從心智努力發(fā)現(xiàn)的東西,比別人告訴他的要理解的好得多?!被谶@種觀點,斯賓塞要求在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的發(fā)展,應當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敖o他們講的應盡量少些,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的應盡量多些?!边@樣的原則和方法將保證學生學到的知識的鮮明性和鞏固性,使學生得到的知識馬上“就變成能力,馬上就對思維的一般職能有幫助,而不像死記硬背的知識只能使人成為兩腳書櫥”。
第三,強調學習興趣。斯賓塞“視興趣為教學的指南針與標準”,是教學必須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則。他認為要判斷任何教學原則和方法的好與不好,就應當看它“是否在學生中間造成一種愉快的興奮”,引起學生的興趣。他堅決主張“要一切教育帶有樂趣”。
(作者系本刊編委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