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平
內容摘要:對民眾生命的愛護和尊重是中華民族的一貫精神。先民們艱難險惡的生存環(huán)境是古代神話重要內容。人類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征服自然,神話進入了一個英雄的時代。
關鍵詞:神話 創(chuàng)新 奮斗 生存 民族精神
中國古代有著豐富多彩的神話,它們真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在幼年時期的瑰麗幻想、頑強斗爭以及蹣跚的足跡。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對民族精神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國古代神話蘊含的民族精神有以下幾點。
一.鮮明的厚生愛民意識
《易·系辭下》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對民眾生命的愛護和尊重是中華民族的一貫精神。這種精神在神話中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例如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后羿“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為人類除掉了禍害。英雄們在斗爭中付出了很多:大禹“三過其門而不入”,“疏河決江,十年未闞其家”,“股無胈,脛無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可謂歷盡千辛萬苦。但他們并不是孤軍作戰(zhàn)。相傳,河伯被禹的精神感動,獻出了河圖,伏羲幫助禹丈量土地,還有一條神龍和一只靈龜幫助禹從事勞動??梢?,對于英雄我們也是相當愛護的。重生意識除了對大眾生命的愛護,還包括對生命延續(xù)的渴望。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短接[》卷七九引《管子》曰:“黃帝鉆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腸胃之病?!边@些都體現(xiàn)了人們渴望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在本質上是對保護和發(fā)展生命的希冀。
二.深重的憂患意識
中華民族發(fā)源于黃河流域,三千年前,黃河流域旱災、洪澇不斷,分布著大量的密林、沼澤、灌木叢。先民們艱難險惡的生存環(huán)境是古代神話重要內容。如《淮南子》中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和《后羿射日》?!杜畫z補天》中說當時先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是天崩地陷,“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這時的先民真可謂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除了要躲避熊熊燃燒的大火,還要抵御滔天的洪水;既要提防地上猛獸的利齒,又要注意空中鷙鳥的利爪。每行一步都要處處小心,時時留意,一不小心就有喪命的危險?!逗篝嗌淙铡分幸舱f到,當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此外,還有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這些怪物和巨獸危害人間。這一系列的描述都說明,我們的先民對現(xiàn)實的苦難有著深刻的體驗。這些深刻的體驗就是留在我們血液里的深重的憂患意識。
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面對如此殘酷的現(xiàn)實世界,我們的先民并沒有退縮,由此便產生了一大批具有反抗精神的神話英雄?!鄂呌碇嗡分校呍诤樗咸?,人們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不待帝命”,挺身而出,與洪水進行英勇搏斗。但由于措施不得法,非但沒有治理好洪水,反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即使是死,鯀想到的依然是怎樣才能治理好洪水。于是,他破腹生禹,有了事業(yè)的接班人。禹采用疏導的方法終于取得了治水斗爭的勝利。除了與自然界作斗爭,原始社會后期的神話中還記錄了一些部落聯(lián)盟之間的斗爭。如《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的共工與顓頊爭帝。共工敢于向大酋長的權利挑戰(zhàn),反映出共工是一個不畏強暴、具有反抗精神的神。他戰(zhàn)而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得天傾西北,地陷東南。這種敢叫天地換新顏的威力,也表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四.大膽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
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發(fā)展,人類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征服自然,神話進入了一個英雄的時代。人們把自身發(fā)展過程中所積累的各種重大發(fā)明,以及對各種自然、社會障礙的克服都加在一個個神話英雄身上。這些神話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他們都有著神異的經歷或本領,他們的業(yè)績就是創(chuàng)造和征服。弓箭的發(fā)明應該是原始先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們把無上的神力和榮譽賦予了后羿。神話中,后羿是弓箭的發(fā)明者,也是一個神射手。他憑著自己的勇力和神技射下了九個太陽,除掉了許多禍害,造福了人類?!短接[》卷十五引《志林》曰:“黃帝在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黃帝乃令風后法斗機作指南車,以別四方,遂擒蚩尤。”于是,人們將指南車的發(fā)明記在了黃帝身上。出于對始祖的愛戴,后世又將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歸功于黃帝,如陶器、井、鼎、音樂、銅鏡、鼓等。就這樣,黃帝在神話中成了一個善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英雄。
(作者單位:南陽理工學院教育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