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為目的。構建“二段式”教學模式,在體育教育專業(yè)擲標槍教學中進行實驗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二段式”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運動技術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體育教育;擲標槍;“二段式”教學
從現(xiàn)代心理學理論角度分析,學生學習與掌握體育運動技能,是由心身合二而一完成的。通過構建“二段式”教學模式,并在擲標槍教學中進行實驗研究,皆在為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體育教育專業(yè)術科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體育學系2011級本科1-4班(男75人,女11人)、5-8班(男76人,女11)分別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教學實驗法。對照組采用原有教學模式教學,實驗組采用“二段式”教學模式教學。實驗前對兩組的相關數(shù)據(jù)測試,均無顯著性差異。實驗前后兩組都按我院體育專業(yè)考試大綱進行考核,但是實驗組考核內容略有增多,難度加大。對實驗結果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進行顯著性分析。
2、“二段式”教學模式構建
2.1“二段式”教學模式構建的理論依據(jù)
人所具備的一切能力或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質和特點,可分為動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兩種。體育運動技能屬“動作”技能之一;而心智技能則指順利完成某種任務的心智活動方式,它是借助內部語言在頭腦中進行的認識活動方式。包括感知、記憶、想象和思維,并以抽象思維為主要成分[1]。根據(jù)現(xiàn)代心理學的動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基本理論,將傳統(tǒng)教學的基本部分教學階段劃分為兩段,并分別明確各段的教學目標,即前段,體育運動技能能力教學階段,教學目標:發(fā)展學生的運動技術、技能和體能;后段,體育智力技能教學階段,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教學目標的感知能力、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記憶體育知識、技術、技能、方法的能力等。這種操作突出了師范專業(yè)的特點和理論與實踐結合、身體練習與智力訓練相結合的教學設計,更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
2.2“二段式”教學模式教學目標體系構建
經多位有關專家,結合28學時/輪教學任務,確定擲標槍教學目標體系。見表1。
2.3 “二段式”教學模式的操作
2.3.1 課中教學操作
擲標槍的技術動作比較復雜。在“二段式”教學的課堂操作中,運動技能階段與智力技能階段的時間分配比例可視教學進程等確定,總體采用3︰2比例。
2.3.2“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操作
“二段式”教學采取改變以往的課后全部松散式作業(yè),變?yōu)檎n內、課外結合進行教學設計,使課內和課外的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等形成優(yōu)化的組合,達到嚴謹?shù)摹罢n內外一體化”教學操作。對課外學生學習時間的控制、學習場所和資料的提供等要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和體現(xiàn)。
2.3.3“主題式”教學操作
“主題式”教學操作主要是針對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自主學習、自覺掌握知識和技術及方法、自我評價等,培養(yǎng)學生獨自達到有計劃、有目的、有方法、有能力地學習的能力。
方法:以教材內容為載體,設立若干教學主題,在主題實施中附加實現(xiàn)多項教學目標的要求,達到“一題多標”的教學效果。
2.4“二段式”教學模式學習評價與計分
建立“二段式”教學模式的學習評價體系考慮的基本因素:依據(jù)教學目標體系確定學習評價因素;確定學習評價因素權重,見表1;由任課教師和學生構成學習評價主體,評價人員的數(shù)量3人以上;采用過程與終結、定性與定量、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的評價方法。
“二段式”學習評價與計分方法。以全部教學“主題”為試題,按評價因素(即教學目標)分項進行計算各項得分,再按各級目標權重分別計算出各級目標的得分,體育運動能力得分和體育智力能力得分,二者之和是擲標槍成績。
3、結果與分析
3.1學生能力比較
通過“主題式”教學引導學生對擲標槍技術理論、教材教法進行分析,并進行相應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這既是使學生學習掌握運動技術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需要。實驗后,對兩組學生掌握推鉛球的基本知識(問答、論述等)的程度和教學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練習法及游戲法等能力等進行了測試,結果都出現(xiàn)很顯著性差異。
3.2 學生擲標槍綜合成績比較
教學后對兩組學生綜合能力進行測評,實驗組高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檢驗P <0.01,結果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見表2)。
表2實驗組與對照組擲標槍綜合成績差異檢驗
實驗組 對照組 T 顯著性
最高分 97 93
最低分 68 61
平均分 85.9 76.3
標準差 7.554 8.228
標準誤 0.628 0.689
D 0.2789 O.2826 2.71 P=0.007
<0.01
4、結論
構建“二段式”教學模式,并在體育教育專業(yè)擲標槍教學中進行實驗,突破了傳統(tǒng)學生以技術教學為主的術科課堂教學;注重發(fā)展學生體育智能,適應現(xiàn)代化教學需要,樹立學生實現(xiàn)教學目標意識,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掌握運動技術、基本理論知識和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馬啟偉.體育心理學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32.
[2]張春美.普通高校體育課的“一體化教學模式[J].體育學刊, 2002, 9(1):51——53.
[3]譚小勇.高師體育教育專業(yè)術科課程結構及內容體系改革研究[J].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6(5):661—664.
[4]王偉.體育教育專業(yè)術科課程中“文字表達法”教學實驗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3):91—93.
[5]劉亞,王增輝.山西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田徑專修課教學現(xiàn)狀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7.
(作者單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體育學系,廣東 茂名 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