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勇
長期時間表:“下個世紀中國是很有希望的”
20世紀70年代以后,世界局勢逐步趨向緩和,鄧小平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國際形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勢。1985年,他明確提出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的重要論斷。1988年,鄧小平會見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談到國際形勢時說:“現(xiàn)在世界從對抗轉向對話、由緊張轉向緩和的趨勢是明顯的,至少在今后三十年五十年內這一趨勢還會發(fā)展。道理就是超級大國誰也不敢發(fā)動世界大戰(zhàn)?!?988年,鄧小平會見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時針對所謂“下個世紀是亞洲太平洋世紀”的說法指出:“中印兩國不發(fā)展起來就不是亞洲世紀。真正的亞太世紀或亞洲世紀,是要等到中國、印度和其他一些鄰國發(fā)展起來,才算到來?!?987年,鄧小平會見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總書記卡達爾時說:“我們的第一個目標是解決溫飽問題,這個目標已經達到了。第二個目標是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第三個目標是在下個世紀的50年內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我們現(xiàn)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過改革加快發(fā)展生產力……要用兩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來實現(xiàn)這個目標?!编囆∑皆錆M深情地說:“下個世紀中國是很有希望的?!?/p>
為了推進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984年,鄧小平指出:“改革的意義,是為下一個10年和下世紀的前50年奠定良好的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沒有改革就沒有今后的持續(xù)發(fā)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20年,要看下世紀的前50年?!?985年,在談到對外開放政策時他指出:“這是中國一項長期持久的政策,本世紀內不能變,下個世紀前50年也不能變。50年以后中國同外國在經濟上將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怎么能斷得了呢?”1989年政治風波之后,鄧小平堅定地說:“我們一直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不但這一屆領導人要堅持,下一屆、再下一屆都要堅持,一直堅持下去?!?/p>
中期時間表:“從現(xiàn)在開始到2010年是難得的機會,不要喪失了”
中國20世紀末實現(xiàn)翻兩番和達到小康水平的目標在鄧小平心目中占有至高無上的地位。1984年,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說:“如果實現(xiàn)了翻兩番,那時會是個什么樣的政治局面?我看真正的安定團結是肯定的。國家的力量真正是強大起來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也會大大不同了。”
為了保證翻兩番和小康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鄧小平強調必須制定好20世紀最后20年的發(fā)展規(guī)劃,這是鄧小平中期時間表的核心內容。1982年,鄧小平指出:“十二大提出的奮斗目標,是20年翻兩番。20年是從1981年算起,到本世紀末。大體上分兩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礎,后十年高速發(fā)展?!薄?0年時間分為前十年、后十年,前十年為后十年做準備。準備,有個時間問題,要搶時間,不能不認真對待。哪些項目早上,哪些晚上,要有個安排,不能擠在一起。能早上的就集中資金早上,早上一年早得利一年,不然要拖到下個世紀去了?!?/p>
短期時間表:統(tǒng)籌規(guī)劃,注重效率,規(guī)定時限
嚴謹務實是鄧小平一貫的工作作風,他不僅在思考全局問題、戰(zhàn)略問題時規(guī)定時間表,在談具體工作時同樣強調要有時間表。他十分欣賞的一個口號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倍@正是鄧小平短期時間表的精髓。
鄧小平布置每一項具體工作都要求著眼未來。1978年,他在談到引進項目時說:“我們對于引進的項目,要慎重安排……引進的項目要排兩個隊,一個是項目的排隊,按照輕重緩急;一個是時間的排隊,分個先后次序,不要搶在這一兩年?!?/p>
鄧小平一貫強調提高工作效率。1978年,他在談到利用外資時說:“引進這件事肯定要做,重要的是爭取時間,要縮短從談判到進口的時間。如果一個項目能縮短半年,就能得到很大的利益?!编囆∑綄芏嗑唧w工作都明確規(guī)定了完成的時限。1979年,他在談到培養(yǎng)接班人問題時指出:“從現(xiàn)在著手,三年內的任務是選好一、二、三把手?!?/p>
1982年,他在談到中央機構精簡問題時說,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特別是時間這么緊,我們說用兩年來的時間完成這場革命,是很緊的。所以,決心要大”?!爸醒脒@一級的精簡規(guī)定半年時間。要理個頭緒出來,半年的時間應該夠了?!?983年,他在談到中央集中財權問題時反問道:“利改稅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這件事能不能兩年做到?”
從時間表看時間觀
鄧小平的鮮明性格在時間表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一是自信,他從來都是一個樂觀主義者。1972年在江西時他就說過:“我還可以干20年嘛,干20年沒有什么問題?!?979年,75歲的鄧小平登黃山。當得知已為他準備了滑竿后說:我下了決心,要步行上山。登上黃山后,他又說,黃山這一課,證明我完全合格。二是惜時,已屆古稀之年的鄧小平清楚地知道,歷史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只有珍惜每一天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奮斗目標。在時間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對時間的要求近乎苛刻:“今天是1980年1月16日,進入80年代16天了?!薄拔覀儚?0年代的第一年開始,就必須一天也不耽誤,專心致志地、聚精會神地搞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彼蕴鞛闀r間單位來安排工作,緊迫之情溢于言表。三是進取,他從不滿足已經取得的成績,總是用更高的目標來激勵自己和他人。1980年,鄧小平在談到今后10年的發(fā)展速度時說:“要再研究一下,工農業(yè)總產值翻一番的時間能不能提前一點,這是個鼓舞人心的問題。”1985年,在談到自己的工作和身體情況時說:“我的方針是少做工作,畢竟80歲了,力爭多活幾年,能親眼看到我們自己國家的發(fā)展。但希望不能太高,希望太高就會變成奢望。按照五年來計劃,爭取延長。”從這一時間表中,我們可以稍稍觸碰到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晚年的心路歷程。
街頭采訪: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全國道德模范吳菊萍:去年我在做一個公益項目,全國各地跑去幫助婦女創(chuàng)業(yè)。今年想把項目做得更好,所以還是會全國各地跑吧,但是我希望能留點時間陪陪父母和孩子。
一位陪家人散步的年輕男子:不唱這首歌都還不會想,是啊,時間都去哪兒了呢?上班。平時都上班,現(xiàn)在趁沒上班就陪奶奶出來走走。
一位上班族:都在家陪小孩,上班。反正我覺得就這樣,普普通通過,平平淡淡的過,但是也覺得在平平淡淡中體驗幸福。
一位公園里的老人:在一公園,時間都花一公園了。我們都老了,就是玩玩,家里都沒什么事情可以做了。
一位退休老人:時間去哪了?我們退休工人能干嗎,在家里上上網,買買菜。
研究員顧希佳:這個時間有時候就這么糊里糊涂過去了。但有時候又很糾結,好像很多時間都白白浪費掉了。要想辦法把它抓回來?,F(xiàn)在我年紀比較大了,感覺就更加突出了。
杭州市職工燈謎研究會會長潘培生: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常常感覺到時間不夠用,過去年紀輕的時候加班加點,現(xiàn)在就是歲數大了,加班加點少了,這樣就可以有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梢栽诳沼嗟臅r間充實自己。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博士后黃豆豆:在加速發(fā)展的今天,很多人容易被一種“速成功”的理念所裹挾,強加給自己過大的壓力。事實上,對待成功,大可不必那么著急。因為時間不會改變長度,不會像來自星星的你里面都敏俊能把時間停留。我們只能把每一天的生活變得有意義有質量,所以我們不能改變時間長度,可以改變時間的寬度,讓每一天更有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