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夢筱
云兒愿為一只鳥,鳥兒愿為一朵云。
——泰戈爾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矛盾糾結(jié)的世界里,我們總是向往著那些我們不曾擁有和得到的東西。就像一只提心吊膽的鳥兒向往著成為一朵自由自在的白云,漂泊無根的白云卻羨慕安穩(wěn)富足的鳥兒,事物的珍貴,往往只存在于得到之前和失去之后。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里面寫,得到的是紅玫瑰,最終會變成墻上一抹蚊子血,沒得到的就是天邊白月光;得到的是白玫瑰,最后也無非衣襟上一粒米,沒得到的就是心口朱砂痣。對岸風(fēng)景總是更好更值得人們向往,即使那只是幻滅的臆想,即使那只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
又比如鄉(xiāng)村與城市。在城市中有徹夜燈火如不落星光,無論何時,總有地方充斥著噪音喧鬧。它有著繁華的表象,在這里你才感覺到你像是在血管里的血液,你在流動,你穿越這個城市的四肢百骸,你在真實地生活,充滿煙火氣息地生活。
而鄉(xiāng)村就不一樣了。在大多數(shù)鄉(xiāng)村,星光漸起之時就沒有燈光了,入夜后的鄉(xiāng)村更是安靜得可以聽到遠處的狗吠雞啼。安靜的鄉(xiāng)村讓人有一種沉淀感,你感覺自己像是一尊古董,已然滄桑。每一個安靜而如墨般厚重的夜,都像是時間盡頭,地老天荒。你樸實又自在的生活,沉默在這古舊中。
我曾聽聞無數(shù)年輕人背起行囊,遠離親友,從故鄉(xiāng)出發(fā),這樣莽撞地一頭扎入城市洪流;也曾讀過不少關(guān)于鄉(xiāng)間隱居的故事,從紅塵世界倉皇逃離或淡然轉(zhuǎn)身的人,這樣隱居在古樸山村。
你要往何處去?
陶淵明筆下有一個大多數(shù)人向往著的世外桃源,是那樣一個與世隔絕的閉塞山村,有十里桃花,可以不問世事,無人打擾,只是沉湎于此。但是隨著信息技術(shù)發(fā)展進步,最為人恐懼的事情之一,其實是與外界聯(lián)系的消失。我曾看過一部小說,探討如何才算是死去。書中說,一個人真正的死亡,不是心臟停跳也不是腦死亡,而是最后一個人都忘記了他的時候。那是他與世界失去聯(lián)系的時候,像是被隔離,外界的任何變化都與他無關(guān),好比被遺忘在時間的上游,你無法永遠把自己埋在多年前的沉積舊事里。
你的天堂,在哪里?
是你向往的那些東西嗎?
你是要平平淡淡地珍惜這可以輕易擁有的平凡,還是要奮不顧身地追求那些可能存在的幸福?
又或者說,在你的定義里,什么是幸福?
大多數(shù)人把幸福看做理想的一種最高追求,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
但我想,每個人所擁有的平凡,都已經(jīng)是某些人傾其一生無法擁有的幸福了。
云與鳥互相羨慕向往對方的平凡,鄉(xiāng)村與城市有著尖銳的沖突卻又奇跡般地互補,世外桃源是個一千種人有一千種矛盾定義的悖論。
每種平凡,都已經(jīng)是一種幸福了。
那么,你往何處去?
‖四川省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xué)?!笇?dǎo)教師:杜世民
這是篇很有哲學(xué)意味的文章,以泰戈爾的一句詩“云兒愿為一只鳥,鳥兒愿為一朵云”開篇,探討了“人生就是得到和失去的共存體”這樣一個命題:云和鳥,白玫瑰與紅玫瑰,城市與鄉(xiāng)村……無論哪種選擇都將失去另一方,而之后一句“ 你要往何處去?”又把思考引向了深入——即使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都有不為人知的痛苦,你所希冀的高高在上的幸福真的會存在么?文章到此,才把作者真正的用意揭示出來:其實每個人所擁有的平凡,就是他人無法擁有的幸福,珍惜你所擁有的平凡日子,其實就是一種幸福生活。如此玄奧晦澀的哲學(xué)命題,在作者的筆下,卻是如此娓娓道來,散淡有致,這不能不讓人佩服這位初中生深刻的思想和雋永的文筆。
【適用話題】選擇、得到和失去的、平凡也是一種幸?!ㄆ阶樱〆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