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明
摘要:體育是人類活動的一種現象,也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其中同樣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信息和內涵。但在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并不十分突出,或比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發(fā)展。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值得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人文精神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并在提高高校的軟實力方面有積極意義。為此,應十分重視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鑒于此,分析了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內涵、實施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作用,并提出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合人文精神幾點建議,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人文精神;融入;建議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04-0064-02
1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
1.1人文精神的內涵
所謂的人文精神,其實就是指一種態(tài)度,即能夠正確對待自然、社會、他人和自我的一種態(tài)度[1]。人文精神是生命存在的一種形式,更是實現生命價值的重要過程。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內涵則更為具體,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的身心得以和諧發(fā)展,即通過教學活動在塑造學生強健體魄的同時,向其傳授健康和體質、生存與生命、生理和心理等知識,以使學生得到關于生命、價值、人性、精神、人權等方面的正面信息,從而懂得珍愛生命、表達關愛、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1.2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與其他教育不同,人文精神教育試圖解決的是心靈問題,而非頭腦問題,因此,其實質是充滿智慧性的、精神性的一種教育方式。人文精神教育不是少部分人的專利,而是具有普遍性、大眾性、社會性、廣泛性的特點。因此,建構起來的人文精神是必須親自完成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推卸。可見,人文教育本質上屬于義務教育,也是一種普及教育行為。以往體育教學計劃中幾乎沒有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內容,學校和教師也普遍存在一定的思想誤區(qū),表現在過分重視專業(yè)技能教育,而忽視了文化、人格方面的教育,無論是從近期還是長遠來看,都是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另外,在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國高校的體育教育也處于不斷的改革中,并試圖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束縛,真正培養(yǎng)出全能型的人才。但實際上,很多高校依然處于舊式的教育模式中,教學方法枯燥、乏味,很多教師通過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機械地傳輸理論知識或基礎的技術技巧,這種片面強調外在價值的教學方式淡化了教學能夠提升人的精神內涵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的個性、啟迪人的智慧、煥發(fā)人的天性,體育教育與其他科目一樣,也是改造人、教育人的重要過程,若在教育過程中不融入人文精神,就失去了體育教育的價值。因此,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重要舉措,是很有必要的。
1.3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作用
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的重要場所,是全面發(fā)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學校有義務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或思想,這也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偨Y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1)起到教育指引的作用:高校體育以健體育人為主要目標,通過在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具體包括體育的價值、情感、理想、物質條件、制度、道德等,以起到規(guī)范學生行為、引導其思想、塑造其現代意識、磨煉其意志力的作用。同時,通過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2)起到娛樂調節(jié)的作用:體育活動具有娛樂性的特點,高校體育教學也以實踐活動作為主要的教學形式。因此,公共體育課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調節(jié)學生的緊張情緒,增添生活情趣,調劑單調的學習生活等。若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內容,會使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提高組織活動能力、社會活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藝術欣賞能力、文化素養(yǎng)等,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3)起到激勵凝聚的作用:競技性是體育運動的一大特征,體育競賽中必然會有勝敗之分,而勝敗直接關乎個人、團體、學校的榮辱,這就要求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盡最大的努力去拼搏、去挑戰(zhàn)、去創(chuàng)新、去競爭。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并激勵其傾盡全力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提高其責任意識。
2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建議
2.1教師自身注重人文素質修養(yǎng)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其人格魅力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若體育教師僅在課上教會學生體育技能和體育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靈魂、思想、智慧等方面的培養(yǎng)和引導,即忽視了行為訓練、意志鍛煉、情感體驗等,就不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同時也偏離了教育的本質。因此,教師應首先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這是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前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塑造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知識淵博、情感豐富、品質優(yōu)秀、行為規(guī)范的個人形象,通過高尚的人格魅力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并影響和感染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例如,教師可把教學的過程看作是與學生一起發(fā)現真理、一起進步成長的過程,改變以往知識傳授者的姿態(tài),而以研究的態(tài)度從事教學活動,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多發(fā)言,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可就某一觀點進行爭辯,使其懂得放棄和堅持的重要性。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改正錯誤、互相尊重、謹慎謙虛的人文精神。
2.2加強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教育
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對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發(fā)展有深遠影響,我國的體育文化也是從傳統(tǒng)的文化中發(fā)展而來的,帶有明顯的傳統(tǒng)文化烙印。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蘊涵濃厚的人文精神色彩,如重視禮儀廉恥教育,注重人文修養(yǎng)、道德標準等,這些都與人生境界、人格理想等緊密相連。因此,加強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教育同樣非常重要。
例如,太極拳是我國古代就流傳下來的一種體育運動項目,其中蘊涵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養(yǎng)。進行傳統(tǒng)體育文化教育的關鍵在于古為今用、取其精華,使用陶冶的教育方式,將體育教學和人文知識很好地結合起來,達到使傳統(tǒng)體育文化中所包含的精華理念轉化為理想人格的目的[2]。endprint
2.3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
要想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目標,構建“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是必然的選擇。因為“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是遵循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著眼于塑造理想人格、發(fā)展獨立自主意識的一種全新的教育觀。這種教學理念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理想、情感等方面,有助于學生找到和明確人生理想與目標,完善人格發(fā)展,以嶄新的形象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改變以往以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為主的教學理念,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的內在品質。
2.4注重加強學生的人格教育
受家庭、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如今的大學生很多都存在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顧他人感受等現象,其心智表現很不成熟。因此,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應十分注重學生的人格教育,使其能夠成為擁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培養(yǎng)其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懂得團結協(xié)作、堅持不懈等品格。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足球教學時,應強調團結協(xié)作和集體榮譽的重要性,通過灌輸這些思想使學生明白足球場并非個人的秀場,而是體現一個團隊整體實力和魅力的舞臺。另外,加強學生的人格教育,可使其樹立良好的科學道德。所謂科學道德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即不弄虛作假、尊重他人、尊重事實、敢于面對錯誤或堅持真理的一種態(tài)度;二是正確對待科技成果社會功效的態(tài)度,即教育學生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3]。這些品質都需要經過精心的培育才能形成。因此,教師應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各種細節(jié)融入人格教育的內容,以健全學生的人格。例如,對青年人來說,榜樣具有無窮的力量,體育教師可在教學中宣傳有關體育明星的事跡,引導學生找尋到真、善、美的真諦,從而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和科學道德,以激發(fā)學生奮起拼搏的精神。
2.5注重開展體育精神教育
體育運動作為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財富,已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體育運動中所蘊涵的體育精神也由此形成,這種精神對一個民族的生存、發(fā)展均至關重要。目前,競技類的體育比賽對全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其內涵更加豐富、外延也更加寬廣。體育比賽所蘊涵的意義已超過比賽本身,成為一種時代精神,其中蘊涵著諸多的人生哲理。因此,體育教師應十分注重開展體育精神教育,這里的體育精神主要是指“奧林匹克精神”,這是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可在教學活動中宣講奧林匹克精神,包括講解體育運動的宗旨、真諦等。通過體育精神教育糾正不正當的競爭觀念,啟發(fā)學生敢于拼搏、正確對待他人、客觀定位自己。
3小結
綜上所述,將人文精神教育融入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表現,更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必然選擇。為此,教師應十分重視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并首先從自身做起,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通過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進行傳統(tǒng)體育文化教育、體育精神教育、人格教育等,也是融入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學校和教師應共同營造出有濃郁人文氣息的育人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孫國寶.論人文精神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融合[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3):133-134.
[2]陳學海,趙時,全海英.人文精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華章,2013,(18):227.
[3]]程麗芬,溫元秀.和諧社會背景下高校體育人文精神之研究[J].科教導刊,201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