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俠
摘 要: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普及與高度滲透,改變了圖書館原有傳統(tǒng)管理模式,開辟了新的傳統(tǒng)管理與數字化管理并存的格局,盡快的適應和完善這兩種管理模式的融合才能夠更好的為讀者提供良好的圖書館管理服務。該文重點對傳統(tǒng)管理模式與數字化管理模式之間存在的差異關系及數字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對當前圖書館管理的新格局進行解讀。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 數字化 轉變
中圖分類號:G2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c)-0195-01
近年來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在我國許多領域都進入了數字化管理時代。隨著時代的進步,數字化圖書館的出現是時代的要求是必然的,伴隨著數字化圖書館的出現,和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圖書館的管理有了新的需求,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因此數字化信息管理為圖書館管理工作開辟了新的途徑,使圖書館管理模式由傳統(tǒng)單一的人工管理轉向了人工與數字化管理并存的新格局。隨著這種新格局的產生也帶來了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
1 當代圖書館管理新格局的形成
圖書館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以集整理搜集資料和圖書收藏為核心機制,以為他人提供信息參閱為主要目的的機構。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也隨著圖書館的產生而形成。傳統(tǒng)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是以紙質圖書、雜志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系列管理機制,是維持圖書館正常運作的保證。傳統(tǒng)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人對物的管理,主要的管理對象包括固定的信息載體和硬件設施。這種管理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種依托于時空而存在的非常穩(wěn)定的管理結構,但當電子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的發(fā)展并得到普及和應用的時候,伴隨著數字化圖書館的出現,新的數字化圖書館管理模式也形成了,這標志著圖書館管理的新時代到來了。
圖書館數字化管理指的是,將電子技術如計算機、信息卡、磁條碼、防盜器等先進的設備運用于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之中,目的在于使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這些高端的科技設備均以計算機操作為核心,在每一項與之相對應的管理工作中發(fā)揮著作用,以輔助監(jiān)控及管理工作。但即便數字化管理能夠是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效率更高、更加快捷,但有些人工的管理工作確是無法替代,這也就形成了當下傳統(tǒng)管理模式與數字化管理模式雙軌并存的圖書館管理的新格局。
2 傳統(tǒng)與數字化管理模式之比較
傳統(tǒng)圖書館管理模式與數字化圖書館管理模式在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中都發(fā)揮著其各自的功用,二者有著各自不同的優(yōu)勢和特征,同時在管理工作中能夠形成一定的互補關系。傳統(tǒng)圖書館管理模式與數字化圖書館管理模式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管理對象的差異
從管理對象上來看,相較于傳統(tǒng)圖書館管理模式全部依仗體力勞動完成對“物”進行管理有所不同,數字化的管理模式更傾向于信息的管理,其中包括設備反應的圖書信息、編號、具體放置位置、歸類信息檢索等方面的管理。數字化管理能夠更加迅速準確的的定位到這些信息,為管理工作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數字化管理不僅對于一般的日常工作進行信息的管理,在對于電子閱覽方面,更是無法替代的,網絡、數據庫等信息的管理也是數字化管理服務的對象。
2.2 管理方式的差異
傳統(tǒng)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是一種單線性的管理活動,每個管理員肩負著不同的管理任務和使命,各管理部門和層級之間由于分工的不同存在著明顯的界限。這種管理方式對于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不變,管理過程過于復雜。數字化管理模式有效的達成了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脈絡,使管理工作趨于配合式和開放式工作方法,能夠有效的較少管理工作中各部門之間相互協(xié)調的時間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也是公開的,這樣每個成員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管理工作進行到了哪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及時的針對信息做出針對工作內容的調整,提高了整體機制的運作效率。
2.3 管理理念的差異
傳統(tǒng)的圖書館管理是以物為工作核心的人的勞動行為,強調以物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管理的過程中一切工作的展開都是圍繞著物來進行,信息的流動性不大,反而體力勞動的工作量卻很大,容易使人產生疲乏、厭倦的心理。數字化管理強調的是信息流通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人通過從計算機中找到相關的信息,然后通過信息進行調度和分配,能夠提供點對點的服務,減小了人工管理的難度同時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2.4 管理標準的差異
傳統(tǒng)的圖書館管理模式重點是在對物進行管理,因此對于物品的完整性和損壞程度的管理要求高一些,而數字化管理更傾向于對于信息的管理,所要求準確性、時效性高一些,另外對于數據信息的安全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因此數字化管理雖然對于物件的完整性上要求沒有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高,但是在技術信息上及設備配置上的投入上要求卻是相對要高的。
3 數字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數字化圖書館管理模式雖然是一種相對傳統(tǒng)管理模式而言更加迅捷、高效、省力的管理方式,但是它也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因此在具有一定的技術先進性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也是完善數字化圖書館管理的關鍵之所在。
首先,數字化管理模式是一種基于高科技的管理模式,所以對于技術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然而在從事圖書管理的成員中對于這些高科技核心技術的掌握是有限的,有些成員甚至連普通的技術操作完成起來也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技術的需求和人員的配置之間是存在矛盾的。在應對這一問題上,一方面要注意管理工作的分配,應該把掌握相應技術的人員進行合理的分配,另一方面應加強業(yè)務培訓讓館員的業(yè)務素養(yǎng)得到提高以適應工作的需要,另外,吸取一些新的科技力量是有必要的,引進一些高素質的人才加入到管理服務行列中來既能夠解決技術上手困難的問題,同時還能促進行業(yè)內管理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其次,在讀者服務方面,由于數字化管理計算機等其他電子信息設施的更加普遍,這樣也導致了管理員與讀者之間的接觸少了,而是讀者直接與第三方設備接觸,然后再由設備反饋信息,對于檢索這樣的工作計算機能夠很好的為讀者提供服務,但是對于一些古舊文獻,或者一些計算機檢索不到的內容還是需要人工來解決的。因此,在數字化圖書館管理進行的同時,必要的人工服務還是應該配備的,這樣才能讓讀者體驗到人性化的服務水準,細致周到的人工服務能夠使讀者更加輕松的享受借閱和閱讀的樂趣。對于電子閱覽,應該給予讀者必要的在線幫助服務,能夠及時的解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讓讀者的閱讀體驗得意完善。
當前數字化管理模式與傳統(tǒng)管理模式并存的圖書館管理新格局對于過去單一的人工服務管理而言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是仍然還有許多問需要解決,除了文中已經調到幾點問題,在文稿的復制與存廢、文獻的采集購買、文獻的儲存于保管方式等方面都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來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探討,但數字化的管理模式,無疑是為圖書館的管理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迎接我們的還有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只有不斷對數字化圖書館管理模式進行完善,才能是圖書館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的高度,而這個高度終將會到來。
參考文獻
[1] 趙建梅.論網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的服務創(chuàng)新[J].圖書館論壇,2011(4).
[2] 許青娥.圖書館數字化管理的幾點探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