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張鵬
nubia:探險者之旅 注定不會平凡
本刊記者 | 張鵬
再高超的行銷策劃、再精良的研發(fā)團隊、再嫻熟的商業(yè)運作,最終也抵不過消費者初見手機時那幾秒鐘的“心動感受”。
讓拍攝銀河進入手機時代,這是nubia團隊在成功運作了“第一夫人手機”僅3個多月后,為我們帶來的又一個驚喜。
作為中興通訊嘗試擺脫傳統(tǒng)終端商身份,全面轉型互聯(lián)網營銷和B2C平臺的“特種部隊”,nubia自誕生之日就被賦予了不一樣的使命和目的,而“探險者”之旅注定不會平凡。
7月初,nubia如期發(fā)布了Z7系列,其中包括nubia Z7、Z7 max和Z7 mini三款手機。Z7號稱是全球最強的拍照手機,它甚至可以拍攝星軌、銀河以及浩瀚的星空。
猶記得在nubia Z7的新品發(fā)布會上,來自手機圈內的眾多專業(yè)人士、新聞媒體、攝影發(fā)燒友以及現(xiàn)場粉絲全程都被現(xiàn)場濃濃的攝影氛圍所感染,大屏幕上反復播送的是拍攝技巧與攝影功能,展廳外一幅幅用手機拍下攝影作品也惹人駐足,與傳統(tǒng)意義上“拼價格比參數”的手機發(fā)布流程相比,nubia Z7的發(fā)布更像是一場攝影發(fā)燒友的歡聚。
拍照確是手機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功能,尤其在當今人人皆自拍的網絡社交年代里,“拍與被拍”似乎已經成為手機用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某網站去年底做的“用戶最喜歡的手機功能”排行中,拍照功能的受熱捧程度始終穩(wěn)居“前三甲”。
也正因如此,白熱化的手機產品比拼中才有了OPPO的260度旋轉攝像頭、三星可變焦的鏡頭手機,以及拍照與修圖兼得的美圖手機等等,當然,這些手機產品對于拍照的定位大多放在了“手機、拍照兩不誤”的層面,但在nubia看來,這還遠遠不夠,在近似殘酷的手機市場競爭中,惟一能給用戶留下印象的方式只有一種——做到極致。
所以,nubia在Z7系列發(fā)布時喊出了令業(yè)界唏噓的口號——手機中的單反機,這在手機行業(yè)絕乎僅有,而這種對企業(yè)自身近乎苛刻的產品實現(xiàn)目標,也剛好詮釋了nubia對于極致體驗的理解。nubia手機總經理倪飛曾在其微博中提到,“我們所有的工作只有一個核心:用戶體驗,無論是拍照功能、體感操作還是硬件配置,一切都是關于用戶體驗,而我們的理想就是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
作為中興旗下獨立運作的子品牌,創(chuàng)建于2012年10月的nubia雖然只是手機行業(yè)的“新面孔”,但對于手機的拍照功能卻是早有規(guī)劃。nubia團隊在組建之初就同期成立了影像研究所,專門對于“智能手機如何實現(xiàn)單反效果”進行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
這一次,由nubia Z7拍攝的銀河照片成為人類攝影史上用手機拍攝銀河的先例,并正式被北京天文館永久收藏,則是nubia向業(yè)界遞交的一張答卷。眾所周知,拍攝銀河、星軌對于相機和攝影者而言都有很高的要求,這往往需要專業(yè)的設備和技術予以支撐,比如相機的曝光時間、色溫控制、ISO等等,所以nubia當初在研發(fā)這一手機單反時,也是面臨一系列無法想象的困難。
在經過反復嘗試和多次失敗之后,nubia最終將手機拍攝圈定在“三大專業(yè)功能+一鍵式式應用”,也就是說單反手機必須具備:1.業(yè)界獨有的對焦、測光、白平衡分離功能;2.F2.8-F22的電子光圈;3.降低噪點的慢門與實時B門功能。這些功能對于攝影發(fā)燒友固然實用,但對于大部分非專業(yè)攝影者而言卻是望而止步,因此nubia又研發(fā)了獨有的一鍵式拍攝,幫助用戶所見即所得地拍攝星空。
除了主打拍攝功能,nubia的Z7也在其他方面有所考量,比如還算上乘的硬件配置,面向4G時代的三網互通雙4G制式,以及國內率先接入TSM平臺、內置安全芯片,支持銀聯(lián)閃付等等。
現(xiàn)在,這款“手機中的單反機”Z7系列已經在電商平臺正式上線銷售,至于這次有關“星空的探險之旅”成效如何,還要看具體的銷售數字和用戶體驗的反饋。
對于nubia的未來,倪飛自信滿滿,在他看來,國產手機超越蘋果、三星應該就是這1~2年的事情。雖然目前中國手機市場是群雄逐鹿的局面,但在1~2年內,中國手機廠商中就會角逐出幾個“最好的品牌”,與三星和蘋果抗衡。
不難總結出,nubia的“強大自信”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作為中興終端的特種部隊,nubia沒有沉重的機構負擔和舊有的運營限制,創(chuàng)新和嘗試才是它的主營;二是擁抱互聯(lián)網,嘗試B2C,這些銷售機制對于定位中高端的nubia而言恰逢其時;三是對產業(yè)鏈的掌控,借助母公司在終端產業(yè)的長期積累,嫻熟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對上下游產業(yè)鏈的掌控力都有效幫助了nubia快速進入量產軌道;四是經驗中總結教訓,正是看到了母公司中興在知識產權上所走的彎路,nubia無論從品牌商標還是技術創(chuàng)新都選擇在第一時間內申請專利,公司甚至每周都會舉行相關會議,確保將知識產權意識融入公司日常的運作中。
當然,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nubia能否為中興重開終端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再高超的行銷策劃、再精良的研發(fā)團隊、再嫻熟的商業(yè)運作,最終也抵不過消費者初見手機時那幾秒鐘的“心動感受”,也就是說,如何捕捉用戶內心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蕓蕓的手機用戶中,有些是“強調設計為上”的外觀主義者,有的則是“喜于跑分拼參數”的手機硬件專家,有些是“至死不渝”的品牌迷戀黨,還有一些是“計較性價比”的產品實用派。
已經看到的是,如OPPO、ViVO一類產品滿足了大量的外觀主義者,蘋果以體驗和性能成就了手機品牌的霸主地位,三星以明星效應和全線產品成就了高端品牌,小米則精于互聯(lián)網營銷培養(yǎng)了大批的“死忠”米粉。面對終端格局漸現(xiàn)的本土市場,nubia的這種“極致做法”又能否殺出一條血路呢?
如此看來,背負中興終端創(chuàng)新希望的nubia,未來之路注定不會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