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丁萬英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風格特點
文 丁萬英
講話,既是一門語言的藝術(shù),也是一個人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更是一個人立場、態(tài)度、方法和感情的表達與能力水平的展現(xiàn)。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可以感受到他鮮明的風格特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崇高信仰始終是我們黨的強大精神支柱,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實執(zhí)政基礎。只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币粋€是堅持崇高信仰,一個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是兩個最根本的問題。信仰動搖,政治上就會迷失方向,就會變成利己主義、實用主義。習近平同志認為,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因為缺乏理想、缺少信仰、精神迷失。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chǎn)黨人經(jīng)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那么這種堅定的立場和信仰來源于哪里呢?來源于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解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認識。一些同志覺得共產(chǎn)主義太遙遠,因而信仰動搖,就是因為對馬克思主義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不正確。習近平同志多次用革命先烈的例子來講這個道理,說革命先烈盡管知道他們追求的理想并不會在自己手中實現(xiàn),但堅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持續(xù)努力,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實現(xiàn)。他們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對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認識的統(tǒng)一?!耙Фㄇ嗌讲环潘?,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共產(chǎn)黨人應有的根本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立場。對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講得最多、講得最深。十八屆一中全會剛剛結(jié)束,他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就強調(diào):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jié)奮斗。在首都各界紀念現(xiàn)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他指出:要依法公正對待人民群眾的訴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決不能讓不公正的審判傷害人民群眾感情、損害人民群眾權(quán)益。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fā)工作時,他引用鄭板橋的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痹诟拭C省調(diào)研考察時,他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農(nóng)民工的辛勤勞動和奉獻,要更多關心、關愛農(nóng)民工,特別是不能拖欠、克扣農(nóng)民工工資,維護好農(nóng)民工合法權(quán)益。他強調(diào),對人民群眾要有真感情,真正同人民群眾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不能沽名釣譽、不作秀。以上這些,都表達出習總書記心系人民、熱愛人民的鮮明立場和真摯情感。
早在任中央黨校校長時,習近平同志就專門作過《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的專題報告,在這篇報告中,他指出:“具有歷史文化素養(yǎng),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歷史意識和文化自覺,即想問題、作決策要有歷史眼光,能夠從以往的歷史中汲取經(jīng)驗和智慧,自覺按照歷史規(guī)律和歷史發(fā)展的辯證法辦事?!?/p>
習總書記引用古典詩文和歷史典故更是隨處可見,說明他讀了很多歷史書籍。比如他講宣傳工作要創(chuàng)新時,引用“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講反腐倡廉要以身作則時,引用“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講要防微杜漸時,引用“蠡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講反對“四風”時,引用“奢靡之始,危亡之漸”。在講到領導干部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時,引用春秋時宋國大夫正考父在家廟的鼎上鑄的銘訓:“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币馑际钦几冈?jīng)三次被國君任命為上卿,每一次都是誠惶誠恐。第一次是彎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時總是順著墻根兒走路,生怕別人說自己傲慢。盡管是這樣,但也沒有人看不起自己或膽敢欺侮自己。不論是煮稠粥還是熬稀粥,都是在這一個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滿足了。作為幾朝元老,正考父不但沒有居功自傲,玩弄權(quán)術(shù),借機攫財,淫奢糜費,反而越來越謙恭節(jié)儉了,可謂是終身守節(jié)不移,官品、人品均堪稱高潔!總書記說:“我看了這個故事后很有感觸!”
縱覽習總書記系列講話,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鑒古察今,繼往開來”這八個字的分量。習總書記的講話從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從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近代以來170多年奮斗史,從我黨成立90多年、執(zhí)政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歷史出發(fā),講黨的來源和歷史定位、歷史責任,探究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勇于直面現(xiàn)實難題,并且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提出應因之策、破解之道,從深厚的歷史視角看待問題,更具說服力,更加堅定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曾經(jīng)專門作了“努力克服不良文風(長、空、假),積極倡導優(yōu)良文風(短、實、新)”的專題報告,他指出:“黨風決定著文風,文風體現(xiàn)出黨風”,要求我們的文件、講話、文章要“有的放矢,體現(xiàn)群眾意愿,讓群眾愿意看、看得懂,愿意聽、聽得進”。習總書記有著長期的基層工作經(jīng)歷,深諳民間疾苦,洞察人情世故。所以他的語言生動鮮活,說理透徹。如在《在河北調(diào)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的講話》中,他講反腐敗要健全制度時說:“要把籠子扎緊一點,牛欄關貓是關不住的,空隙太大,貓可以來去自如?!敝v城鎮(zhèn)化建設時說要多栽樹少拆房,讓人們記住鄉(xiāng)愁的味道。這樣具有生活氣息的鮮活語言還有很多,不熟悉基層生活的人恐怕都很難理解!
總書記講話中所體現(xiàn)出的堅定的理想信念、真摯的為民情懷和厚重的歷史意識這幾個特點非常鮮明,同時,總書記的講話的文風樸實生動,情真意切,深入淺出,富于哲理,說的是老百姓的話,講的是老百姓的事,不是官樣文章,非?!敖拥貧狻?,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借鑒。
中共張家口市委黨校
(責編/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