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丁玲
(廣東省羅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東 羅定 527200)
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的效果分析
陳丁玲
(廣東省羅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東 羅定 527200)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的效果。方法 將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120例抑郁癥患者的臨床資料作以回顧性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HRSD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HRSD評分明顯小于對照組,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干預前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改善抑郁癥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
綜合護理干預;抑郁癥;康復
抑郁癥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臨床上常見的心理障礙疾病,以持續(xù)顯著的心情、精神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病程較長,病情也反復無常,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自殺的情況,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多潛在的危害,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1]。近年來,我院探討在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基礎上,采取一系列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有效地促進了抑郁癥患者的康復,現(xiàn)將具體資料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120例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齡19~71歲,平均43.2歲;病程6個月~19年,平均5.9年;在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的原則下,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60例,干預組6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且入選患者均排除嚴重精神病、嚴重軀體疾病者,均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持續(xù)配合治療,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檢查均無異常。
1.2 方法
對照組60例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干預組60例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主動熱情的態(tài)度,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耐心與患者交談,傾聽患者的傾訴,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一方面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一方面根據患者的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會患者正確對待社會人際關系,學會用合理的方式宣泄負面情緒,確?;颊吣軌蚍e極配合治療,取得預期的康復效果[3]。
1.2.2 認知干預:抑郁癥的發(fā)生與患者本身錯誤的認知有很大關系,因此,在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時,要重視對于患者的認知干預。在與患者充分溝通,了解患者的認知狀態(tài)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有步驟的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養(yǎng)成正確的認知習慣,逐步開始積極健康的生活[4]。
1.2.3 社會家庭支持干預:抑郁癥患者的康復離不開社會家庭的支持,因此,在患者整個康復過程中,必須取得患者家屬及社會關系的大力配合,消除社會壓力,做到親人陪伴[5]。盡量調動起社會家庭關系,幫助患者充實日常生活,并讓患者主動參與到有興趣的休閑娛樂活動中,從而發(fā)掘患者內心的積極力量。通過社會家庭等各個方面關懷,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和幫助,進而幫助患者逐漸減少內心的負性情緒,樹立起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1.3 療效評價標準[6]
①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RSD)對護理干預前和干預后6個月兩組患者的抑郁情況進行評定,各相關項目均按0~4分測評,分值高抑郁程度重。②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I-74)對護理干預前以及干預后6個月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進行評定,各項目按照1~5級進行評分,分值高生活質量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處理采用SPSS15.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RSD評分比較分析
表1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干預前的HRSD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HRSD評分明顯小于對照組,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析
表2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干預前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RSD評分比較分析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析
抑郁癥的發(fā)生與遺傳、生化、心理及社會等多種因素有關,好發(fā)于好強求全、固執(zhí)認真、內向性格及與人相處不融洽的人群中。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認知干預及社會家庭支持干預,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HRSD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以大大提高抑郁癥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幫助患者盡快減少不良心理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1] 徐梅,廉法英.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產后抑郁患者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9):414-415.
[2] 隋海秀.文拉法辛聯(lián)合護理干預治療產后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3,6(9):58-59.
[3] 夏春芝.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3,9(10):155-156.
[4] 劉琴,陳金,黃云清,等.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康復的臨床觀察[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10,23(2):113-115.
[5] 楊翠英,張貞,金云紅,等.社區(qū)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康復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19):2458-2459.
[6] 萬麗顏.抑郁癥綜合護理干預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 11(14):365-367.
表1 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前T淋巴細胞亞群及免疫抗體的比較
表2 治療組及正常新生兒組T淋巴細胞亞群及免疫抗體的比較
表3 治療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及免疫抗體的比較
T淋巴細胞亞群中CD3細胞為成熟的T細胞,CD4為輔助性T細胞,CD8為抑制性T細胞。T輔助細胞與T抑制細胞處于相互平衡狀態(tài),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感染初期由于新生兒吞噬細胞殺菌活性比較差,侵入呼吸道的細菌被吞噬細胞吞噬也不易被清除。這些抗原刺激免疫系統(tǒng)及支氣管相關淋巴組織,使T細胞向支氣管和肺組織轉移,導致外周血T細胞各亞群減少[1]。新生兒出生時IgA較正常低,但IgG變化不大,因為新生兒體內90%IgG來自母體,出生3-4個周才由自身合成[2]。
匹多莫德(polimod,又名pidotimod)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高純度二肽,化學名3-L-焦谷氨?;?L-4-噻唑烷酸,是目前全球唯一口服給藥后能確知其生物利用度的免疫刺激調節(jié)劑,該藥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但與抗生素治療相結合,可有效的改善感染的癥狀和體征。匹多莫德作用于免疫反應的不同階段,在快反應期,它可刺激非特異性自然免疫,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細胞毒作用[3],增強多形性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催化作用,吞噬作用及殺傷作用[4]在免疫反應中期,它可調節(jié)細胞免疫,促進白細胞介素-2和γ-干擾素的產生[5]。誘導T淋巴細胞母細胞化,調節(jié)Th/Ts的比例使之正常化,在慢反應期,可調節(jié)體液免疫,刺激B淋巴細胞增殖和抗體產生。
本研究表明匹多莫德可有效地多環(huán)節(jié)增強機體抗感染免疫反應,顯著提高各項免疫指標,提高新生兒出生后感染肺炎的治愈率,縮短病程。匹多莫德可應用于產婦、新生兒、嬰幼兒,安全,使用方便,起效快。有一定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符川,楊錫強.T輔助細胞的免疫應答與哮喘[J].國外醫(yī)學:兒科學分冊,1999,25(1):101-103.
[2] 陳昌輝,李良忠,葉長寧,等.早期新生兒不同日齡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補體的變化[J].新生兒科雜志,1998,13(6):257-259.
[3] Llim T,Boambelli G.Nkall Cytotoxis avtivity induced by a synthetic immunostimulant (pidotimod):an invitro study[J].J Chenaother, 1991,3(3):147-149.
[4] Pugliese A,Blglino A,Uslenghi C,et al.Evaluation of pidotinod effect on the immune system[J].Int J Immunotherapy,1992,8(40): 212-217.
[5] Meromp L,Bprghi M,BraofuinW,et al.InVitro and in Vivo affect of the Compoud PGT/IA on human cymphocytes[J].J Chemother, 1991,3(3):150-154.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Effect
CHEN Ding-ling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uoding, Luoding 5272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0 case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8 to 2012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or the. Result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treatment HRSD scor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RSD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by comparison,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observation group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y comparison,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epression; Rehabilitation
R749.4+1
:B
:1671-8194(2014)05-0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