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雅真
【摘 要】對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來說,作文學習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知識板塊。這一時期的小學生正處于寫作的起步階段,對作文的本質還不清楚,也不知道如何寫好作文。教會他們寫作,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仿寫、閱讀等等。而本文主要從生活的角度,探討如何引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以生活為師,提高作文能力。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作文
中國的作文教學有著很長的歷史,也有很多關于作文教學的研究。例如“述而不作(《論語·述而》)”、“本于內心的郁積,發(fā)乎情性的自然(葉圣陶)”、“生活教育(陶行知)”。不過,根據(jù)目前小學基礎教育來看,學生的作文問題依然很大,教學脫節(jié)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是重要根源。因而開放課堂,帶領學生走近生活是引導小學生寫好作文的重要教學途徑。
一、生活作文的基本理念
(一)以學生為本
要教會學生將“要我學”的作文學習思維變成“我要學”。實際上,寫作文關鍵要有興趣,當學生對此產生了興趣,寫作時就不會感到苦惱,而且還會將之當做生活的樂趣。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喜歡寫作的興趣,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寫作的快樂。
(二)貼近生活
一篇好的作文,是離不開對生活的親密體驗。教師應該讓中高年級的小學生記住,要寫好作文就必須深入生活,對生活的積累是寫好作文的關鍵因素。因此,多讓學生感受生活,這是一種可靠的寫作方法。學生根據(jù)頭腦中想象的意象去寫作文,而這需要對生活的足夠積累,而不單單依靠寫作技巧。
(三)情真意切
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一般要求學生要主題明確,不過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做法,它容易致使學生在作文中說假話。所以,寫作時應該要求學生要感情真實,以真實的體驗去表達對社會與自然的看法,不說假話與空話,作文避免做作。這樣會幫助學生朝著正確的寫作方向前進。作文貴在真情實意,矯揉造作是一大弊病,對學生寫好作文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必須避免。
(四)個性表達
一直以來,小學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都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總是要求學生循規(guī)蹈矩地寫作,沒有注重學生的個性表達,怕學生因此寫不好作文,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更為有利的寫作空間與寫作條件,多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不要過于約束他們,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
(五)反復練習
寫作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平時的訓練,影響寫作能力的寫作訓練內容包含了生活、思維、技能、文體等因素。運用一定的方法進行寫作訓練是寫作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將寫作文當做一種習慣來反復練習,在寫作實踐中提高作文水平。
二、如何提高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學要想引起學生興趣,就需要將生活和作文密切聯(lián)系起來,并在課堂作文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以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來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為了讓學生能夠以生活為寫作基礎,就需要使之養(yǎng)成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積累素材、表達生活的習慣,這樣寫出好的作文。
(一)創(chuàng)建生活化環(huán)境
首先,構建具有生活情調的班級環(huán)境。比如在班上開展“健康快樂班級生活”的主題活動,主要對學生的生活行為和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當做重要工作。在黑板報中開辟“班級之星、守時小明星”等欄目,鼓勵學生展示才華,并將學生的好作文貼出來共同分享,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學習態(tài)度。例如在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第五單位作文學習中,教材要求讓學生根據(jù)童年回憶來寫有意義的事情。教師可以用多媒體來展示學生們童年玩過的游戲或者做過的趣事,激發(fā)他們的童趣。讓一部分學生自己來講述童年趣事,教會他們如何展開回憶選擇、內容重點,指導他們根據(jù)中心事件的發(fā)展順序寫清楚起因、經過、結果,寫出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表達真實情感,由此寫出有意義的作文,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
其次,構建心理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就是在課堂中,師生之間通過互動來形成良好的教與學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重視師生心理活動在作文課堂的影響力,其重點就是突破傳統(tǒng)作文教學方式,至始至終加強對學生的學習引導,這是生活作文教學中心理環(huán)境構建的關鍵。具體來說,在教學上教師可以對學生出題給學生思考,讓學生和老師換位來講解,表達他們心中的自我看法。在師生關系上,有的老師會對學生作文意識的薄弱產生抱怨,其實有些老師也寫不好作文,這就需要教師們首先要自己對生活有所感悟,能夠有較高的寫作水平,才能教會學生寫作。在鼓勵批評中,因為學生的性格各異,個性發(fā)展程度不一。教師需要用生活常識來教會學生怎樣發(fā)展個性,用更多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熱愛生活,以此來寫出健康、陽光的生活作文。
(二)積累生活素材
很多小學作文都是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封閉的課堂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作文思維,導致學生對生活缺少體驗,沒有積累到足夠多的生活素材。因而教師要把作文教學從課堂中延伸開來,讓學生在多彩的社會生活中、美好的大自然李去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以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心靈美作文教學為例,該單元的作文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讓他們發(fā)現(xiàn)生活美,并用文字記錄快樂的精神游歷,實現(xiàn)心靈和美的交融。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走進大自然,從大自然獲取寫作素材。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愛玩、好動,喜歡探索,教師應該因勢利導地給他們多提供機會去探索自然,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利用春游、夏令營等機會,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的魅力,融入大自然,并在活動結束后讓學生們根據(jù)課外活動經歷來寫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好作文。
(三)豐富校園生活
校園獲得能夠給學生營造濃厚的生活氛圍,加強學生的個體體驗,幫助他們學以致用。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叮囑學生多觀察校園,留心生活。將校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學生活動、學校集體勞動做成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給學生的展示講解,使之養(yǎng)成留意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以此激發(fā)寫作興趣。在組織學生參加活動、參與生活時。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在學校媒體除了做操,還有運動會、兒童節(jié)、歌唱比賽等等各種活動。學生可以通過開文藝活動來展示才華,提高表達能力,并豐富他們的學校生活,這些都是他們今后作文的寫作素材。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豐富學生感性經驗,充實學生的語言材料,拓寬學生的智力背景,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12冊第一單元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本單元的作文主題“樂趣”來教會學生怎樣從校園生活中尋找趣味。教師在課堂要和學生交流學校兒童節(jié)的舉辦的整個過程,讓他媽把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搞清楚,即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根據(jù)時間、地點、人物來展開文章。由于活動內容多,很多學生容易寫流水賬,教師需告訴學生如何詳略得當?shù)貙?,選擇最精彩、感受最深的地方詳寫。在平時的其它活動中也要這樣引導學生寫作,才能寫出好作文,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學生的興趣得到大幅度提高,那么他們的作文水平也才會真正進步。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充分根據(jù)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特點,引導他們回歸社會、回歸自然,以生活作文教學來教會他們如何去觀察與欣賞周圍的世界,用心去感受自己的生活,然后把生活感受與經歷寫進作文里,通過“我筆寫我心”的作文理念來加強和學生的寫作交流,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春霞.芻議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3(07)
[2]范曉暉.葉圣陶寫作教學觀探析[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4
[3]夏輝強.個性化作文教學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