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芬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語文課外閱讀做了具體明確的規(guī)定:“小學生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背誦優(yōu)秀課文60篇。”古人教導我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多讀書,讀好書。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快樂,獲取知識,還可以啟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他們對圖文的審美觀,幫助他們探索自我,進而建立起對各種事物的積極態(tài)度。
興趣是個體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表現(xiàn)為個體對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tài)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興趣也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主動地探索它??鬃釉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的興趣在課外閱讀中是極其重要的,也能讓學生終身受益。
一、激起學生的需要
需要是個體真實存在的或主觀感受的某種必要物的缺失,它是人腦對生理需求的反映。個體具有多種需要,這些需要可能成為個體行為的驅動力,也可能只具有潛在的影響。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通過課外閱讀活動而逐漸形成的,總是體現(xiàn)在具體情境之中。
因此,教師就要根據(jù)學生的特征創(chuàng)設一些具體的情境,從而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有的小學生雖然不愿讀書,但卻愿聽故事,能從講述者繪聲繪色的講述中了解情節(jié),認識人物的個性,知道事物的善惡,對所聽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未講的故事或未講完的故事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會有再聽的欲望。教師可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比如,在低年級兒童讀物中,如《白雪公主》《小紅帽》等,教師可以聲情并茂地講述這些童話中最有趣味、最富有感染力的精彩故事片段,教師在講述中,要善于故意“賣關子”,制造懸念,借機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導學生自己去看書,教師可以推薦書目,然后開故事會,可由教師講故事,也可由學生來講。教師利用學生愿意聽故事,講故事的心理,因勢利導地將講故事的活動轉移到讀書上,從而達到使學生對閱讀間接生趣的目的。
二、充分加強閱讀指導
由于年齡、心理、閱歷等的限制,小學生在獨立閱讀時常常會遇到不少困難,這會影響他們的閱讀興趣。這時教師和家長的作用就很關鍵了。我們知道學生閱讀得最多的就是名篇,如《赤壁之戰(zhàn)》選自《三國演義》,教師在講授這篇課文時,可向學生介紹三國的歷史背景,介紹一些突出人物的特點。同時還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向學生介紹一些名篇,如:兒童小說《寶葫蘆的秘密》,高爾基的《我的大學》,歷史讀物 《上下五千年》,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么》,古典小說《水滸傳》《西游記》,人文地理書籍《宇宙縱橫談》《海底歷險記》等;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他們的知識。
三、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
閱讀環(huán)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能夠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而這個環(huán)境應包括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
學生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尤為重要。可開辟“閱讀欄”,展示學生自己設計的手抄報、讀書心得,進行評比。為了辦好手抄報,寫好讀書心得,學生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就能積極主動地去收集、處理相關信息。學??蔀閷W生訂閱一些報刊,學校的廣播站也可開辟佳作賞析節(jié)目,并向同學們推薦優(yōu)秀的圖書……這樣,使學校有充滿“書香”與“墨味”,激發(fā)了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同樣,家庭也需要營造書香氛圍,促進學生的閱讀習慣。父母要一改往常獎勵孩子的方法,帶孩子走進書店,陪孩子選購適合他們閱讀的書。選購時要有充裕的時間讓孩子翻閱,并和他們討論,決定買哪些書。父母挑選避免孩子看到暴力、色情或觀念混淆的書籍。購書時也可以把漫畫書列入采購范圍,不過數(shù)量不宜太多,更要注意品質。
閱讀習慣需要透過氣氛和身教來培養(yǎng),父母有興致閱讀,孩子自然會閱讀,親子之間分享閱讀的樂趣,比催促孩子閱讀要有效果。另外為了保證資訊常新,家里需要有一份合乎孩子閱讀的報紙或雜志。
同時家校之間也要加強合作,如:建立家校合作聯(lián)系卡。課外閱讀,就其形式來講,絕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外讀書。因此與家長配合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建立學生課外閱讀家長聯(lián)系卡顯得非常重要。設計一張聯(lián)系卡,讓家長在相應欄內填上學生課外閱讀的書名,閱讀時間,進展情況等。形成班級,校園課外閱讀的網(wǎng)絡,讓學生時時處于讀書的氛圍中。當然,這種方法要以適度為準,同時要以學生同意為前提,根據(jù)學生的讀書需求來進行,否則,效果則相反。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是通過內因來起作用的。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主要在于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完成兩個轉變:一是把好奇心逐漸轉變成興趣,二是把興趣轉變成能力。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讓學生“厚積薄發(fā)”,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而后興風雨,生蛟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