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玲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特別是這些僻遠且經(jīng)濟條件相對落后的農(nóng)村,英語又是一門難以學習的課程。對于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孩子來說,學習英語是他們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是刻不容緩。
關鍵詞:多媒體;氛圍;熱情一、巧妙運用多媒體
多媒體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chuàng)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這符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入其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地進行英語交際活動。例如,下雨的情景課堂上難以再現(xiàn),上課前我預先錄下下雨聲,再用Flash制作成課件,這樣讓學生先體會下雨時的情景,再跟著課件中的卡通人物學習有關下雨的對話內(nèi)容,學生會很感興趣。學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覺主動實踐,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在相互評價中體現(xiàn)自我。
二、巧妙組織,營造激情氛圍
小學生有著天真、單純的思想,對一切新事物感到好奇,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因此,上課時,我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的語調,風趣、幽默的話語,充滿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以及搞笑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在這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中,可以使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引起興趣,他們就會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就敢用英語大膽發(fā)言,從而提高對英語的興趣。
三、利用口訣、歌曲、歌謠激發(fā)熱情
兒童心理學特征告訴我們,唱歌能使學生感到輕松、愉悅、滿足,產(chǎn)生興奮情緒。因此,教唱英語歌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課前一首歌,是組織教學的好方法,它能使學生擁有飽滿的精神、激昂的情緒,為上好一堂課作前奏;課中一首歌,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使他們減少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唱好一堂課的尾聲。
另外,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愛表演,所以我常常會給每首歌配上一些簡單的動作,特別是Lets do或Lets chant,盡管有些動作很簡單,但學生卻很樂于參與。我讓學生自己編動作,學生也挺喜歡。我在一次課上,就是讓學生一邊說一邊自己做動作。雖然有點亂,可是學生樂在其中。
在教學“顏色”這些單詞時,便可以歌謠的形式來教學。
四、充實課堂,拓展激情知識
經(jīng)過多種呈現(xiàn)和操練方式的鞏固,學生會對書本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但書本上的知識量畢竟是有限的,時間一長就無法吸引學生的眼球了。而農(nóng)村學生的知識面比城市學生要狹隘的多,課外的知識點就要靠教師去補充。
首先,課堂教授新知識時進行補充。單詞如果不融匯于句子當中是很難牢記其含義的,因此,我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諺語或詞組來幫助學生理解、識記這個單詞。其次,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原本休息時間段的中午自習時間,我個人覺得教學效果不一定好,因此,我就利用這段時間來補充一些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小故事。
五、創(chuàng)設具有童趣的游戲活動
一個具有童趣的游戲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我在教學生打招呼用語時,常用的形式是教師問學生答。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換種方式,用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頭像或者教師裝扮成孩子們喜愛的人物形象,如“圣誕老人”,走到孩子們中間,說:Hello,Im Santa Claus,who want to say something with me?然后教師與學生打招呼,這時候,學生都會非常樂意與“圣誕老人”打招呼,并且還會主動握握“圣誕老人”的手,進行對話,接著教師鼓勵學生進行pairwork。有的學生裝扮成唐老鴨,有的裝成白雪公主等進行對話練習。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操練了招呼用語,而且使課堂充滿了愉快和諧的氛圍,教師只需進行引導,學生便能主動地獲取知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背晒Φ慕虒W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根據(jù)目前我們農(nóng)村學校所存在的不足來探索出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有效途徑與方法,盡可能地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個歡樂、活躍的學習氣氛,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湖北省當陽市河溶中心小學)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