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敏
摘 要: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主要是通過漢字傳承下來的。祖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一直思考并努力踐行“如何把激發(fā)學生熱愛母語的興趣貫穿于語文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回憶起師生共同經歷的漢字學習故事,頗有欣喜和收獲,歸納起來,就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漢字,在生活中學漢字,在創(chuàng)造中學漢字。
關鍵詞:快樂;生活;創(chuàng)造;學習漢字一、在快樂中學習漢字
一年級開學語文第一課,我都會給小朋友上字詞自編的語文故事課,主題是“小聰聰學漢字故事集”,我繪聲繪色地講述:
有一天,小聰聰天真奇怪地問媽媽:“媽媽,媽媽,我為什么叫小聰聰,而不叫大洋蔥呢?”媽媽和顏悅色地回答道:“孩子,因為你有一對專心聆聽的小耳朵,一雙善于觀察大自然的亮眼睛,一張樂于表達的小小嘴,你還特別喜歡用心去想問題。所以,爸爸媽媽就給你取了個小聰聰的名字啦!你喜歡嗎?”
“喜歡!喜歡!”小聰聰歡快地回答。
媽媽說:“孩子,媽媽教你一筆一畫地寫‘聰字吧。你看,左邊是‘耳朵,右邊的上面是‘眼睛,中間是‘口,下面是‘心。聰明的‘聰字,全部是人的五官構成的。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多么有趣?。 ?/p>
(我會一邊講述生動有趣的故事,一邊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工整地板書“聰”字。)
“媽媽,我知道了,人的耳朵、眼睛、小嘴、心就組成了一個神奇的漢字,那就是聰明的‘聰。有趣!有趣!真有趣!”小聰聰快樂極了。
“孩子,來,和媽媽一起朗誦一首兒歌:
眼耳心口手,學習好幫手,五個一起用,聰明頂呱呱。”
小朋友們不由自主地朗誦起了這首有趣的兒歌。
我的故事剛講完,就看見小朋友們早已聽得入了迷,眼睛發(fā)出異樣的光芒。我趁機激勵:“相信大家聽了這個故事,一定也想和小聰聰一樣的聰明吧!那就記住哦:你要有一對專心聆聽的小耳朵,一雙善于觀察大自然的亮眼睛,一張樂于表達的小小嘴,還要特別喜歡用心去想問題。這樣,你就會越來越聰明可愛!”
從此,班里的孩子個個都想成為小聰聰一樣的孩子,學習漢字的內驅力迸發(fā)出來了。孩子們感到學習漢字是神奇的。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就不言而喻了。
二、在生活中學習漢字
記得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草坪”的“坪”字,我引導孩子們在觀察、思考和表達中學習。
觀察——我發(fā)現了“坪”字有什么小秘密?
思考——我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生字?
表達——在生活中我見過這個字嗎?
不一會兒,到了小組匯報交流的時候,課堂上生成了讓我心動的真實情景:
生1:“坪”字可以和很多漢字交朋友,組成:草坪 地坪停機坪
生2:我知道咱們重慶有個地方叫“楊家坪”。
生3:呵呵,我家就住在“楊家坪”。
生4:我去過“鐵山坪”,那里很好玩。
生2:我和爸爸媽媽也去“鐵山坪”那兒露營過。
生3:昨天在預習的時候,我查過《新華字典》,“平”就是“壓扁、扁形的”,“土”與“平”聯合起來就是“扁形地面”。
生5:我聽爺爺說過,咱們重慶是一座山水之城,我們把山區(qū)和丘陵地區(qū)局部的平地就叫“坪”。
生4:哦,怪不得重慶有很多地名,都有一個“坪”字。有“大坪”“馬王坪”,還有……
生6:還有“南坪”“陳家坪”“黃桷坪”。
生1:嘻嘻嘻,哈哈哈,真是太有趣啦!
師:是啊,在咱們重慶這座山水之城中,與山水相關的地名真是數不勝數?。?/p>
三、在創(chuàng)造中學習漢字
當孩子們學習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我的發(fā)現”兒歌:
有水把茶泡,有飯能吃飽。有足快快跑,有手輕輕抱。有衣穿長袍,有火放鞭炮。
孩子們通過自主學習,發(fā)現了這首兒歌里面藏著一個個天大的秘密:原來,漢字可以一串一串地學,不用像以前那樣得一個一個學。兒歌里的“抱、跑、袍、炮、飽”這幾個生字,讀音都和“包”字相近,這些字都含有一個“包”字。左邊跟字義有關,右邊跟字音有關。哦!孩子們發(fā)現了形聲字的小秘密:形旁表意、聲旁表音。后來,在孩子們的建議下,大家都把它們習慣地叫作“家族字”,因為它們都有一個首領字“包”字,其他的生字“抱 跑 袍 炮 飽”都是這個首領“包”字加上不同偏旁變成的。
接著,我讓孩子們學習兒歌的方法,也來試著編一編“家族字”的韻文兒歌。這下可樂壞了孩子們,他們興趣盎然,大約8分鐘過去了,那一首首孩子們自編的漢字韻文兒歌真讓我們意想不到:
第一首 《燒、澆、曉》
燒——有火才能燒熟飯;
澆——有水才能把花澆;
曉——有日出來天亮啦。
開開心心學漢字,輕松快樂學問多!
第二首《晴、睛、請、清、情、蜻》
有日天氣“晴”;
有目是眼“睛”;
有言去邀“請”;
有水做“清”潔;
有心“情”誼深;
有蟲是“蜻”蜓;
我會發(fā)現會辨析,漢字學習真有趣!
我一直主張,要想培養(yǎng)孩子學習漢字的興趣和方法,教師要尊重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年段特點,讓教學方式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活動。為孩子需要而教,讓學生學習漢字與識別能力同步提高,認知與情感和諧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逐步提升。課堂上要能呈現孩子們學漢字的真實過程和情感體驗,讓兒童在學母語過程中留下成長的印記,即體現“課堂真實、教師真情、學生真心”。真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漢字,在生活中學漢字,在創(chuàng)造中學漢字!
(作者單位 重慶市巴蜀小學)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