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君武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孩子學(xué)會了撒謊,對于自身所犯的一些錯誤總是不予承認。有時候,看到孩子們把教室搞得亂七八糟的,實在是無可奈何,而讓孩子們主動承認錯誤就更是難上加難了。面對著一群天真無邪的臉,我常常哭笑不得。
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學(xué)生撒謊,但是很多時候,為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不愿意去拆穿,可是這種不敢承認錯誤的行為實在是讓我頭痛,因為這關(guān)系到孩子的品格培養(yǎng)。
根據(jù)平時的教育經(jīng)驗,我總結(jié)了幾點:
1有時候孩子不愿意承認錯誤,是害怕受到懲罰,這是孩子通過之前的體驗總結(jié)出來的。老師的氣憤、責(zé)怪、嘮叨、抱怨反而會讓孩子想方設(shè)法掩飾錯誤。因此,老師要以平常心對待,通過引導(dǎo)、教育、溝通等方式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2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通過全神貫注地聆聽孩子的講話,老師可以全面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了解孩子是如何思考的,進而判斷孩子是不是做錯了事情。如果是孩子錯了,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對事情進行補救。
3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孩子不愿意承認錯誤,是害怕讓更多的人知道,擔(dān)心大家笑話自己。作為老師,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處理。
4對孩子主動承認錯誤的行為進行表揚:對孩子來說,弄臟了玩具、把杯子里的水撒到了地上等,都會引起緊張。當(dāng)孩子主動坦白自己這些行為時,老師可以這么說:“謝謝你告訴我這件事情,可見你是不小心才弄臟玩具的。你下次小心點,好嗎?”如此對話,既可以減輕孩子的內(nèi)疚感,也可以提醒孩子下次怎么可以做得更好。
5通過故事、榜樣的力量影響孩子:如果大人做了錯事卻不愿意承認,孩子自然也會如此。因此,大人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梢酝ㄟ^童話故事,與孩子討論人物的行為,引導(dǎo)孩子思考什么是正確的做法、什么是錯誤的做法。
這樣看來,讓孩子們承認錯誤并不是那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以一種寬容和友善的方式去處理,那些小謊話和小借口都會如浮云般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