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
食用油是日常飲食的必需品。用油烹制的食物不僅能改善口味,還能促進食欲和增加飽腹感。從營養(yǎng)學角度看,食用油能為人體提供熱能和必需脂肪酸,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是健康飲食中不可缺少的。從人體健康角度看,食用油用量過多不利健康。因此,吃好油、少吃油是科學的用油態(tài)度。
每天用量不超過30毫升
食用油攝入過多,會引起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鑒于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過25~30毫升。女性、老年人、腦力勞動者和輕體力勞動者應限制在25毫升以內,而青壯年男性體力活動量大者可限制在35毫升以內。
“少油”但不能“無油”
如今,“胖子”越來越多,很多人將此歸結為“飲食過于油膩”。這里要厘清一個概念,提倡“少油烹調”但并非鼓勵“無油飲食”。因為適量的油脂不僅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酸,還能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軟化食物纖維,減少食物體積,提供飽腹感,預防膽結石的發(fā)生。
選擇烹調油因人而異
橄欖油 橄欖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食用橄欖油后可以增加人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膽固醇”)的濃度,以保證人體對膽固醇的要求,而且還能降低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的濃度,以防止人體內膽固醇過量。
橄欖油一般人都適宜食用,最適合烹飪蔬菜。
花生油 花生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僅次于橄欖油;花生油中含有13種維生素和26種礦物元素,其中富含維生素E、葉酸和礦物質元素鋅、鈣、磷、鐵等;花生油中還富含白藜蘆醇,是腫瘤類疾病的化學預防劑,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預防和輔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的化學預防劑。
花生油最適宜兒童與老人食用。
大豆油 大豆油的脂肪酸構成較好,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有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尤其難得的是,大豆油的人體消化吸收率高達98%。
所以,大豆油最適合血脂較高者食用。但大豆油穩(wěn)定性較差,不適合高溫煎炸,多被用來制作成色拉油。
玉米油 玉米油的一大特點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85%,不但有強身健體作用,而且有很好的護膚、美膚作用;玉米油本身不含膽固醇,并對血液中膽固醇的積累有溶解作用,故很少對血管產(chǎn)生硬化影響;此外,玉米油還富含維生素A、D、E。
玉米油最適合兒童和血脂較高者食用。用玉米油煎炸食物,能保留食物原有營養(yǎng)價值。
葵花子油 葵花子油的人體消化率可達96.5%,它富含亞油酸,有顯著降低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預防冠心病的功效。另外,葵花子油中亞油酸含量與維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較均衡,易被人體吸收,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有益于健康的優(yōu)良食用油。
用葵花子油烹調食物能保留食物的天然風味,一般人都適宜食用。此外,葵花子油煙點高,能減少油煙的傷害。肝病患者不宜多食。
調和油 調和油的種類豐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一般人都適宜食用。由于各種油取長補短,所以風味和穩(wěn)定性俱佳,適合日常炒菜。缺點是種類多,挑選起來麻煩。
核桃油 核桃油中富含豐富的磷脂,是大腦必不可少的重要營養(yǎng)素,對促進寶寶的智力發(fā)展、維持神經(jīng)系統(tǒng)正常機能的運轉大有好處。核桃油中還含有角鯊烯、多酚等抗氧化物質,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發(fā)育,保持骨質密度,并可保護皮膚、防輻射,增強免疫力。對嬰幼兒來說,核桃油還具有平衡新陳代謝、改善消化系統(tǒng)的功效。
吃油不能太“專一”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中推薦:中國居民成人膳食脂肪攝入量應占總能量的20%~30%。其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總攝入比例大概應1︰1︰1。但自然界沒有任何一種植物油能達到這一比例。從這個角度講,消費者吃油的品種應該盡可能多樣化,不能太“專一”。